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wu0531 wrote:
我結婚、出生數 前八...(恕刪)
現在25~39歲的人還在高峰期,每年平均約有37萬人,才生21萬人。25~39的人口降很快

J1977 wrote:
無意反駁觀點,但關於信義
財報狗好像是這樣說的
J1977 wrote:
另提到華固,詳細存貨數據列如下表
wishwind999 wrote:
衰退是事實嗎 ?
去年衰退2成
今年基期本身就低了, 今年持續再衰退 1 成 慘不慘 ?
我指出這些公司 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
只是恰巧 這幾間公司 存貨比例高的驚人
目前台灣公司認列EPS採取的是應計制
有賣出而且 有把錢拿到手 一定會有正數的營業現金流 華固在這方面 算是強的!
下面這有一家 朕及天下的建設
過去五年 營業現金流為負數 自由現金流也為負數 : 薪水也是借錢來發的
但是它存貨比 還是比華固低
但是股價會說話 : 華固 跟 朕及天下 在投資人心中價值不同 ...
J1977 wrote:
長期來看樓主的立論我不認為有問題,人口大幅減少自然各種消費會衰退
不要說房產
電話少人打了,網路也少人用了 => 中華電,台哥大會衰退
服飾少人買了,生活用品少人用了 => 大潤發,遠百會衰退
冷氣少人開了,電器少人用了 => 台汽電會衰退
食物少人吃了 => 王品會衰退
貨幣少人用了,商業停滯了 => 第一金,台新金,兆豐金都會衰退
以此邏輯下去推導,各行各業只能是相互比慘而已
J1977 wrote:
我研究營建產業年餘
說句實話,您說這幾家公司存貨比例高的驚人實是一種誤解
而是存貨不高,就不能被稱之為營建股
J1977 wrote:
3.至於股價,您說的沒錯...鄉林和華固市場評價不同
但市場評價在意的點是什麼?我是經常搞不懂
wishwind999 wrote:
所以有需要去搞懂 ?
回頭來看 您還是非常在意股價
我這篇 完全沒有想到要討論股價 或 市場評價
如果想討論股價 建議您自己去開一棟樓 我相信很多人會跟您討論的...(恕刪)
J1977 wrote:
對不起我的假設是這樣子的
您花了很大力氣研究總經與人口脈絡,不是為了消遣是為了賺錢
既然是為了賺錢就要針對目標做出行動
看空?您的作法是什麼?
看多?您的作法是什麼?
看笑話?營建股倒一片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人家倒閉我們可以賺錢?
以空手的勇氣將來低接房產?那也是變相的成為一段價格的支撐
真正的崩盤,要完全失去支撐(需求)才能造就
如果是我誤會,您研究這麼多只是為了生活消遣甚至只是想看房地產的笑話
那就只能說抱歉我真的誤會了
答案是,四個字 : 憂國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