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60歲前退休 至少須準備逾870萬

economic wrote:
沒覺得定存、儲蓄險是差的選擇...(恕刪)

定存、儲續險也是穩當的方式,普通小民當然也可資產配置。不過初始錢不多時,可優先考慮冒些風險把錢放在效率較佳的地方,畢竟大部分上班族薪資很普通,只靠存錢實在悶啊!
點進來看了!放棄了
其中一句話
月薪五萬,退休所得替代率7成
意思是退休後還有每月3萬五
這個我沒辦法!
saya wrote:
退撫基金只有12.73%自營投入股市,其他近50%都是穩健的低風險資產,也導致整體只有3%多的年報酬率。至於40%委外經營的報酬率也不低,但波動較巨。...(恕刪)


不是要論戰
只是這就是問題所在。如果股市長期投資,6%的年化報酬率很容易,為什麼退撫基金投入股市的比例這麼低?年改也不必做了,把退撫基金絕大多數投入股市,二十年後可能的破產風險也沒了,豈不皆大歡喜?

它顯然它有一些一般人看不到的風險,事情沒有麼簡單。
無所用心 wrote:
不是要論戰只是這就是...(恕刪)

你想太多
退撫基金絕對是因為官員只想明哲保身
賺錢你會分官員嗎?
寧可死守數字上不要賠錢就好
你若是當官的有魄力
做好應該的 沒人會感謝你
有啥麼意外(只要有一年-10%)被轟趴無法連任
你會怎麼做?

當官的在其位謀其政
老百姓的老本血汗錢 誰敢擔責
比定存高就及格了

這就是唯一原因

檯面上那些像綠角資產配置大師
給他當官操盤只怕股5債95吧
2021 全力VT
xpotter wrote:
你想太多退撫基金絕對...(恕刪)


一堆人的退休金,安全一點好
真出問題,那些喊進股市的難道賠得起?
美國在金融危機前也不少退休基金買了CDO,那些很多到現在都回不來,有些企業根本就倒閉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無所用心 wrote:
如果股市長期投資,6%的年化報酬率很容易,為什麼退撫基金投入股市的比例這麼低?


因為法規限制。
為何要限制?因為國人不相信人性及思想較為保守的習性。

嚴格來說,股市投入其實不低,委外經營部份,大部份的被委託機構也是投入國內外股市或債券或基金,為了績效達標,假設大部份也投入股市,加自營股市部份,二者合計也近50%,是因為另外近50%那些不足1%的各幣別存款及2~4%的債券拉低平均。

其實大部分的人,也是如大家的退休基金管理者一樣保守,大部份資產放在存款,或2%的儲蓄年金險。然後感嘆錢不夠用,是不是很像?但他們敢拉高嗎?不敢,因為不想擔責任。

一個不變的道理,高風險高報酬。當你想年賺100%時,容易歸零,反而只追求每年固定領4~6%配股配息的投資者,容易存活,且偶爾有意外驚喜。
saya wrote:
因為法規限制。為何要...(恕刪)


一樣的問題是當資金投入的掛了呢?(例如當年政府資金買了不少CDR的股票,認賠了一堆,買了HTC相信也是會賠不少,這些當時也是績優企業)
這是退休用的,保守穩健不是壞事,賺了大家都高興,如果某年遇到大空頭賠了60%,那算誰的呢?
每一部份比例放不同風險部位可以是相對好的選擇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一樣的問題是當資金投入的掛了呢?(例如當年政府資金買了不少CDR的股票,認賠了一堆,買了HTC相信也是會賠不少,這些當時也是績優企業)


退休基金的股票部份,買了這些掛了的股票,賠了一堆後,十幾年下來,還能有近7%的年利益率,是否表示分散持股且持續投入,即使一、二家踩雷也影響不大呢?

會買HTC,公司賺錢那幾年,股價每年高低差數百點,應該不是單純想領息,而是想賺價差吧?想賺價差快錢,就要有歸零的覺悟,要隨時盯盤準備撤退。

CDR也是,每年股價高低差那麼大,應該也是想賺價差吧?當EPS連年大幅衰退時,為何還會想繼續投資呢?

我可沒鼓吹把所有的資產全投入股市。記得一開始討論,只要每月投入6000到官股或政府特許行業股,其他的請全存起來,等崩盤時,學各退休基金,被迫投入績優官股救市,結果這部份反而成了來年10%以上獲利最大的來源,然後等股市平穩後,又因法規限制,賣出持股,以維持一定配比。很好笑不是嗎?你要不要學著賣出就看你自己了。
fbi0072653 wrote:
60歲前退休 至少須...(恕刪)


感覺難 因為目前人的平均壽命都再拉長 但同時醫療依賴也更高 我想開支不是只有三萬這麼簡單。
saya wrote:
退休基金的股票部份,...(恕刪)


那是看怎分配的
另外退休基金那是每年要拿出現金給退休的人的,所以說保守在某部分其實是流動性問題
買那些有問題的其實也一樣,台灣某金控在HTC損失很大,這家也不是公部門阿,照你說怎會虧這麼多呢?
沒有人可以預期未來的走勢,當下的判斷不一定是正確的,事後大家都是諸葛,但現實做操作決策不是這樣的
退休基金通常都大,進出引起的波動也大,當想賣的價位到底那樣高的價位能賣多少不是小戶的操作
當要買的都屬於大且流動性高一點的企業,能選的沒那樣多(老巴常說他是獵象槍,低於50億美金的不是他的目標,退休基金也一樣,上百億不是那樣好選標的物的)
然後還是老問題,當遇到大空頭呢?退休金還是得付的,手上現金部位不夠,跌深能不賣求現,賣了跌更深
退休基金還是挑相對保守的會比較好,畢竟虧了不是下台負責這麼簡單,一堆人退休的都在這,下台了這些退休的人呢?誰處理?算誰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