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5566kk wrote:
如果引用的新聞時間不...(恕刪)
boss5566kk wrote:
如果引用的新聞時...(恕刪)
外資11月知道的美元貶,Q4會匯損所以提前倒貨,反應股價7字頭急殺至5字頭,原本大家不知道的匯損風險,現在匯價29不知道也看到了,廣達股價從12月慢慢回穩至65反應的是基本面,往後要投資廣達先正視股價回穩的這一段,三大笨豬整體來說繼續用力的賣下去,那這會是散戶一路買上來的嗎?別想太多



PS.歡喜做甘願受,個人眼光費 ( 狠貴的 ) 非賣品,喜歡請自取


2018/01/27 11:34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昨(26)日出席中華民國公司經營發展協會,主講「2018國際財經論壇」,程淑芬指出,全球金融危機後,2017年全球景氣復甦更全面,今年台灣仍受惠外部景氣成長,認為萬點股市並不為過。
程淑芬指出,10年前金融危機之後,去年罕見全球景氣復甦更全面,台灣在電子、原料、汽車零組件等產業成長性佳,企業存貨水準皆不偏離5年平均水準,今年上半年出口動能尚佳,且由於企業態度謹慎,可證明樂觀數字與事實貼近,研判此波復甦仍是「扎實」的。
根據數據,程淑芬指出,台灣是受惠「外部」景氣成長,國內接單與海外生產提升、年終獎金福利增長,製造業動能無虞,今年將延續復甦態勢,國內投資有轉機,需靠政府增加投資誘因,如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試圖解決投資環境困難。
因此,程淑芬表示,當全世界景氣都在回溫,台股站上萬點並不為過,只是「剛好而已」,相較日本、德國、美股S&P 500等表現,台股上萬點步伐還算慢,只是在慶祝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突破2%,看好2018年景氣復甦可望更堅實。
程淑芬分析,2016年終以來,全球經濟復甦力道不斷增強,歐洲、日本、中國和美國的增長都在增速,先前面臨的增長停滯和金融市場動盪等問題,形勢已獲得紓解,近10年來,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國家的經濟增長都在增速,按購買力平價GDP來看,這些國家占世界經濟的75%。
但對於過去一整年全球股市大多頭馬車「美股」,程淑芬認為,美股已經來到她認為建議可有一半部位獲利了結的位階,比喻說剩下一半的部位,即便去趟沒有收訊的小島旅遊回來後,價位可能還在接近的位置,高檔震盪意味濃厚。(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黃鳳丹/台北報導)
PS.個人 (不排除) 長期持有 廣達 領息

《社會》台灣AI學校,首屆今開學
2018/01/27 14:59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由台灣資料科學協會以及財團法人科技生態發展公益基金會主辦的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今(27)日上午舉行首屆開學典禮,第一期錄取210位學員,學員來自電子業、製造業、資訊業、金融業、生技醫療等領域,進行為期12週的培訓,期許學員學成後,能夠以人工智慧(AI)加上原本的領域知識,在各領域推動AI,幫助產業升級。
「人工智慧像電和火一樣,影響深遠。」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長孔祥重指出,已能看到產業有許多應用的成功案例,其中深度學習達到無人所及的優異表現,世界各地也注意到這股人工智慧商機,並且積極地投入應用開發,台灣必須搶佔先機,發展地更快,而且做得更好。
孔祥重說,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必須迅速地跟上市場脈動,更全面地回應產業需求,同時抱持一個簡單理念:「做,就對了!」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第一期共有430人報名,經過嚴格的書面審查及現場筆試(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統計及程式設計),最後錄取210位學員,錄取率為48%。學員的身份以領域而言,包括電子業及製造業35%、資訊業%、金融業%、生技醫療8%。
技術領域培訓班以為期12週、每週5天、朝9晚6的全日班形式進行,除了上課教室,也為每位學員準備個人專屬的辦公空間及GPU設備,讓學員們可以在校進行實作練習以及與同學們做分組討論、個人/分組競賽及專題實作;經理人周末研修班同樣以12週的時間,每週六的全天班形式進行,給予所有經理人學員全面的人工智慧概觀與趨勢認知。
執行長陳昇瑋指出,創校前與10多家上市公司合作,整理出4大問題,包括實戰人才的缺乏、找對問題不簡單、產學之間的鴻溝、對自建技術的信心。其中,實戰人才的缺乏更是所有問題的基礎,才會在不斷的討論過程中,慢慢浮現創辦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想法,必須大量、快速地幫台灣訓練出能夠在各產業中,進行產業AI化的AI工程師及經理人。
陳昇瑋強調,「第一流的講師」、「學員實驗室」、「充足計算設備」、「第一手真實問題」、「富經驗助教團隊」以及「200人大班制」,是人工智慧學校引以為傲的6大特色。
目前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第2期技術領袖培訓班及經理人周末培訓班,已在1月27日開放報名,3月27日截止,5月12日至9月1日為第2期上課時間。(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陳祐誠)
2018-01-22 08:43 非凡商業周刊
【編審/傅秀玉 採訪記者/陳韻羽】
林百里,許多人對這位科技富豪並不陌生,在台灣科技界地位舉足輕重,但其實他出生上海,1歲時就逢國共內戰,顛沛流離的幼年時期,父母帶著他逃難到香港,在調景嶺貧民窟長大。後來以香港僑生身分,考入臺灣大學電機系,並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93年,他捐贈臺大電機系建成「博理館」,並贊助館內地下室構築為「博理藝廊」,近幾年從他參與的活動中,更不難看出他對於母校、台灣、科技以及藝術,寄與深遠的情懷。
提攜後輩不遺餘力
2017年12月20日,林百里頂著10幾度低溫,現身台大校園,為自己的母校推動國際產學聯盟站台,這是他少數,除了集團廣達法說會之外,所出席的公開活動。
上台致詞時他提到:「全球產業已進入數位經濟時代,未來許多工作,例如工廠、醫生、律師,甚至是祕書,都將由人工智慧(AI)來完成,這是一個超高速時代的來臨。」這番話除了勉勵後進要做好準備,整個科技產業超高速的發展,也可能推向廣達迎來新一波浪潮。
當天議程結束後,現場記者追問林百里:「AI世代來臨,廣達是否已在浪頭上?」林百里秉持著一貫作風,就是不愛在公開場合談集團狀況,簡短回應:「我們AI都在做機器,缺應用。」但其實換個場景,答案就大不相同,近年媒體最愛在廣達法說會上與林百里「聊天」,稱得上「聊天」,最主要就是在這個場合,林百里幾乎無話不談,題目也能包羅萬象,媒體最愛問科技趨勢,今年人工智慧、雲端、5G、大數據、自駕車、VR、AR,每當產業界出現熱門話題,就一定得拿來「考考」這位科技人,就連當時寶可夢手遊正火紅,林百里也被問會不會抓寶?甚至有人問起對北韓試射飛彈看發,他也是笑著答:「如果真的打起來(打仗)可能也沒我們的事吧!」
不過,2017年最常聽他談起的,確實就是人工智慧了,全球許多研究機構與業界專家已經告訴我們,AI會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及我們的生活,且正快速進行當中,但為何廣達會知道,而且不緊張呢?
廣達已在AI浪頭上 因為廣達有一個事業部是做「雲計算的伺服器」,林百里曾不諱言表示:「全世界很大部分AI伺服器,都是廣達做的,廣達也很訝異國外會用這麼多伺服器,跟這麼多的工廠研發這樣的應用。」由此可知AI世代的來臨,廣達是否已在浪頭上,這答案是肯定。
另一個與法說會絕對脫離不了的話題,莫過於其大客戶蘋果動向了。業界皆知廣達是目前蘋果筆記型電腦MacBook和智慧手表Apple Watch的最大代工廠,但談起客戶,特別是蘋果,總要敏感謹慎,媒體也學會使用「話術」或「旁敲側擊」來探出產業界對新品「看旺」抑或是「看衰」。而林百里對科技趨勢總有獨到見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