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ne wrote:
其實看新聞加上自己的...(恕刪)
D大 ... 我唯一擔心的是大盤榮景還有多久,不是鴻海。
PS.擔心有用嗎? 該行動 ... 你有心? 我跟你不一樣!狠擔心 01 所有 我認識的 股友

justinjwlin wrote:
為何一定要補滿到五張...(恕刪)
Tina6528 wrote:
提供你一個資訊平台
Kin Wu wrote:
下面是我的膚淺意見, 給您參考
devine wrote:
其實看新聞加上自己的判斷買股票就可。大家說鴻海跌是因外資賣鴻海認購FII,但他們賣掉鴻能海買得到低價的FII嗎?
FII 對財報雖沒實質影響,但如金融股海外投資雖沒認列但ev值會大增,而且三年後也可實現獲利,當然也可不實現,多一種選擇。
我唯一擔心的是大盤榮景還有多久,不是鴻海。...(恕刪)
Kin Wu wrote:
84.8%的FII股權市值 (每股不是用上市價, 而是漲停後的價格), 幾兆的台幣計入鴻海財報的資本公績項目內, 雖然被閉鎖三年, 但是淨值可能暴增, 是紙上富貴暫時分不到, 但是那天清算時保證你眉開眼笑(開玩笑, 最好不要). 從財務上的角度上來看, 賺最大的不是FII上市搶到股票的大陸股民, 而是台灣鴻海的老股東, 只是你看的到吃不到. ...(恕刪)
Fa1con wrote:您的說明淺顯易懂
股票市場是次級市場,是其他股東互相換手的地方
企業只在初級市場IPO取得資金,持股閉鎖之後漲跌與之無關
Fa1con wrote:
還是要稍稍幫您修正一下
1.資本公積是股票溢價發行的價差計入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變動表
發行溢價從來就不是收益,那是股東自己的錢
當過度收取溢價未來卻沒有好的經營成績,一算ROA馬上就會現出原形
2.股票市場是次級市場,是其他股東互相換手的地方
企業只在初級市場IPO取得資金,持股閉鎖之後漲跌與之無關
就像一坪炒到三百萬的帝寶,當初的興建建商宏盛建設卻沒有黃袍加身
因為建商能賺的只有第一手,別人換手跟你沒有關係。
所以FII不管漲幾根,鴻海財報並不會有紙上富貴。
3.權益法投資按IFRS會計準則是認列經營損益,不是認列股價市值
淨值不會因為市價暴漲而增加,也不會因為市值暴跌而縮水
企業的清算解散更與市值無關
市值本身是一個空的概念。
兩個人用一萬元交易一杯水。不等於所有的水都有一萬元價值
當賣水的人越多,價格就越賤
不說清算,當年力晶不過下市而已股價就殺到0.29元
無量跌停無人接手的時候,所謂市值百億也不過黃粱一夢。
鴻海也是一樣,郭董認為鴻海這杯水值兩百。但多數賣水的外資不這麼認同才會越殺越低
這就是市場。
而什麼叫做敬畏市場
就是不要用自己以為的價格買進多數賣家不認同的水。
除非....你知道以後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