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三 wrote:
問題是他把這些賺的錢拿來補貼硬體去了
賣越多要補越多而且要保證網際網路賺的夠補硬體的錢 懂嗎?
對我來說這種營利模式很差...(恕刪)
首先你要知道,硬體雖然利潤低,但是不虧錢,小米本身就把自己定位為互聯網企業。
hello1059 wrote:
開始完全是燒錢,盈利都是模式和用戶數穩定后的事
台灣可能沒網路業,這麼干過,
你理解不了。
FB好像現在也沒盈利吧,優酷之類的也還沒盈利。
七七三 wrote:
你本來可以賣8000
現在你賣5000
你中間的利潤需要重網際網路補回來
當然現在是有不過等他規模在擴大就不一定補的過來...(恕刪)
你還是沒搞懂,比如這個手機的成本是4500,那小米可能就賣5000,HTC可能就賣9000,小米一台手機賺400,HTC一台手機可能只賺1500。那HTC的那3000哪去了,通路店鋪、廣告代言等等都花在這上面了,1500也就是他賺的全部了,賣完也就完了。小米不是,小米是以極低的營銷成本賣手機,就賺了400,然後通過經驗粉絲,靠周邊以及MIUI衍生出的生態圈賺錢,比如主題什麼的。
如果以傳統的手機行業來看小米,毫無前途,如果以互聯網的角度來看小米,值得期待。
台灣的電子業具體說應該是IC設計很厲害,但是互聯網產業比大陸落後太多了。互聯網企業有一點很重要,搶佔用戶的入口,用戶越多越容易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