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能源政策只有缺電和漲電價的結果,以電價制電量是個方式,只是國家無法轉型為高所得國家就會出問題。比較環保的觀光是個機會,可惜意識形態太重。被日本和東南亞搶光了。中低層收入拉不上來,電價不能「大漲」,又不能缺電。這個真相誰不也想承認,最後就是「火力全開」。用空氣品質來平衡風電。這個結果就是空氣很糟、小漲電價;這樣我情願合理的應用核電,好空氣、低電價、加上合理的風險。
離岸風電是個大騙局,一個不能穩定持續的發電系統,要當未來的發電主力真是天方夜譚,要建離岸發電前,先去把現有的風力發電機修好再說吧,一堆壞掉的風力發電機都成海岸邊的裝飾品了,更不用說未來的離岸發電機,到時候故障率絕對比岸上的高,維修成本更是嚇人,這樣浪費國家資源還不如把核四復建建好,建好的核四可以暫時不啟用,核2/核3退役後,真的沒有任何配套時,至少還有核四,台灣很小,沒什麼天然資源,都靠耗能的科技業,工業支撐經濟,一個不穩定的能源政策,如果讓廠商都離家出走,要回來就不可能了
Luntai5497 wrote:台灣離岸風力取之不...(恕刪) 5+2 產業之旅真的很狂影片是菲律賓的BURGOS WID FARM 約 150MW = 0.15GW 不及彰化離岸風電場約 2.4GW非常多這也難怪 德國 丹麥 日本 及新加坡 澳洲 加拿大相繼提錢來搶標只能說台灣真的很狂 就是狂
全世界主要國家都是把綠能當作遮羞布點綴一下 有交代就好主力還是火力核能前幾年發現太陽能慢慢被戳破3d列印又沒辦法搞到太多錢現在新玩具是風能放在陸地上大家還看得到很難忘記放在海上眼不見為淨反正過幾年大家就忘光至於真正大潮流能賺錢自動駕駛跟ai那可是不能玩的幾年後馬路商店工廠都是自鴐車跟ai發現台灣丟了幾兆還生不出來那就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