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有志於長期投資者,歡迎進來聊一聊吧

刪...刪...刪...刪...刪...刪...刪...
第一次碰到金融海嘯,想了幾天,能三十幾歲遇到說不定是好事。
請問你的手還在嗎?

你這心得很讚,綠角除了講話很機車外,對指數投資的見解都是精準無誤的...

民國88、97、109年,我遇到的第三次崩盤,習慣了。

我都長期投資,也都是幾乎100%持股水位,資金投入金融市場,參與市場波動,取得風險溢酬(高於定存),不過如此。(蒸發七位數也無妨)

股票終將從猶豫的投資人手中,流入到固執的投資人手中,到時候市場就平穩了,小幅的修正大約3-4個月見低點,假設這次是崩盤大約21個月內見低點。

市況好的時候投入,未來預期報酬低,反之,悽慘的時候投入,預期報酬高,前提是你要能細水長流參與市場並度過任何波動,如果是個股,還要沒買錯公司。

schou23 wrote:
昨天(03/18)我(恕刪)
主動投資是藝術,指數投資是科學。
從20幾歲在股市打滾
一開始都是賠
到2004年有幸在股市聚寶盆認識一些高人
開始技術分析之旅, 終於脫離了賠錢命運
在那邊跟一群好友帶一群散戶每天期貨衝浪
但是每天衝進衝出花費的心力跟賺錢不成比例
所以10年前開始收手不做, 改用月線做股票
現在還沒到我的目標價所以繼續觀望
Ruby2012 wrote:
原來S大也是在忍耐中,(恕刪)

哈哈,每個投資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恐懼」和「貪婪」這兩種情緒的交互影響,我無恐懼之心但怕壓抑不住貪念,忍耐是為了讓自己能回歸紀律以減少犯錯。

Ruby2012 wrote: 我是指數投資新手,有個問題想請教S大,像這種定期定額投資指數,S大有設定幾年後如獲利超過幾%時?要先停利一部分嗎? 照昨天收盤的VT,似乎回到2013年的點,如果當時定期定額往上買,現在一定是虧損的,所以指數投資有停利公式可參考嗎?謝謝! (恕刪)

基本上,我覺得任何投資何時該停利或停損是因人而異,完全取決於個人所處的人生階段、財務規劃及家庭狀況等等。

我只能說我個人沒有任何停利的公式或標準,因為就我目前定期投資的三檔ETF而言:

1. 0050:從2017/01開始為孩子存的,在存滿300張後會交由孩子自行運用,所以無停利問題。

2. 00692 & VT:從2020/01開始為我和太太存的,因為在此之前我們兩人(現年50歲)的資產配置是「0%股、100%債(還本險+定存)」,所以我們想要逐步地將比例調整為「30%股、70%債」,然後等到65歲之後再參考類似「4%法則」來逐年提領,所以也無停利問題。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maxwu123 wrote:
其實為什呢會忍不住,代表也沒有其他直接性金融投資 比股票好吧?



也是這樣沒錯, 普通股票相對於特別股 / ETD 算跌得少的了,
灰狼01 wrote:
忍不住就買吧!
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明天會怎樣?
若是買指數產品,預期太多就失去買指數的意義了!


這時候我也只敢買指數ETF...
熊抱三兄弟 wrote:
S大,我們今年買到的VT歷程很像,我今年第一次買是82.5,最後一次是昨晚的55,成本66.5
目前-14%,約還有兩筆要投入,如果VT還有低點的話. (恕刪)

熊大買到了我們之中的最低價,Great job!

cyhoc wrote:
請問你的手還在嗎?(恕刪)

託您的福,雙手仍健在。

還好我可以把注意力從台股轉移至美元匯率,慢慢兌換新台幣為下個月準備子彈。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英英間LKK wrote:
歸根究底,長期或短期,關鍵因素就是:心態、資金與知識。

ps:我對長期投資的定義是永遠在股市,不離開而已。
不拘泥於要忠於某個股。(恕刪)


好 好 好
小弟也來支持版大
看到這禮拜的價格流著口水的接著
不過要做到不去做任何判斷真的好難
小弟看到越來越大的跌幅就會陸續加碼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