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這樣 wrote:
造價、維護合約等的成本回收時間太長了,要真獲利要等10年以上才有可能
現在大家只是在作夢而已,趁大家還在用愛發電沒醒的時候趕快卡位
你說的是在營運端,我們說的是整體的設備股,從運輸的船隻,做電纜到鑄造的鋼鐵,哪一樣需要十年後才獲利?
後端是否賺錢是一回事,整體來說有哪一個人有商機,才是投資者要關注的,謝謝你們的野人獻曝
01上面類似這樣片面,沒看清楚主題的人很多,希望能有更多專業的看法,類似上述不符合主題的看法,請在心裏想就好。
三子父 wrote:
原本想要請教您智慧電網的問題,想一想台灣要推動好像還沒那麼早...
那就先請教智慧電錶好了
1.政府原先規劃 2018年要裝設20萬戶,2024年要裝設300萬戶 可能受益廠商除了大同、中興電,是否包含斯其大科技?
(我把我知道的智慧電網與電表一起寫, 希望能引來有更多的專業者也來分享與指正 \ 奉勸小白野人: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不知而曰知是非也)
1.智慧電力系統(Smart Power System):
發電(Generation)、輸電(Transmission)、變電(Transformation)、配電(Distribution)、用電(Utilization)、儲電(Storage)、調電(Dispatching)、節電(Saving) , 智慧電網的世界比智慧電表大多了。 高層不懂, 台電裝不知或者短期已無力做, 所以所謂台灣的智慧電網計畫 目前應該說只是 左下方的智慧電表計畫! 而智慧電表是一個很簡單的裝置,智慧電網才是電力資源運用效率的關鍵。若有智慧電網 綠電會更有效率 電力供給會更為充裕!
2.有智慧電表還是比沒有好, 不同於以往傳統機械式電表,僅以抄表的方式紀錄所消耗的累積總電量,智慧電表可以每隔一小時紀錄並回傳資料,讓電力公司更能即時掌握終端用戶當下的用電資訊,藉此進行整體電力負載的預測與調整。也可以做差別訂價有助於用戶節能
3.2018年底前要布建20萬具低壓住商智慧電表慧電表,預算規模13億1250萬元,這部分去年已開始陸續招標,目前為止主要得標者是中興電,也看到大同娶得標案, 您提及的斯奇大應該主要是國外產品的代理商(不自製), 也已有接到案子, 如您所言,台電智慧電表計畫預計到2024年擴增至300萬戶,此波智慧電表商機推估是200~250億元
4.智慧電表技術層次不高, 除了上市櫃公司, 未上市很多家會做,也還有進口代理商, 智慧電表中須有通訊端做傳輸,所以電子科技廠也可以出面去拿標案再與傳統的電表廠合作, 據了解,這案子是大多數廠商都會拿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標案, 比較沒有大贏家!! (其實產品好壞關鍵是在通訊傳輸模組,但台電並未以智慧電網為思考主軸,故未特別重視傳輸效能與資料收集,目前還是以價格標為主)
5.智慧電網的商機 (資料來源:台灣電子雜誌)
三子父 wrote:
政府採購理論是會追加預算,但是在台電採購中卻經常跳票
三子父 wrote:
我想請教的是現在的離岸風電商機是否會突然喊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