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台灣20年來低薪的問題及影響

focuslight63 wrote:
2008~2016 最後連保二都保不住了 , 有比較厲害?
根本的問題不解決 , 繼續往錯誤的方向狂奔
不管是誰主政都不會有什麼改善
扁政府、蔡政府時期,台灣經濟成長都是四小龍之末
但是馬政府時期是第三,而且跟第二的韓國很接近。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内地端出了多少吸纳专业人才的优渥条件出来,
而且不分年龄,
而我们的政府官员/民意代表只会整天说梦话,
不为人民的生活想, 卡死在政治的漩涡中,
造就了现在的低薪状况,
值的注意的是, 不只年青人低薪, 而是多数中产阶级都属低薪(与日韩香港比)
政府不为未来谋划, 整天都不知道在干嘛, 看不懂!

想回去, 但回不去的S...
  台灣有許多的問題,現在低薪的問題也帶來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隨著物價的高漲,人們在南部許多已難以生活,或僅能做最低限度的生活,特別現在高等教育失去它的作用,念到大學研究所在南部就業更是明顯,往往薪資跟勞力程度無法反映出學歷的價值,許多人紛紛往北部就業,但往北部房價高漲土地狹小,租金也特高,變成在台灣哪處,都難以做到國家給人最基本的照顧,最基本的「安居•樂業」。
  
  相信政府不是不知道,但能夠改善空間與進度往往有限,照這個速度,問題要被解決往往要數十年,到時,可能問題不是問題了,而是問題導致了更加嚴重的問題,如果國家領導人有意解決,不應只用拖延緩兵之計,或是最簡單的數字改革,只修正數字,或是所謂的「禁止」施政,只是單純的禁止而已,華人社會總是愛規避風險,缺乏開創新局,施政變成避免崩潰,及格就好,無法解決的問題就請人換個想法,或是忍受問題,若國家要進步,要有感的施政,還必須更積極一點,這不像是蓋什麼建設這麼簡單,大家都知道,但做最不簡單的事,往往才是跳脫問題巢臼的關鍵。

chiashin wrote:
很多人說二十三十年...(恕刪)


兄臺一言中的,直搗問題核心,誠屬不可多得的鏗鏘之言。

台灣為何低薪?答案的確是如同兄臺所言:各國技術能力競爭的結果。

例:會製造商用客機與超級戰機及,最尖端先進電子產品的美國,無競爭對手,自然可以獲取最大的利益,獨享最高的薪資。依此類推,台灣技術層次中等,因此只能享有中等的薪資報酬---一國的工業技術層次,已經決定了該國的薪資水準暨人均所得。
社會環境顯然情勢不佳
但是除了政府想辦把扭轉環境因素外
自己是否也應該做些改變?

個人是學數學出身的
但是志不在當老師,也沒有那種本事去考精算師什麼的
所以後來去唸了半年的網路工程師班後找到一個一年一簽的電信機房值班工作,要值夜班(約13年前)
月薪三萬五,年薪13個月45.5萬

二年後有一家電信公司招考正式員工,我考進去了,年薪7x萬
一待11年到現在,年薪12x萬

當然我理解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複製這條道路
但是當社會環境普遍對初階工作不友善
自己又不太想出國時
應該還是要讓自己設法往進階工作方面前進不是?

Ste100 wrote:
低薪有主要次要兩個原因,樓上說了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民國79年李登輝以重大公共建設為由引進外勞,民國80年外勞開放民間企業申請.
民國81年外勞進入台灣,至今為止外勞已達68萬人.每年增加兩萬人.
之後30年了,薪水停止了,經濟成長也停止了,只有外勞還在增加中.
看完下面這兩張圖,就知道為什麼薪資停滯30年.
此圖為歷年經濟成長率,可以很明顯的看出81年之後經濟一直往下走,因為外勞佔用了工作機會,但不會在國內消費,內需市場失去成長的活水而逐漸縮小.
下面這張圖是歷年1-3月的薪資,但一樣可用來解釋薪資增減的情況.
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看出(引進外勞)前,勞工薪資增加率是相當好的.
81年(引進外勞後)薪資增加快速減少,直至停止.
外勞問題不處理,大家只能繼續低薪.


認同

根本打死內需市場


chiashin wrote:
扁政府、蔡政府時期,台灣經濟成長都是四小龍之末
但是馬政府時期是第三,而且跟第二的韓國很接近。


要是這8年沒有民進黨與內奸王金平等扯後腿,名次應該還會更高。
Braddom wrote:

低薪/少子化/高房...(恕刪)



你根本講的是幹話,你哪來證據確定存款是企業存款最多?明明一堆企業有開高薪,自己沒本事應徵還怪別人。
Bravo4freedom wrote:



大家找一個不...(恕刪)



那找一個搞政治的來搞政治,你看看現在?!我強烈建議,真的不要再選台大的當總統了,好累啊

vcd156 wrote:
我看很多前輩都回說是因為我們不願意屈就高薪高勞動的工作
我舉例好了...(恕刪)


腳踏實地在工作上絕對是加分,但問題是你得先找到適合的工作。

如果畢業幾年,還找不到可以發揮的工作,那冒昧猜測一下,沒有老闆願意為您的專長付出不錯的薪水對吧?或是您有的專長中,找不到項目可以去換不錯的薪水。

趁年輕快想一下吧,現在沒有專長可換鈔票,難道以後就有嗎?年輕還可以賣體力賣熱忱,老了就很難了,與其趁年輕賣熱忱,不如趁年輕學可以賣一輩子的技術,加油啊 :)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