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

鴻海的一點小看法

devine wrote:
其實看新聞加上自己的...(恕刪)

D大 ... 我唯一擔心的是大盤榮景還有多久,不是鴻海。    

PS.擔心有用嗎? 該行動 ... 你有心? 我跟你不一樣!狠擔心 01 所有 我認識的 股友  

justinjwlin wrote:
為何一定要補滿到五張...(恕刪)


J大所言甚是,一直沒想到可以買零股湊足,感謝提點~

Tina6528 wrote:
提供你一個資訊平台


感謝T大的提供,此平台以前買股會去參考,不過有點久沒上去看了~

Kin Wu wrote:
下面是我的膚淺意見, 給您參考


K大太謙虛了,其實您說得非常有理,是很好的建議,小弟會再仔細想想~

另外補充一下,想補成5張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希望降低持有成本,畢竟長遠看來鴻海獲利也許逐步下滑,但中短期來說,小弟拙見是看好FII能提振鴻海的投資價值,這樣一來持有成本越低報酬率才顯得越高,若依小弟原持有成本,報酬率事實上並不算理想,繼續持有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這樓已經到89了
相信鴻海很快就會跟上甚至超前
加油果凍
devine wrote:
其實看新聞加上自己的判斷買股票就可。大家說鴻海跌是因外資賣鴻海認購FII,但他們賣掉鴻能海買得到低價的FII嗎?
FII 對財報雖沒實質影響,但如金融股海外投資雖沒認列但ev值會大增,而且三年後也可實現獲利,當然也可不實現,多一種選擇。
我唯一擔心的是大盤榮景還有多久,不是鴻海。...(恕刪)

1.看新聞做股票,代表你是把資金寄託在記者的"專業財經知識"上。
現在的記者水準高到可以作為投資參考?恕我無法認同。
信記者我不如信會計師

2.明天的股價都沒人說得準,誰能肯定FII股價一定穩在高點?
遑論三年後有獲利可以實現 ?
一面擔心台股崩盤,卻一面假設上證A股年年青雲直上?
您真的知道您在說甚麼嗎 ?

3.台股大盤榮景桂冠繫於台積。今天的萬點不是以前雞犬升天式的人人有獎
台股最強的五十檔0050成分股,裏頭績優的聯發科 / 台達電 / 廣達 / 正新等實力股,股價全是近年低檔。
為何台股可以度過有歷史以來最長的萬點
就是因為多數的錢集中在少數單一個股
台積不爆,擔心都是多餘。

Kin Wu wrote:
84.8%的FII股權市值 (每股不是用上市價, 而是漲停後的價格), 幾兆的台幣計入鴻海財報的資本公績項目內, 雖然被閉鎖三年, 但是淨值可能暴增, 是紙上富貴暫時分不到, 但是那天清算時保證你眉開眼笑(開玩笑, 最好不要). 從財務上的角度上來看, 賺最大的不是FII上市搶到股票的大陸股民, 而是台灣鴻海的老股東, 只是你看的到吃不到. ...(恕刪)

還是要稍稍幫您修正一下
1.資本公積是股票溢價發行的價差計入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變動表
發行溢價從來就不是收益,那是股東自己的錢
當過度收取溢價未來卻沒有好的經營成績,一算ROA馬上就會現出原形

2.股票市場是次級市場,是其他股東互相換手的地方
企業只在初級市場IPO取得資金,持股閉鎖之後漲跌與之無關
就像一坪炒到三百萬的帝寶,當初的興建建商宏盛建設卻沒有黃袍加身
因為建商能賺的只有第一手,別人換手跟你沒有關係。
所以FII不管漲幾根,鴻海財報並不會有紙上富貴。

3.權益法投資按IFRS會計準則是認列經營損益,不是認列股價市值
淨值不會因為市價暴漲而增加,也不會因為市值暴跌而縮水
企業的清算解散更與市值無關
市值本身是一個空的概念。
兩個人用一萬元交易一杯水。不等於所有的水都有一萬元價值
當賣水的人越多,價格就越賤
不說清算,當年力晶不過下市而已股價就殺到0.29元
無量跌停無人接手的時候,所謂市值百億也不過黃粱一夢。
鴻海也是一樣,郭董認為鴻海這杯水值兩百。但多數賣水的外資不這麼認同才會越殺越低
這就是市場。
而什麼叫做敬畏市場
就是不要用自己以為的價格買進多數賣家不認同的水。
除非....你知道以後缺水


Fa1con wrote:
還是要稍稍幫您修正...(恕刪)


感謝指正, 虛心接受.

Fa1con wrote:
1.看新聞做股票,...(恕刪)


那有沒有可能台積電上300塊獨領風騷,其他烙賽?

呵呵~
Fa1con wrote:
股票市場是次級市場,是其他股東互相換手的地方
企業只在初級市場IPO取得資金,持股閉鎖之後漲跌與之無關
您的說明淺顯易懂

台積電張忠謀 曾表示台積電的文化把股東放第一位,張董隨時都會關心公司股價是否合理,2008年公司股價跌到$40,張董動用幾百億資金實施庫藏股護盤,維護股東權益。.

友達彭雙浪,最關心員工和董事會薪酬好壞,每年至少拿出10%以上的 公司 "稅前淨利"當作員工獎金酬勞, 至於公司股價的高低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就算百萬張借劵放空也不關董事會或經理人的事.從不發表對公司股價的看法,友達經營管理高層的持股都很低.年薪幾千萬的事業處主管持股甚至只有區區幾百張而已.
當公司淨值$20,股價跌到$8時,友達手上現金有800億,彭董也沒考慮庫藏股護盤的意思.也許要發生惡意購併,搶奪經營權時,董事會才會表態。

想請教一下,營利企業的董事會,董事長和相關經理人 ,除了要專注本業經營外,是否應該連帶對公司股價的高低負有幾分責任呢? 上述哪一種文化,才是上市公司治理應有的態度呢?

Fa1con wrote:
還是要稍稍幫您修正一下
1.資本公積是股票溢價發行的價差計入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變動表
發行溢價從來就不是收益,那是股東自己的錢
當過度收取溢價未來卻沒有好的經營成績,一算ROA馬上就會現出原形

2.股票市場是次級市場,是其他股東互相換手的地方
企業只在初級市場IPO取得資金,持股閉鎖之後漲跌與之無關
就像一坪炒到三百萬的帝寶,當初的興建建商宏盛建設卻沒有黃袍加身
因為建商能賺的只有第一手,別人換手跟你沒有關係。
所以FII不管漲幾根,鴻海財報並不會有紙上富貴。

3.權益法投資按IFRS會計準則是認列經營損益,不是認列股價市值
淨值不會因為市價暴漲而增加,也不會因為市值暴跌而縮水
企業的清算解散更與市值無關
市值本身是一個空的概念。
兩個人用一萬元交易一杯水。不等於所有的水都有一萬元價值
當賣水的人越多,價格就越賤
不說清算,當年力晶不過下市而已股價就殺到0.29元
無量跌停無人接手的時候,所謂市值百億也不過黃粱一夢。
鴻海也是一樣,郭董認為鴻海這杯水值兩百。但多數賣水的外資不這麼認同才會越殺越低
這就是市場。
而什麼叫做敬畏市場
就是不要用自己以為的價格買進多數賣家不認同的水。
除非....你知道以後缺水


此文與閒聊區版意不符, 故刪除以符合此版新方向.
  • 3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