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觀看目前先進國家,那一個不是都有許多國際響亮的品牌,美國的知名品牌一堆,Coke Cola, IBM, Apple, Facebook..數不完,德國的雙B,衛浴品牌,瑞士錶的品牌,日本的Sony等家電品牌,甚至是對岸的百度,韓國的三星,現代汽車等等。其它比較不強大的國家,似乎想不到什麼代表的國際品牌。
台灣政府應該要對外推廣台灣品牌,對內扶持國內品牌的成長。像大家在唱哀宏達電的同時,去年已擠進全世界前一百大品牌,假如我們台灣有3個以上的品牌進入世界百大品牌,甚至是進入到50大,大家對台灣的觀感一定大有轉變,從以前的代工轉形成品牌,代工的價值只有生產及降低成本,所以必定是開發中國家比較在行的,品牌能夠提昇大家的創造力,產品行銷能力,這也是我們下一代所必需建立的能力。建立的品牌價值可以完全規屬於台灣本身,提昇台灣的價值,台灣才有資格進入已開發國家。台灣的資源有限,國家也不大,發展的方向必需專注,不然都只是這個做一點,那個做一點,到最後沒有一個上得了國際舞台的。
當然,也不是看不起代工,像鴻海這樣建立起一個代工世紀帝國,世界上目前也只有郭董做得到。
clws wrote:
說真的台灣這種小島要...(恕刪)
沒有資源的小島 只能靠人口紅利來衝(台灣沒有礦產石油,當時經濟奇蹟所仰賴的資源就是人口資源)
於是經濟奇蹟乃是一自然現象
本質是來自於『當時』人口紅利(人口結構較年輕 低撫養率)加上他國扶持成功的產業轉型
現在台灣創造的奇蹟為『超低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快速老化』
加上莫名其妙的稅制(超低資本利得稅 獨步全球的懲罰夫妻稅加重結婚的所得稅負擔)
現今台灣的危機
除了代工業接不到單以及難以再次轉型外
過度依賴中國發展台灣經濟也是可怕的課題
未來數十年若石油逐漸枯竭
出口成本勢必加重
只能『就近』外銷台灣產能
哪個國家離我們最近??
大家拿台灣跟希臘比
我覺得根本不能比
因為希臘在歐元區的庇蔭下可以存活很久
台灣倒了
會考慮接收台灣的就是中國~!
到時也沒本錢談條件了吧
對不起 我就是這麼悲觀 可是綜觀現在情勢 我沒有樂觀的理由~
回不去了..
這些處心積慮騙選票的政府..
移民??
大部分也是在他國當次等公民 身家有上億再說吧~!
clws wrote:
說真的台灣這種小島要...(恕刪)
..好好研究如何節省消耗過去黃金期所累積的老本...
C大說的更透徹了。
我們的確沒有什麼資本繼續保持目前的經濟型態與生活方式。
這些年來我們相當依賴由大陸輸入的資源,但未來呢?
由外地輸送而來的資源也許還會有, 但絕對是逐年下降。
為什麼?
為了活下去,台商需要做的是降低成本, 提高利潤。
留在台灣的政府與人民能為此提供什麼嗎?
那些去外地的台商難道會想辦法把匯回台灣的資金稅捐提高嗎?
將來會陪著台灣的,除了山與水之外就是定居在此的人民。
而外資就更現實了,走了就走了, 除了留下債與哀號的股民。
剩下的可以參考日本。
這就是現實, 也是台灣很快就要面對的景況。
也許政府想得更遠, 以不變應萬變。
等到人少了,錢走了。
到時該當外勞的趕緊走,該種田的快去種。
活不下來的反正也投不了票


在某個面向,好像只有小弟
提出參考 Slovenia 與 Slovak

或許曾經,她們是共產主義國家
或者現在,她們算是歐洲區,比較默默無名的國家
更多的或者
Slovak、Taiwan、Slovenia
人口
545、2300、205 ( 萬人 )
土地
49000、36000、20000 ( 平方公里 )
GDP per capita
Slovak、Taiwan、Slovenia
16049、18572、23281 ( IMF 有資料的 2010 )
20181、25318、25147 ( IMF 預測的 2015 )
Slovak 還可以投票要不要救希臘
不禁想問那些天天哀哭台灣經濟的台灣人︰
台灣經濟到底有沒有比 Slovak、Slovenia 差勁

大概差勁是差在
我們人口是 Slovenia 的 11 倍多
集 11 倍多人的群策群力
還要 2015,GDP per capita 才趕得上 Slovenia
也未免太累、太爆肝了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