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年化報酬率的疑問

alwayslee wrote:
3個月前買了一隻股票
成本100萬
昨天未實現利益是50萬
投報率是50%
本來覺得還行吧
不過本版說用總資產當分母才算是真正的投報率
我算了一下,淦,去年投抱率只有0.00001%
覺得沒臉出門了。
改用IRR計算不知會不會比較露臉一點

改用IRR計算投報率會變為原先的4倍,當然比較好看。
但我不認為要用總資產當分母,應該用投入成本當分母來計算投報率。
例如資金部分買台積電就有台積電的投報率,買鴻海就有鴻海的投報率。當然最後2者加總計算也有一種投報率。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alwayslee wrote: 我算了一下,淦,去年投抱率只有0.00001% 
資產5兆,去年只賺50萬,真的應該打屁股
所謂記帳
其實就對交易事實加以記錄
目的在改善投資績效

原始資料就
成本100萬
時間三個月
投資現值150萬
總資產有5兆

除原始資料外
投報率IRR....各種比率
如同財報上的毛利率營利率......
大約都可說是衍生性的資料
每個比率關心的點不同
好像沒有什麼正不正確

只能用IRR才能表達真正的投資績效,目前沒辦法接受
實際上,深刻學過各種比率的人都知,很多比率都可以
反例說,上市櫃公司的財報也沒用IRR在表達投資績效
不是說IRR不對,只能用IRR才是對,難苟同矣

如果過份關心衍生性資料
反倒忽略了事實是
1.總資產5兆
2.三個月賺50萬

在5兆的總資產下,三個月賺50萬好像還好
但又有多少人可以三個月賺50萬

PS.本想用50億,1季賺50萬,近上市櫃公司的規模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打屁股

小心被告性燒腦
什麼都沒看到就只看到打屁股
樓會歪都是泥這種人害的
alwayslee wrote: 在5兆的總資產下,三個月賺50萬好像還好
但又有多少人可以三個月賺50萬

PS.本想用50億,1季賺50萬,近上市櫃公司的規模

小心被告性燒腦
什麼都沒看到就只看到打屁股樓會歪都是泥這種人害的 

難道五兆資產,一季賺50萬要拍手說好棒好厲害哦?抱歉我說不出來.....


說打屁股會被告性騷擾?誰是男生誰是女生都不知道,告得成也算是厲害了。那如果說去撞牆,會不會被告叫唆犯罪?想太多了⋯⋯

巴菲特去年(2019)賺11%,整整落後大盤20%,被投資人幹到爆,連大股東都公開開砲,甚至出清持股,直接烙跑了。
投資理財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對自己仁慈,就是對你的錢包殘忍⋯⋯
alwayslee wrote:
所謂記帳其實就對交易....(恕刪)只能用IRR才能表達真正的投資績效,目前沒辦法接受
實際上,深刻學過各種比率的人都知,很多比率都可以
反例說,上市櫃公司的財報也沒用IRR在表達投資績效
不是說IRR不對,只能用IRR才是對,難苟同矣....(恕刪)

您的見解我理解。
但我必須說IRR不是用來表達績效,但可用來評估績效。
"表達"表示事後的確認與說明,"評估"重點是事前,是選擇的意思。
IRR(或XIRR)是虛擬的數字。即使事後要比較個案的績效,也只是參考值,例如上樓舉的例子,期間3個月算出IRR如果是4%,跟一個投資一年IRR也是4%的案子,您認為這2案績效一樣嗎?不一樣的。
因為一個是紮實的年報酬4%,一個是3個月賺1%,其餘9個月是假設同樣也會每3個月賺1%。
IRR是一個複利折現的概念,在整個資金運用期間其折現值(獲利率)一致的虛擬值,真實世界每期報酬率是不一致的。因此IRR主要運用於固定收益,例如保險業、債券業、標會等這些固定收益的案件較適當。
以上簡單說明。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巴菲特去年(2019)賺11%,整整落後大盤20%,被投資人幹到爆,連大股東都公開開砲,甚至出清持股,直接烙跑了。 ...(恕刪)

如果投資人不知道巴菲特落後大盤20%,他就不會被幹到爆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