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

指數投資與資產配置

pigstand wrote:
券商也沒有提供配息再投入免手續費的服務


現在國內券商業務競爭激烈有的券商不用條件手續費直接25折.

打個比方,0050配100萬100萬再投入的手續費:1,000,000*0.001425*0.25=356.25元

這小錢應該還好吧.

台灣的遺產稅門檻最少也要達到1200萬.
如果是有配偶的,還可先扣除一半;門檻也就是2400萬.

至於海外所得稅就更搞笑了,淨收入要高達670萬才能有資格被課稅.

想省點交易手續費,就要多費點心了.
國外稅項與稅率可以事先查知,
但搬錢回來的方法,年年可行? ????

划不划算,見仁見智. 很多問號要去想想.
xpotter wrote:



其實應該分成兩...(恕刪)

對於資產小的人來說,費用很重要;對於資產大的人來說,費用依然很重要。
之前有人提過,雖然0050按照市值加權編成,但是台積電一家公司就佔了30%+。萬一發生了什麼事,影響層面是非常大的。我個人非常期許,國內金融業者的腳步能夠跟上投資人的水準,能夠推出真正為投資人服務的產品。這樣我們也不用那麼辛苦detour,找非常規的門路。
lsd193anthon wrote:


現在國券商業務競...(恕刪)

題外話。我之前有詢問過國內提供複委託服務的券商,能夠給的手續費是交易金額的0.6%,而且還需要定期review、調整。他搬出來的原因是,因為券商在複委託業務方面競爭激烈,金管會擔心券商無利可圖因而倒閉,因此要求券商適可而止。
我不相信券商會做虧本生意。
pigstand wrote:
題外話。我之前有詢問過國內提供複委託服務的券商,能夠給的手續費是交易金額的0.6%

p大我覺得你運氣太糟 遇人不淑

建議你和海外券商比較手續費應該是用 0.15%來算 比較客觀 大家都是0.15 0.2
除了你以外 我沒聽說過有誰是真的花0.6% 太離譜的數字
(用0.15來算 就真的和海外券商多一點點而已 當作保險吧 至少萬一突然變失智 家人知道去證券公司問)
除非以後資金規模愈來愈大且 頻繁地的再平衡 PS:所以我考慮aoa內建再平衡)

若你真的找不到 我可以破例為你引薦 假設你真的考慮複委託 再說吧

但正如你擔心的 複委託愈來愈有風聲再傳以後會被扣遺產稅 甚至還有謠言肥咖税 那就真的是垃圾了


此外 考慮到台股的股息所得賦稅問題 把部分資金挪到海外投資也是沒錯的!

要看每個人的家庭狀況而定
正常狀況下用老婆戶頭去買台股就能有效節稅
但以小弟而言 都快離婚了 自己傻了還雙手奉上資產嗎?

所以也無法採用大師兄的聯名帳戶作法 更別說贈與了....

xpotter wrote:  要看每個人的家庭狀況而定
正常狀況下用老婆戶頭去買台股就能有效節稅 但以小弟而言 都快離婚了 自己傻了還雙手奉上資產嗎?...(恕刪)

您的策略應該只剩下隱匿資產,或是透過贈與+他益信託,把資產轉移到您的繼承屬意人選。
上次那位業務不直接回應複委託遺產稅問題,所以我認為可能性很大。不知是否有實際例子可以參考?
若無法規避美國遺產稅,那麼只能在台灣尋找可用的標的,我目前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P大請教
您的配息再投入時機,都是即配即投入,對吧?
另外您會將配息的再投入當作您的投資成本嗎?我是意思是,若報酬是分子、薪資投入為分母,那0050的配息是再投入高風險?還是低風險?
謝謝你
august0810 wrote: 您的配息再投入時機,都是即配即投入,對吧?
另外您會將配息的再投入當作您的投資成本嗎?...(恕刪)

只有美國帳戶做到配息立即再投入,因為免手續費。台股0050的現金配息會列入現金資產,等到12/15再進行資產配置再平衡。
配息再投入不會列入投資成本,當然也不會用它來扣抵成本,以上都是有問題的計算方式。
pigstand wrote:

只有美國帳戶做到配...(恕刪)


謝謝P大回覆,看起來您的0050配息與薪資都選擇在年底再平衡時投入,如果不考慮手續費,在0050配息期再投入市場的效益,不知道與再平衡期間投入的效益孰輕孰重?
august0810 wrote:


謝謝P大回覆,看...(恕刪)

1. 不能不考慮手續費。
2. 別企圖擇時賺取speculation profit。你可以用過去的資料自行回歸測試。
  • 37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