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近六年亞洲四小龍GDP年複合成長率與失業率之統計


han172189 wrote:
你前面不是說中國不會跟你合資?怎麼改口了?
另外,我沒說"設廠一定要合資"這種話!

我只說兩岸合作是面板的生路!
我也認為早幾年對岸有意願!

不過你認為我的說法是笑話,但是沒看到你拿出什麼有信服力的說法!


我還是一樣的立場沒有變。
中國本來就不會跟你合資了
你懂合資跟投資的分別嗎?
中國方面頂多投資,並不會合資。

你說我的說法沒信服力,我個人也覺得你的"合資說"救面板也毫無信服力。




狂傲浪人 wrote:
我還是一樣的立場沒有...(恕刪)


投資和合資不同?商學院有那樣大不同的定義?企業合資或投資只有經營權差異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an172189 wrote:
當時面板唯一的機會是兩岸合做,台灣提供技術,對岸提供資金和市場,跟韓國還有機會
一拼! 現在對岸已扶植自己的面板產業,台灣....唉!...(恕刪)



08年那次 大陸真的救了台灣的面板業 ..

那時很多在面板業界的朋友都在放無薪假 大家人心惶惶 ~ 幸好大陸很快就雪中送炭 , 訂

單湧到才度過那次危機 ~


要不然不只是面板業這十萬員工生計, 幾千億呆帳恐怕連銀行業都承受不起 ....

狂傲浪人 wrote:
我還是一樣的立場沒有變。
中國本來就不會跟你合資了
你懂合資跟投資的分別嗎?
中國方面頂多投資,並不會合資。

你說我的說法沒信服力,我個人也覺得你的"合資說"救面板也毫無信服力。

台日韓已經做面板好多年了,早幾年中國剛要發展面板,你認為策略會如何?
對岸利用大陸內需市場的優勢,找現有廠商合作,是很合理的策略!

台灣不像韓國,擁有三星、LG這種國際品牌,
跟大陸品牌合作,吃大陸的內需市場,可以彌補沒有品牌的劣勢!

han172189 wrote:
台日韓已經做面板好多年了,早幾年中國剛要發展面板,你認為策略會如何?
對岸利用大陸內需市場的優勢,找現有廠商合作,是很合理的策略!

台灣不像韓國,擁有三星、LG這種國際品牌,
跟大陸品牌合作,吃大陸的內需市場,可以彌補沒有品牌的劣勢!


有說跟沒有說一樣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中國廠商肯跟你合資好了
依然還是代工的命,跟現在有什麼差別?
別人的品牌不代表是你的品牌。





狂傲浪人 wrote:
有說跟沒有說一樣退一...(恕刪)


台積電也是代工呀,不是活的好好的,鴻海也是呀,代工也沒有不好!!

有工可代,才有現金流,公司有錢才有機會創造自己的競爭力。個人覺得

面板當初如有開放到大陸的話,現在的局面是不一樣的。
han172189 wrote:
重點根本就不是韓國當時的投資,是台灣策略錯誤和過去盲目擴張!

全世界玩DRAM的國家(日韓美德)都做技術研發,只有台灣買技術來生產!
宏碁十多年前就發現不對勁,一年賠掉50億,趕緊把DRAM廠賣給台積電不玩了!
政府還繼續大方借錢給DRAM產業蓋廠,留下一堆爛攤子!

面板沒品牌、沒內需市場、技術輸人,
景氣好時韓國自己產能不夠,會跟你買面板,
景氣不好時,韓國就用自家的面板
面對這種狀況,經營策略就應該做改變!
可惜政策因素不肯放行!


DRAM的市佔從全球的20%掉到剩6%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你又要說20%是爛攤子?
DRAM和面板產業都有景氣循環,你怎不說它們也有大賺的時候?
你乾脆說韓國也是盲目擴張好了…
重點是「當時」的策略錯誤,
這不是你用失敗主義一言可以帶過的。

面板沒品牌?台灣有明基友達集團和奇美集團。
沒內需市場?台灣本來就是出口導向的國家。
技術輸人這種東西不需事後諸葛,
DRAM和面板不是不能玩,
而是要看怎麼玩。
lufat wrote:
台積電也是代工呀,不是活的好好的,鴻海也是呀,代工也沒有不好!!

有工可代,才有現金流,公司有錢才有機會創造自己的競爭力。個人覺得

面板當初如有開放到大陸的話,現在的局面是不一樣的。





台灣一直都是限制晶圓廠登陸
但是台積還是做起來了
台灣限制晶圓登陸相關報導

老實說當初要是沒限制晶圓登陸,我看現在台灣只會更慘
現在台灣的台清交畢業的工程師好歹還能進GG輪班救台灣
不然一畢業只能飛中國工作,領到薪水後也在當地消費,刺激當地經濟。
而台灣卻沒剩多少製造業,經濟我看只會比現在還險峻。
連美國都知道要製造業回國,只有台灣要趕製造業走?想增加失業率也不是這樣搞的吧。

而面板早就開放登陸
但是登陸後,嘗到便宜勞工的企業的通病-不思研發。
難怪死這麼慘。




goodness wrote:
DRAM的市佔從全球的20%掉到剩6%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你又要說20%是爛攤子?
DRAM和面板產業都有景氣循環,你怎不說它們也有大賺的時候?
你乾脆說韓國也是盲目擴張好了…
重點是「當時」的策略錯誤,
這不是你用失敗主義一言可以帶過的。

面板沒品牌?台灣有明基友達集團和奇美集團。
沒內需市場?台灣本來就是出口導向的國家。
技術輸人這種東西不需事後諸葛,
DRAM和面板不是不能玩,
而是要看怎麼玩。...(恕刪)

H大的說法是對的
1.「當時」的策略錯誤:指對面板業者放行太慢,造成面臨韓國與中國大陸的威脅加大

1.1前段製程開放太慢:
政府2011才開放面板業赴大陸投資(指的是前段Array /Cell製程,非模組段)
但是2010年韓國三星LG以就可赴大陸設廠

1.2大陸扶植本土業者與限制發照數量
台灣太慢開放,造成大陸面板業者崛起,同時大量挖角台灣的相關人才
也導致台灣面板業著的出海口再遭壓縮

所以即使對的政策,有時也會有時效上的問題.

2.台灣業者小品牌,出海口小:

明基友達集團與奇美集團是有自有品牌,但是品牌效應相對於三星與LG那真的是小太多了
自有品牌大擁有的出海口也大,表示面板出給同集團的品牌產品,例如手機,電視等產品,
就可以吃掉多的產能,比較不需要去煩惱產品要賣給何人,所以比較敢建廠
市占率也比較容易提升,友達與奇美這方面優勢確實輸多了.

3.DRAM和面板不是不能玩,而是要看怎麼玩。
==>似乎G大知道要如何玩,請教該如何玩?





引言 2014-04-03 22:10 by 狂傲浪人
有點看不下去了
最好中國會願意跟你合資做面板跟DRAM啦....
中國一向都是挖你整批的團隊過去然後創立企業
合資勒...不要做這種天真的夢好嗎。

況且人家韓國就能夠不跟他國合資也能把產業帶起來
你就一定要跟人合資否則活不下去?有這種道理?
更何況中國不可能跟你合資的。少天真了...



偷偷告訴你....內幕其實之前大陸某面板廠是真的希望與台灣某面板大廠合資甚至還有技術轉移...

但是被台灣某大廠高層拒絕了(看來又是錯誤的決策)...

後來就與三星合資了並取得15%股權而後挖角了大量台灣人與韓國人....

很多事是你不知道而已, 所以並沒有在作夢, ...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