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ca1224 wrote:雖然不喜歡韓國但是這發言我覺得蠻中肯的 如果他是電視名嘴,我給他拍拍手,管爺,講得好!他好像忘了他是官爺,六年來這些官爺的成績,就是向老百姓報告:我把台灣治理成這副德性,怎樣,了不起吧!
ebola01 wrote:新加坡國民所得已經超過台灣一倍以上,他們不會覺得和台灣站在一起; 新加坡的貧富差距在全球是排名在前面的.有巨量的跨國公司在當地設立亞洲總部,有大量的高薪職位.平均國民所得是把所有人的薪資加起來平均.我在新加坡居住與生活過多年,新加坡的中下階層過的日子比絕大多數台灣人要可憐許多.生個病要不要看醫生,取決於口袋有沒有錢去看醫生,而不是需不需要看醫生.新加坡的窮人也別想和台灣的低收入戶一樣,月月領到一萬八千多元.昨天當地的華文報,統計局發的數字,看看最低的10%新加坡人一個月賺幾個錢.S$463 x 23.5=NT$10880, 比起20年前台灣的基本工資還低.新加坡沒有法定最低工資,也沒什麼勞基法.雇主裁員也不用給理由,隨時可以解雇員工,也沒有規定要給資遣費.所以外國企業才喜歡在當地設立總部.當地的低階勞工,想收垃圾,做苦工,洗碗,...都還要和大量的印度人,斯里蘭卡人,孟加拉人...這些外勞去競爭.民國57年台灣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新加坡7年前才開始實施.當然,只國中沒畢業的新加坡成年人比率很低,但是絕對不會少見,特別是馬來人.
爬山的阿光 wrote:有時候,高的投票率,並不件好事 +1我比較好奇的是,台灣有多少選民在投票前,會去比較候選人的政見與過去行政的紀錄?還是「政黨顏色」,「有沒有台灣走透透」,「跟人民博感情」...等等的小動作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