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奢侈稅15%!非自用住宅1年內轉售課15%. 沒買房的人有福了!!!

同樣的條件, 把房地產換成股票, 炒房客換成炒股熱錢禿鷹, 兩年內換手證券交易稅稅率千分之3改成千分之100~150, 這樣應該很明白易懂了吧.

不過壓垮駱駝的最後那一根稻草還未出現, 我猜那根稻草可能是廉租房.........


從反投機到無歧視的居住正義
2011.04.19 01:42 am

立法院迅速通過奢侈稅法,行政院可能提前至六月一日開徵。實施奢侈稅制的意義,其實不只在為飆漲的房價「退燒」,更代表了台灣政治思維進行了一次重要的修正:施政必須更向中間及弱勢調整,才能維持社會公平與正義於不墜。

以往談房價,執政者都以自由市場為藉口,諉稱沒有干預空間,而無所作為。事實卻是,有限的土地及房屋供給遭到少數財團的壟斷,再加上資本家、投機客的哄抬炒作,房屋市場變成薪資階級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奢品,甚至成為打擊年輕族群奮鬥意志的社會障礙;如此扭曲變形的房市,絕不容再坐視不管。馬總統宣示要捍衛「居住正義」,原因應也在此。

從這次立法過程看,外界原預期利益團體會有強烈的干擾,結果並未出現。這顯示,朝野立委都認知高房價已成為社會隱憂,也對民眾厭憎房價炒作的心情有深刻共識。值得玩味的是,政府不過藉奢侈稅對房地投機小試身手,即對房市交易產生了可觀的抑制作用,可見市場中以屋養屋的投機客多麼猖獗。要實現居住正義,執政者可以運用的政策工具還很多,未來必須透過稅制及交易價格認定制度的改革,繼續推動房地價格結構的合理化。

例如,這次奢侈稅未將預售屋納入,無異留下一大漏洞。財政部門可擴大清查交易紀錄,來補課這類炒手的交易所得;但如果成效不彰,投機客繼續利用此一漏洞賺取暴利,立法委員仍應修法將預售屋納入。再如,現行公告地價制度極不合理,遠遠低於實際市價,造成土地增值的計算嚴重失實,尤其是圈地養地的財團享受巨額暴利,卻不必將之回饋給社會。這項制度有必要逐步調整,把國父提倡的「漲價歸公」精神找回來。

所謂「居住正義」,說易行難,這其實也不只是政府的工作,而需要社會大眾共同的理解與投入。以台北市正在推動的「社會住宅」為例,不論是在市中心規劃的「小帝寶」,或預定在木柵郊區興建的住宅,都遭到當地居民的強烈抗議,反對設在當地。這或許是區位選擇不當,或者是市府未做好溝通協調;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反映了市民對於社會住宅的排斥與不信任,認為社會住宅將影響整個社區的房價市值及居住品質。

這種「別在我家後院」的心理,其來有自,但並非無法化解。重要的是,政府要拿出有說服力的社會住宅興建及管理計劃,來爭取社區居民的認同支持。同樣重要的是,民眾要放寬自己的心胸,放下階級高低乃至貧富差異的差別心,來迎接不同住房政策下的鄰居。只有在無歧視的氛圍下,才是建立社區共同體、實現居住正義的終極樂園。

經常往來兩岸三地,或有跨國生活經驗的人都會注意到,台灣是一個階級較不分明、社會相對公平的國家,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成就。但近年產業發展的失衡,加上稅制的重商、房價的過度炒作,正逐步將原有的公平帶向失衡,才如此讓人憂心。政府此時推出奢侈稅,除了打擊投機、穩定房價,更宣示了政策上轉向「照顧弱勢」的意涵,這個從「富」到「均」的變化,值得繼續推升。

奢侈稅的推動,只是實現「居住正義」的一小步,對台灣整體社會正義觀念的改變,卻是一個大啟發。對政府而言,這顯示執政者在政策上有很多積極角色可以扮演,不能以奢侈稅為已足;對投機客而言,這意味短期炒作可以休矣,請尋找別的標的去投資;對建商而言,要打造更合理、人性而合宜居住的房屋,不要再一味誇耀豪奢及高價;對一般民眾而言,要理解無殼蝸牛及通勤族的痛苦,請給社會住宅一個機會,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其間居民。
這個看之前台北市喊的興建國民住宅的政策就可以看到政府有沒有新要打房了,

之前喊的震天價響,選舉完後還有在提嗎?

還不是居民抗議之後怕興建了附近房價會跌就退縮了。
台灣政府實際上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說男盜女娼,還侮辱了男盜與女娼咧!!!

因為男盜女娼,男的還要花時間、出力氣,才能順利得手,風險還很高,
女娼,那就更不用說了,出賣青春的肉體換錢生活,不偷不搶,天經地義,
她已經付了她的代價了。

表面提倡的教育,不是真教育,
而是政府的所作所為,身教言行,是呈現何種真實面貌???
(說一套做一套? 只說不做? 遇事推諉? 無為而治? 資本主義之毒? )


至於,這政府裡所美稱的公僕們(這些人聰明過了頭),
實際上,是一群不知長進、默守成規、遇事則閃,
佔了便宜還賣乖,專挖人民納稅錢及不知廉恥為何物的群體,
不認同嗎?

讓你看看,政府過去二、三十年怠惰的結果,
舉如下事例只是台灣萬例中的一小小例而已,

為甚麼會有如此不利於國家社會的經濟環境,
不利於台灣年青人的環境,
政府有責給全台灣人一個答案!!

嚴重到何種程度呢?
會使台灣人的價值觀嚴重錯亂!!!
(不事真實的生產與服務,一樣活得像王子公主一樣,是這樣嗎????)

它會讓台灣後輩覺得社會上別人的虧損是他們得暴利的利基,
也覺得由這種方式所得來的金錢是再正當不過了,(這是事實嗎???)
所以奢侈、名牌、浪費是正當的,
是別人無能,所以不能有奢侈的生活,
所以貪婪是無罪的。

台灣就是有這樣無法無天的政府(法規不修,租稅不革,”故意”漏洞大開),
以致於有這樣乖謬、無良的一群M型上端。(約佔台灣人口的二十趴)
(表面光鮮,口袋滿滿,說穿了,
是踩在勤苦的台灣人民辛苦工作的血上面來獲取暴利。)

台灣的經濟,是在買空賣空之下建立起來的,會有感嗎????

=====================================================================

投資房市獲利 林毓芝:爸爸帶得好
30歲出頭,就有千萬身家,投資房市很有一套的三立主播林毓芝,到底是怎麼挑標的?除了父母的經驗談,林毓芝堅持小本經營,量力而為,讓精準眼光的她,投資無往而不利!

■房市投資啟蒙 父親居功厥偉

「其實真正的房事投資達人,是我爸爸啦!」林毓芝說,爸爸退休後,就成了專業房市投資客,南來北往看房子,他才是真的老江湖,林毓芝跟著爸爸耳濡目染,膽子才漸漸大了起來。
林毓芝說,雪山隧道還沒通,爸爸就先在宜蘭買了獨棟別墅,想在宜蘭先蓋民宿,當時七百萬買進的房子,就在雪燧通車後,以一千多萬賣出,轉手起碼賺了六七百萬。

■慎選投資物件 小本投資立大功

「周邊環境很重要!」爸爸的獨到眼光,帶著林毓芝的房事投資視野跟著變寬,她開始懂得自己挑房子。林毓芝說,抗跌的房子不能太偏僻,最好能鄰近捷運等重要交通動線;此外,優質的居住環境不能太吵雜,最好也不要有路沖等風水問題,將來拋售才不會有困難。

投資房市,林毓芝通常只出租或買賣,幾乎都沒自己住過,不過因為手頭上的現金有限,林毓芝買的房子,通常價位都在五百萬以下,就是擔心利息太重,投資變成負擔,未蒙其利先蒙其害。

■專挑中古屋 逢低買進賺價差

此外,林毓芝挑選的物件,青一色都是中古屋,「預售屋看不到實物,買起來真的很不安心!」因為穩健謹慎,林毓芝的小本投資,風險低,但獲利上漲空間卻相對變大,林毓芝說,投資前兩間房子時,她的壓力不小,因為這些錢,都是辛辛苦苦存起來的,不過累積經驗後,接下來選標的,林毓芝才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

雖然最近房市低迷,景氣不佳,不過林毓芝最近還是到處看房子,因為她相信逢低買進,逆向操作,才是投資致勝的不二法則。

================================================================

不肖、不勞而獲的世代,會一代傳一代,會鼓勵台灣年青人,
辛苦工作幹嗎???

上一代的受害者,會變成下一代的加害人。

一天到晚被老闆幹譙,辛苦領到薪水,還得給不肖的政府納稅,何苦來哉???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