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對存金融股的疑惑

刪...刪...刪...刪...刪...刪...刪

vivian93 wrote:
我認為,
就如同我前一篇所回覆的,
只要能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1.本金隨時間只往上不往下。(可以接受一開始因為手續費、交易成本等變低,但後續一定要只往上走)
2.利息的時間固定。(可以接受每一期的金額不同,但是每一期的時間必須固定)
目前我所知具有複利效果的幾個標的:
1.銀行存款(定存、活存等)
2.能持有到期的債劵(強調持有到期是為了滿足上面第一個條件)
3.保險商品
4.確定會還錢的借貸(這個比較有爭議,因為沒有人可以確定對方會如期還錢)

當然,以上的舉例都有一個共同前提:
發行機構不違約。
如果要把信用風險也一併考慮進去,
那真的就沒有辦法了。
畢竟貨幣本身就含有信用風險。


您這是對"複利"的狹隘解釋。

我對複利的認知是:孳息再投入,能產生利潤,如此生生不息,這就是複利效果
複利不必強調每年必須有生息,例如投資股票,每年現金股利不同,也有可能只配股不配息,或者2者皆無。這都沒關係,只要您不要將領到的股息揮霍掉,而是再投入股市~~不是馬上投入(需擇時),也不必同一標的(可能有更好標的,可能要分散..等)或可能暫存銀行。如此作為就是複利作用。

其真實利率是多少? 只有您結束投資案後才能算得出來,那就是IRR(內部報酬率)。

複利也不必強調風險,凡投資必有風險。沒風險就沒利潤,因為時間是有價值的,通膨就是了。

上面您提到的複利方式,因為利率事先已預定,且風險低,因此利潤極低,獲利有可能被通膨吃掉。






回文後發現"灰狼"兄已回文

意思一樣,表達更好。
英英間LKK wrote:



您這是對"複利...(恕刪)

灰狼01 wrote:


個人認為波動不等...(恕刪)


灰狼01 wrote:
個人認為波動不等於風險,而是機會之所在,最大的風險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既然認同股票或裡機會大,為何要放棄股票投資? 只因你怕波動?


是呀,這就是我要表達的觀念呀。
很多存股的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叫做投資,
而是以為自己在儲蓄。
因為有個"存"字,就以為自己是在存錢。



灰狼01 wrote:
任何能增值的投資,只要是把值利再投入,就是有複利效果,差別在其報酬率越大,長期複利效果越大,而股票投資是長期報酬率最大的。


我認同這算是廣義的複利,
但是跟一般人所認知的那種"威力大於原子彈"的複利,是有差異的。
原因就是我前面所說。
本金會變少的複利,時間再久,威力也不會大於原子彈。
我只是要強調這個概念而已。

如果你用EXCEL去拉,
設定一列是亂數,範圍0.95~1.1之間,
另一列是固定1.05
還有一列是1.03~1.07
然後去計算各列的複利效果,
當你把期數拉長,
你會發現0.95~1.1的那一列的數字會遠遠落後另外兩列。
以我實際拉100期的結果,
第一列的數字變成9.75
第二列的數字是131.5
第三列的數字是138.2
但是這三列的平均報酬率都叫做5%。
這就是為什麼我強調本金必須只往上不往下的原因,
你可以自己試試看,
不管你拉幾次,最後結果都是第一列遠小於第二跟第三列。
我自己實際啦30次,第一列最高是到36左右,最低是7左右
第二列固定131.5
第三列最高150左右,最低95。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
就是因為第一列的報酬率有負值,
也就是本金有可能往下走,
只要有這個機率存在
就是會有這樣的差異,
我甚至試過把第一列的變數範圍設再0.98~1.1
也就是報酬率再-2%到+10%之間,
同樣拉100期,
結果大部分都出現再30~60之間。還是遠低於另外兩列。
而且期數越長,這個差異會越大。
我拉到300期,
第一列都只有10萬的數量級(0.98~1.1),期他兩列都是200萬左右。
cafm wrote:


《 堅持投資最難,但成果也最大 》

投資難在如何克服 ( 貪婪 / 恐懼 )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任何人的分析都只能是參考,說直白點也就是猜,是人都學的會,就是這樣簡單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但以上我所說的,有一前提就是你的投資標的是可靠、永續的,這是任何投資的前提,不只是限於股票投資,即使是保險、定存銀行、債券也一樣。


問題就在這邊,
沒有一支股票是長期穩定的。
當初國泰金股價近兩千疊到30,也不過是20年間的事情。
而在股價近兩千的時候,也沒有人會認為國泰金的體質不好。
這就是為什麼股票跟我前面提的保險、定存、債劵等差異那麼大的原因,
因為只有股票的本金可以在幾年內跌幅超過90%以上。
而且今年的優質股,不代表明年一樣是優質股。
如果優質股那麼容易看的出來,
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在股市裡慘賠了,
不是嗎?
而且時間越拉長這個問題會越嚴重,
因為沒有一支股票可以長期維持在優質股的地位。
20年前如果有人說NOKIA會失去手機界的龍頭,沒有人會相信。
就如現在如果有人說金融股未來會慘跌,我相信很多在存股的人也不會相信。
但是現實就有一個新光金的活生生例子擺在我們面前不是嗎?
兩年前有誰能看的出來新光金今天會是這個樣子?
這就是我想要強調的東西了。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我是事後諸葛。
確實,但是不可否認的,我所提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
而相較於此,定存跟保險的風險,雖然也是存在,但以目前的情況,至少還沒有到常見的程度。
(過去確實有保險公司破產的情況發生,但是當時客戶保單的權益其實損失並不大)
當然,前面有人提到沒有人是靠保險致富的,
這點我是認同的,
因為就如我最一開始所說的,
投資跟儲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儲蓄的目的是把錢留下來,
投資的目的才是賺更多的錢。
保險其實算是儲蓄,而不是投資。(這邊是指一般人所謂的儲蓄險部分)
所以保險本來的目的就不是讓人致富,
而是讓人保全資產的工具。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