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c8888 wrote:
我是建議你找保險業務而非理專
如果是購買保險商品的話
理專跟保險業務賣同樣的商品傭金率是差很多的...
我必須說實話保險業務賺多很多
那也是因為我們客戶難找,也難溝通
還有不良的同業很多,素質參差不齊
Acer_kewei wrote:
妳的問題是出在妳們是年繳,這和躉繳(第一年一次繳清)是不太一樣的,儲蓄險唯一比較可買的就僅有躉繳,妳買的應該是台幣保單,少了美金匯率的波動,也少了1%的年化報酬率,在買這種儲蓄險時理論上要先上來做一下功課,一般如果有太多的附加保險在裡面,如住院險,急診室險,燒燙傷險…等,這些險的費用當然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要自已去負擔,以下兩張躉繳儲蓄險和你說的就不太一樣,儲蓄險本來就是適合有錢人,長時間錢有信心不動到的人用的工具,像我買台幣及美金的躉繳儲蓄險前,我就先做好功課,了解幾年保本,幾年能有年化報酬率多少,而且買之前我就有十年不動這筆資金的心理打算,而且是非常有信心的不動用到。
如果沒有這種信心的話,可以選擇特別股3.5~5%,美金優存一年期3.2~4%,台幣定期一年期1.09%,理財不難,但也是要花一點時間去研究,以我的經驗,大概所有的理財商品僅需要一兩個月就能摸清楚,理財和投資不同,投資要的報酬率更高,需要花的時間更多,對我而言,我手上有特別股,股票,美金定存,台幣定存,躉繳儲蓄險美金及台幣不同的組合,美金躉繳儲蓄險的好處在於長期持有能打敗美金優存,畢竟優存僅有一年的期間,美金目前回到普通利率,目前大概僅有2.15%,特別股3.5~5%僅有5~7年,若期間公司不賺錢,也不保證會配息,所以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優缺點,以妳的例子,確實這妳這張儲蓄險,我不會考慮,但妳說六年後可以每年拿五萬回來,要達到這個,就是以長期間去滾才有可能達成的,妳的這種有可能是年金險。
ps:我不是專家,僅是之前買有做過一個月功課罷了~~
..(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
1. 1%的年化報酬率是?
2. 沒有附險
3. 你說儲蓄險本來就是適合有錢人放長期不動用至少十年
你說的沒錯
但保險員的話術卻是「適合想存錢的人」
「儲蓄險」這三個字就是保險公司的陷阱 就是話術
是被邪惡保險公司披覆著儲蓄外衣的壽險(死亡險)
保單上根本是寫「壽險」 而不是「儲蓄險」
有錢人還需要每年幾萬塊幾萬塊的慢慢存嗎?
所以保險公司「儲蓄險」的話術不知道誤導了多少受薪階級
保險員也不會告知繳費期間不但沒給利息
中途改約/解約還會虧掉本金
這是哪門子儲蓄?
2. 沒有附險
3. 你說儲蓄險本來就是適合有錢人放長期不動用至少十年
你說的沒錯
但保險員的話術卻是「適合想存錢的人」
「儲蓄險」這三個字就是保險公司的陷阱 就是話術
是被邪惡保險公司披覆著儲蓄外衣的壽險(死亡險)
保單上根本是寫「壽險」 而不是「儲蓄險」
有錢人還需要每年幾萬塊幾萬塊的慢慢存嗎?
所以保險公司「儲蓄險」的話術不知道誤導了多少受薪階級
保險員也不會告知繳費期間不但沒給利息
中途改約/解約還會虧掉本金
這是哪門子儲蓄?
ans:台幣保單十年IRR有2.5%左右,美金保單十年有3.4x%,兩者差了1%左右的年化報酬率,但美金多了匯率的風險,比較聰明的人會在美金28.x~29買進,這樣少了匯率風險,又能多賺每年多1%的年化報酬率。
部份保險員,房仲…等,本來就是靠一張嘴在騙吃騙喝的,有良心的保險員、房仲是存在的,但沒有良心的更多,這時就是自已要有分辨的能力,知道為什麼房仲、銀行、保險公司喜歡找新員工嗎?其實他們要的就是這些員工去把自已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親人…等全部拉來買保險,自已的人比較沒有防備,公司採獎金制,如果身旁的人拉完了,光靠底薪是活不下去的,活不下去就是去找別的工作,保險公司就能找新人來,一直就會有新客戶進來,對這些拉險保的人就是有獎金,要是說實話應該不會有人會去買這些保險,但人要活下的意志讓他們說話誇大了些,大部份的人都會上當,除非你有朋友或長輩很厲害,很早就會就教導過你不要信這類的話,雖然目前我很精明,但我手上也是有年繳的保單,繳了十一年了,要解約的話比妳的還要慘,這是一個教訓,很多東西還是要自已先作點功課,理財其實不難,多上網爬點文其實就不容易吃虧,這和買房子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房仲說的話很多都是不太能聽的,目的就是要妳成交,成交後他才會有2%、4%的服務費能拿。
最終,理財或投資只要是被過度包裝過的,其實都是垃圾,大部份年繳的儲蓄險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儲蓄險本來就不適合小資族,小資金,年輕人這類的人,儲蓄險適合大資金,高薪資,錢多到不知道放哪,錢放著放著會忘記的那種人,有避稅,避遺產稅…等的功能,台灣的保險業這麼盛的原因,有一方面是因為制度太厲害了,類老鼠會,另一方面就是我說的,有錢人喜歡把錢放裡面避稅。
schou23 wrote:謝謝你
如果妳可以提供實際年繳保費的話,我可以算出此張保單每個年度末的年化報酬率,而如果就用30萬元來算的話,一直要到第6年度末的時候,年化報酬率才會「回正」到1.10%左右,略為勝過目前的台幣一年期定存利率。
而放滿15年後拿回解約金2,285,675元的話,年化報酬率約為1.93%。
(恕刪)
保費304880 實際年繳301831
我計算的結果是「儲蓄險」6年繳滿到期之後解約拿回的金額
比相同本金放定存(本+利累積循環)的還低
因為放定存是每年給利息而且可以本+利再下去滾
而「儲蓄險」是6年期滿才會給一次所謂2.2%的利息(實際更低)
比定存還不如
所以以這份6年期「儲蓄險」來說
6年繳滿過後要一直持續放到至少第8年第9年
才會勝過定存
其他家的儲蓄險應該也都大同小異
躉繳的不清楚
親愛的馬桶 wrote:
謝謝你
保費304880 實際年繳301831
我計算的結果是「儲蓄險」6年繳滿到期之後解約拿回的金額
比相同本金放定存(本+利累積循環)的還低...(恕刪)
如果以年繳保費301831來計算的話,這張「儲蓄險」6年繳滿到期之後解約的年化報酬率只有0.93%,真的有點可憐。。。(第7年度末解約的話是1.22%,第8年度末是1.41%)。
親愛的馬桶 wrote:
而「儲蓄險」是6年期滿才會給一次所謂2.2%的利息(實際更低)
比定存還不如...(恕刪)
從第7年開始確實是用年利率約2.25%複利增值:
(1,913,085-1,870,905)/1,870,905 = 2.25%
(1,956,005-1,913,085)/1,913,085 = 2.24%
老實說,如果有人在投保前把這張保單給我看的話,我會建議他/她把每年30萬的資金去定期定額買進與持有0050/0056/00692等ETF,6年下來應該會有還不錯的投資報酬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