• 12

請將資源及時給予子女

我只想說父母沒有留下財產沒關係,不要留下債務就好了!
我都叫家裡的老人趕快把錢領出來花诶, 趁還走的動去玩去吃去上課

從來没想過他們應該把財產留給後代(當然如果有好幾億另當別論)
TrunksZ wrote:
可惜這對父母沒空來p...(恕刪)


我是在執行署服役,這種活該,惡意逃稅,無關孝不孝順,難道我們其他人乖乖繳稅繳假的?
可以拖到要被收押這種都馬很大尾。
most star wrote:
在下國學不好,請問該(恕刪)

你標題應該用「及時」才對,
即時real time是有點馬上趕快隨時的意思,
光標題就讓很多人誤解⋯⋯

我又想起花媽了,
記得花媽以前也很愛改作文,唉
夜闌人靜 誰與共鳴?

扯遠了
樓主還年輕
現在從0開始都還來得及
(例如覺得自己學歷不如人就認真去補吧,這是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相對容易的一件事)
環境愈艱困,成功翻轉那天的滿足感會更大。

我可以跟你分享我一件超乎尋常的事,
我學生時有段時間狀態很不好,無法靜下來唸書很煩躁想走來走去,但我知道這是我逆轉人生的一個必要條件(對我而言),
於是我用繩子綁住自己的腳和椅子,上廁所時才解開。
雖然現在回憶起來是有點好笑....


註:最近學到一個溝通技巧不錯和大家分享
當聽到類似樓主等當事人傾訴問題的時候
不用急著給意見或批評
「第一個」反應就照他的話重複一遍就好。
2021 全力VT
most star wrote:
時代在變,養大的定義...(恕刪)


27歲不想辦法努力賺錢好去修馬桶,卻只想別人花錢去修馬桶。
看到這,我以俄國寫實主義小說,安娜卡列尼娜,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一個樓主情況的補充。一個有正常資源傳承的家庭,大体上一定是個幸褔家庭,這個長輩呢,絕對不會是個做事不著調,四處捅漏子,敗光祖產,讓家族老無所依,幼無所養,情感不成熟的巨嬰。只要這長輩正常點,對家庭帶點責任,想必後面一連串家庭悲劇,子孫怨懟,都不會發生,凡事有因有果,豈能倒果為因?這種家庭,缺的不只祖產,連帶家人情感,對後輩的責任感不足,才是對身處其中的家人,最大的情感背叛,而這種種對人成長的阻礙不利,是正常家庭難以想像的。再次提到馬太效應,毒親,巨嬰父母,不良的長輩,讓貧窮沒資源家庭小孩,處境更雪上加霜,生命的困難會更複雜。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結尾,每個不幸的人,都更要認真面對自己的人生。
林則徐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話說得何其透闢又何其超脫。
子孫如果像我一樣卓異,那麼,我就沒必要留錢給他,賢能卻擁有過多錢財,會消磨他的鬥志;子孫如果是平庸之輩,那麼,我也沒必要留錢給他,愚鈍卻擁有過多錢財,會增加他的過失。可今天,能真正讀懂並踐行林則徐這段話的,又有多少人呢?
你若真愛自己的孩子,就不妨在金錢上對他吝嗇一些,別用一把「金匕首」傷害了他。既然你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你就該看重他生命的尊嚴,把創造的權力還給他。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留給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精神財富,才是真正對他們負責。
一種理念、價值觀,一種能讓他隨身攜帶,在做出人生第一個選擇的時候,就能做出正確選擇的內心原則,也就是:正確的三觀。給子女的財富不一定是有形的,人生道路上一個選擇,帶給人的財富或者損失就不是站在現在這個時點我們所能遇料到的。
most star wrote:
抱歉我廢話太多,祖地(恕刪)


我爸也是這樣
小時候要買個1000元的東西就說沒錢
我大學研究所都自己打工賺學費生活費
電腦機車都自己賺錢買的
同學在認真學習我不得不工作

畢業後發現家裡其實挺有錢的
我爸對朋友都二話不說錢隨便借
被倒了好幾百萬
家裡卻連冷氣也沒有
輸人在起跑點上
目前40歲差距只是越來越遠
我媽也是這樣,有錢養陌生人,想掏空女兒,不知道要從哪孝順起...
most star wrote:
(簡單舉例,馬桶壞了十年,沒人要修,直到我抓狂了才要修)



我剛升國中時,我老媽就要我修插座的保險絲了!理由是花錢給你念了那麼多年書,連換保險絲都不會!

後來馬桶零件買的到之後,馬桶當然是自己能修就修。不過搬新家後,新裝潢換了高級衛浴,零件又買不到了!加上不須省這點錢,就還是叫人來修。

說真的,家裡馬桶壞十天,我就忍不住自己動手了!樓主是如何能忍十年的?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