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14 wrote:其實我也是很好奇陳...(恕刪) 陳:今天是開股東會,不是開法說會,哪來這麼專業的問題##############################################哉月=>ans:今天星期五,你能參加宏碁股東會,真好~~像我們都只能偷偷開著小營幕偷看
pipikai wrote:很好奇這種尾盤超大...(恕刪) 這叫集合競價集合競價成交價格決定原則如後:(1) 滿足最大成交量成交,高於決定價格之買進申報與低於決定價格之賣出申報須全部滿足。(2) 決定價格之買進申報與賣出申報至少一方須全部滿足。(3) 合乎前二款原則之價位有二個以上時,採接近當市最近一次成交價格之價位,如當市尚無成交價格者,採接近當市開盤競價基準之價位。收盤改採5分鐘集合競價自下午1:25分起至下午1:30止暫停撮合,但電腦持續接受買賣申報輸入、改量及取消作業,直至下午1:30停止上述委託作業,再依集合競價決定收盤價格並執行撮合,針對個股收盤5分鐘集合競價結果,若無任何買賣申報得以成交時,則以當日最後一次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若當日均無成交者,則無收盤價。
A大板主真正的理念想要幫助他人成為股市贏家的精華如下網址(瀏覽人數才約10萬人次),比不上這篇(瀏覽人數破百萬人次)。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4909139
ano7519 wrote:A大板主真正的理念...(恕刪) 哈哈~~這麼內行,兩年前的文章都被你翻出來了,剛剛進去看了一下,是有一些不錯投資的正確觀念可以參考,忽然看到一篇一年九個月前寫的文章,沒想到一年九個月前說六年後的目標,現在我就達到了,之前我就有注意到這棟大樓的文章有持續的被按鑽,今天回頭再讀一次,嗯~~是有不錯的收獲。要職開職場一定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分成長期,中期,短期,長期如10年以上大概一般人就是會選台幣儲蓄險,中期的會選一些穩健的股票如電信,金融,傳產或是殖利率高的大型權值股,短期的就是台幣、外幣定存加上短線股票的操作,一般應該比較少看到全數買股票就離開職場的,這樣的風險相對的大,報酬率也許高個1.5~2%,但比較沒有這麼踏實。Acer_kewei樓主2016-09-05 22:12 #111回文私訊連結引言編輯收藏評分回報各位=>moncler47前輩的關念值得好好的學習,目前看起來moncler47現在的成就是我未六年後理想的目標~~~我39歲從職場退休的時候規劃了一個退休基金的運作模式,這個基金負責供應所有生活開支,每個月結算下來後若有剩餘則均分餘款作為私房資金,經過幾次調整最後以報酬率抓4%最符保守穩健原則,這個基金比重如下:1.外幣18.5%(年息2.5%-4.1%)2.台幣儲蓄險28%(年息1.7%-2.25%,未計算退傭部分)3.定存股53.5%(中華電+華票佔2/3,另1/3每年機動搭配個股除權息行情)退休基金以外的資金都屬個人私房資金,自己可任意運用!雖然退休前股市操作獲利大都由電子股累積,但隨著大陸崛起電子產業世界競爭力日漸式微,我很難再找到值得投資的產業,於是開始研究電子以外新興產業,我記得很清楚,第一次看著中裕的法說會資料,我能看懂的部分應該不到20%,所幸當時有一個化名李四的高手在他的部落格一步一步講解著法說會資料,終於能看懂80%法說內容的喜悅至今仍印象深刻,股市獲利很多時候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很高興這麼多年的經驗下來我沒有把自己困在一個僵固的思維模式內,相反的我聞到了這個"夢想"可以膨脹到多大...更重要的是籌碼"集中"與"乾淨"(法人手裡都沒貨),這是2012年當時第一筆投入中裕的資金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