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年薪150萬如何創造被動收入?


茄子蛋EGGG wrote:
小弟30歲,月薪10...(恕刪)


這裡提供女性的看法
我也認真的建議尊夫人繼續工作

在我休育嬰假前,夫妻年所得也有兩百
先生給家用也是五萬
但是我必需告訴你,五萬真的不夠
光是兩個小孩都上幼稚園學費就四萬去了
剩下的一萬要付水電瓦斯菜錢剛好有打平
我家無房車貸
小孩衣物我能撿恩典牌就撿
還沒有去算個人開銷娛樂保險稅費

而站在女性的生涯發展的角度的來看
真的不要輕易換跑道

第一 她年薪70萬已經可算是個小主管
未來還有成長機會
休育嬰假要再回去的機會很難
本人當年離職的代價是百萬年薪及十張認股權(現在市值應該是有四百萬吧)
出一張嘴要人離職的人不要只會講風涼

第二 小孩上學後媽媽白天需要的有別的重心
全職帶小孩的媽媽比上班還累。是心累 真心不騙
會覺得帶小孩不累的爸爸們通常很多細節都不在乎的

最後我還是又出來上班貼補家用

供參考
罪刑法定主義 wrote:
本來打算一口氣生3胎...(恕刪)


五年後真的會回不去哦…XD

iwgf wrote:
版主的思考是正確的,因為150萬如果在台北,夠用但存不了錢,原因如下
如小孩生了之後,老婆沒再回到職場,下面費用是必需支出的
一、食:
3個人(小孩的更貴),1天共9餐,假日吃好一點,1個月30,000元
水果1天100好了,1個月3,000元
二、衣:
3個人,主要是小孩(不撿別人的),1個月3,000元
三、住:
只考慮租的,中等的大樓20坪,加維修添置家具及管理費,1個月30,000元
四、行:
平日捷運,假日出遊交通,1個月5,000元
五、稅費:1個月2,000元
六、紅包(含孝親費):1個月10,000元
七、出國玩一次:1個月10,000元
八、保費3個人:1個月6,000元
九、第四台、2個人手機月費:2,000元
~~~~~~~~~~~~~~~~~~~~~~~~~~~~~~~~~~~~
以上全部平均一個月的費用,每月超過10萬了
不含自有車,如果你想要一台車請每年再加10萬
也不包含小孩的教育費(當然也可以都帶小孩去公園)
我上面所列是算中等品質的生活,要好往上加,要省往下砍
但現在年輕人很難往下砍,你願意...老婆也要願意


哥,雖然我住板橋不住台北,但也有很多朋友是台北人
你的中等品質跟我的中等品質怎麼感覺差很多

周圍朋友生小孩後,幾乎都沒人出國了,畢竟小孩帶出國實在太麻煩也無法盡興


罪刑法定主義 wrote:
本來打算一口氣生3胎,老婆在家顧小孩育嬰5年,順便讓她唸唸書考考國營。大家的留言讓我縮了...


我嫂子當初也是想說在家帶小孩順便念念書考公務員(她念書蠻厲害的,學歷最高念到台大博士班,不過只念一年就不想念了)

現在小孩兩歲了,書要看不看的,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念書...

Kevin3091 wrote:
哥,雖然我住板橋不...(恕刪)


前幾年我沒辦法出國,真的很鬱悶。但是小孩 三四年級後,我每年帶他們出國,自助旅行。現在小孩已經成為我最好的挑夫和自助旅行遊伴

客戶資料不得複製 wrote:
我年薪300萬也只...(恕刪)


投資機構都會跟你說錢擺銀行錢會貶值縮水.....
教你投資一堆金融商品
其實存著最好 經歷金融風暴後你會發現 有現金真好
Kevin3091 wrote:



哥,雖然我住板...(恕刪)

室內實坪20坪,有電梯大樓一個月房租至少2萬起跳,管理費用權狀算的也要2千,水電瓦斯天然氣一個月也至少2千,修繕雜費零星清潔用品2千。
出國看個人,小孩差不多二歳以後才帶出國,但二歲後機票已沒什麼折扣,另外住的地點不能再隨便選了,一定要乾淨和方便。然後小孩大一點就只能排寒暑假,就不便宜。
我不代表所有台北人,我列的費用很很多可以再省,也有很多零星的花費也沒列,但花得多不代表生活越有品質。
唉~我也寧願少賺多培小孩,無奈
Wood0905 wrote:
真的。只會累死自己。...(恕刪)
mark,追一下經驗。
對不起,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有不同看法 你聽聽看

我們先不談如何創造被動收入,而是談什麼時候什麼人
最適合創造被動收入?

我比你晚了5年,你現在跟我在35歲的時候一模一樣(年薪150,小孩剛要出生),當時在電子五哥賣肝
我現在45歲了,也晉升高階主管(美商公司),年薪在320~360之間,每天晚上6點前下班,陪小孩寫功課

我給你很忠實的建議 投資 要投資未來
你還年輕 要先投資自己 而不是急著找被動收入投資(除非你有一大桶金,有富爸爸,可以快速錢滾錢)

我告訴你我這十年做了什麼

完成了位於在台北市的某所國立大學EMBA的管理碩士學位(第二個碩士學位,我最大的收穫是獲得財務管理知識)
持續上英文課,也請過兩年英文家教
在車上,只聽地球村CD,不聽其它的東西
睡前每天背3個單字(含假日)
工作曾中斷過 曾到美國紐約某商學院 短期進修專業課程 (四個月,這最花錢)
過40歲後,開始加入健身房會員 也請私人教練
持續參加財務管理講座研習

兩個小孩2歲後 各自開始讓他們受最好的教育,陸陸續續含..
Bigbyte全美語教育
一對一鋼琴課程
一對一小提琴課程
珠心算課程
芭雷舞蹈課程
兒童美術課程(繪畫,陶塑,..等)
卡內基課程

沒錯,你沒看錯 都是花錢
都是花在自己跟家人身上的教育費
因為一開始我沒有富爸爸 沒有第一桶金

我的理財規劃是
1.趁年輕 投資自己的未來 增加未來主動收入的速度 (而不是先存第一桶金)
2.到了中年,因為年輕時的投資,主動收入的速度增加了,就開始研究被動收入(除了時間的複利,投入金額大小,也能產生效果)
3.隨著年紀增加,對於創造被動收入 將會越來越有經驗與想法,投資會更穩健

年輕時因為能投資被動收入的本金不多 所以你丟幾十萬或百萬下去的報酬 每個月大概也只有幾千塊
與其這樣 到不如先投資自己(及家人)的未來

等到你年過中年,丟幾百萬或千萬下去的報酬 每個月大概有好幾萬塊
這樣的被動收入足夠你一個人支撐一個月的花費都不用煩惱 這樣的被動收入才真正有感

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先投資自己(及家人)來創造 提高未來的主動收入
等到主動收入的增加了 自然而然就會去找被動收入的機會

還是要講 這些可能很老套 不像創業家那麼風光 被動收入賺錢輕鬆又快
但確很務實

我才45歲,也還算年經,還要再繼續努力
我下一階的目標是年薪500萬以上
把身體顧好
培養小孩她們自己以後的謀生技能
我們一起加油吧!

統一剉冰 wrote:
投資機構都會跟你說...(恕刪)


真的什麼理專真的很扯

自己投資績效也不見得 真的好

出來推產品我也是傻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