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到大陸買定存的人多不多?

中國銀行股出現全面性崩跌,16家上市銀行中,僅民生銀行沒有跌破淨值,原因有二,第一各界對於地方債的擔優(歷時四個月,號稱史上最嚴地方審計,卻延後不敢公怖,照社科院專家的說法保守估計超過19.94兆人民幣也就是3兆美金,占中國GDP一半以上),第二中國的銀監會開始要對所有銀行間的拆開利率作更嚴格的管制,而錢慌從原本利率面轉變為全面性結構,因為大陸三中全會后,要打產能,每個產業只有政府規定的幾機可以存活下來,其它都要強制性倒閉,這些企業跟銀行借的款項加起來更是天文數字,中國所有銀行將面臨款項收不回來的風險(當初可能連擔保品都沒有);
綜合諸多因素,中國錢慌越來越嚴重,所以到四處發債(台灣也是拿錢的對像之一),中國式的金融風爆已經慢慢形成,會如何變化沒有人知道,中國跟台灣的體質畢竟不一樣,中國一感冒,台灣可能就要住院甚至更嚴重,三中全會已經明白表示,將嚴打地下金融,而理財產品的贏虧大部份都是連結中國的房地產及各種產業,中國政府不可能去保證你的錢不會損失,銀行當然也不可能保證了,分析判斷清楚了,願意的話就前(錢)中國吧;

以下是今年中國四大銀行股市表現:
工商銀行 跌13.41%,市值蒸發1910億人民幣
中國銀行 跌9%,市值蒸發726億人民幣
建設銀行 跌9.93%,市值蒸發1124億人民幣
農業銀行 跌11.27%,市值蒸發1006億人民幣

PS:因應中國三十年來最重要的改革開放(上海、前海自貿區),讓中國真正邁向自由經濟市場的國家,三中全會通過金融改格內容有幾個重點:
- 解除存放款利率,讓利率市場化,銀行賺的利差就會快速委縮;
- 開放新銀行的準入;市場傳錢聯想電腦也要跨入銀行業;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相關資料細細研讀,再次強調WTO開放后,全球經濟是連動在一起的,台灣跟中國的緊密度越來越高,投資有風險,小心注意;
連李嘉誠都開始撤資, 更別提全中國上至權貴, 下至平民, 都想辦法移民和資金出逃.

遠離中國, 遠離人民幣, 中國的金融風暴就要開始了

bluesky5151 wrote:

遠離中國, 遠離人民幣, 中國的金融風暴就要開始了


請問境外的人民幣安全嗎?

不用恐慌,投資人民幣把握二大原則,單純定存+選擇工農中建四大銀行;
僅代表我個人意見, 我不認為人民幣可以持續畸形的"對內貶值, 對外升值". 在中國政府印鈔機加速運轉的情形下, 海外的人民幣的風險就是突然間大幅貶值.

世界上自由交易的貨幣很多, 何必要選一個"資本管制", "金融不開放"國家的貨幣?




bluesky5151 wrote:
僅代表我個人意見, ...(恕刪)


終於看到與我有共鳴的聲音,其實規務規畫真的要分散風險,不曉得何時世界又要發生大事;

zeus lu wrote:
終於看到與我有共鳴的...(恕刪)


現在全中國大陸包括大陸人 買理財產品的利息收入都沒在報稅的
你區區幾個台灣人在怕啥

一般 這些利息收入 要在錢下來時 由銀行代為扣繳
目前股票股利有 股票現金股利發下來 就由銀行代扣了
但理財產品沒 因為政府希望銀行代扣 但銀行目前還沒訂出方案出來

如果你要繳稅 表示全中國大陸人都要繳稅 但我看來 我身邊陸籍同事 他也表示從來沒針對
理財產品的利息繳過稅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只是風險大風險小,我也是把錢存在大陸一半買國債一半買工行保本行理財產品,一些買定存分散風險,建議新朋友要開戶到工行去
Katong wrote:

全亞洲只有五家銀行,三家在日本,另外兩家是中國銀行與中國工商銀行

...(恕刪)


中國大陸的〝中國工商銀行〞它的重要性可是比台灣的〝台灣銀行〞還大的多嘞~



zeus lu wrote:

這就是為何我從不在台灣購買保險公司推的任何有關儲蓄、投資的保單,大部份的人都只是呆呆的把錢給保險公司,讓他們去炒房炒股,經過十幾二十年后興高彩烈領回自己認為賺到好康的保險金,殊不知第一利率跟定存差不多,第二保險公司已經拿你的錢賺了百分之幾百、幾千的利潤

...(恕刪)


您真的很令人欽佩。

venderson wrote:
現在全中國大陸包括大...(恕刪)


我在香港、中國、美國都有在進出,稅務的部份,這位大大可能比我的會計師要懂吧;
我強調的重點是在風險的管控,不是怕或不怕的問題,您理解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