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看看星期壹是跌慘慘,還是怎樣⋯
記得前年玉晶光壹路從六百多跌到去年(2019)1/4日的162,然后公布該月業績果然極差, 卻壹路漲上去4/18日的高點528。⋯。 因爲後面有其它利多等著。(2019/1/8 公布的業績新聞: 「蘋果新手機銷售失利也砍首季財測,加上智慧型手機銷售疲弱,包括大立光 (3008-TW)、玉晶光 (3406-TW) 2018 年營收都出現衰退,玉晶光今 (8) 日公布指出,第 1 季營收仍屬淡季水準。
玉晶光今日公布 2018 年 12 月營收為 6 億元,月減 16.69%,年減 39.99%,2018 年全年營收為 79.27 億元,年減 1.24%,去年第 4 季營收 21.4 億元,季減 9.96%,年減 20.97%。」
-----------------------------------------------
然候2/15公布1月業績(2/15股價226,⋯⋯10天後2/25股價 316.5),2/15盤後發布新聞如下
蘋果新手機銷售失利、砍首季財測,加上整體智慧型手機銷售疲弱,包括大立光 (3008-TW)、玉晶光 (3406-TW) ,2018 年營收都出現衰退;玉晶光今 (15) 日公布 2019 年 1 月營收 4.26 億元,創 11 個月新低,月減 29.04%,年減 44.96%。
玉晶光指出,光學元件中長期應用面擴散,有助營運表現,但是第 1 季營收仍屬淡季水準)
真的好羨慕玉晶光的主力真會炒自家股票, 亞光主力有人家壹半能奈就好了。
不知道亞光這麼快公布12月的爛業績是賴董良心發現,怕大家亂追亞光套慘慘? 還是什麼用意? 尾牙講的東西好像也不怎麼有新意, 反而有些不怎麼好的衰退訊息。
外資近期大買,近20日買超16146張? 而12月爛業績公布前壹天也就是昨天,外資大買超5168張是怎麼回事?他們是在想什麼或看到什麼?買這麼用力? 外資是笨蛋?沒有研究推估亞光12月的衰退??
還是明天亞光要跳水表演?
反正沒要賣,只能看看戲是怎麼演下去的⋯
「由於8P整體解像力優於7P,客戶亦會期待9P效能可以超過8P,現在亦已有9P產品在設計,但能不能成功還是未知。
在G(玻璃鏡片)+P(塑膠鏡片)鏡頭方面,林恩平表示,在意熱效應的客戶會考慮採用G+P,主要是應用在比較高階機種,目前公司玻璃鏡片以外購為主,如果量放大,公司可能會自製,若玻璃鏡片自製,毛利率不會比塑膠鏡片差。 。」
G+P 應該量會放大,且「玻璃鏡片自製,毛立率不會比塑膠鏡片差」⋯ 這對亞光算是好消息。
然后,還有「9P」嗎? 厚度不就?變成「鏡筒」而不是鏡頭了。有可能嗎?
大立光手機鏡頭獨霸的好日子應該不多了。
jiyou wrote:
郭明琪的跳空缺口岌岌(恕刪)
有⋯剛出爐的報導,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 亞光要發了, 因爲華爲新p40 pro 的十倍光學變焦,亞光不是只吃到稜鏡、mirror而已,還有G+P的G!! (這可不得了, 上次郭鐵嘴說是Hoya)
「G+P 鏡頭帶來新機會,受惠光學台廠出列
January 17, 2020 by MoneyDJ Tagged: G+P, 中國, 亞光, 大立光, 智慧手機, 玉晶光, 華為, 鏡頭手機, 鏡頭, 零組件
G+P(玻璃鏡片 / 塑膠鏡片混合結構)鏡頭發展多時,2020 年有新款高階智慧手機將於主鏡頭導入 G+P 鏡頭了。外傳可能是中國手機品牌大廠華為新機種,其中球面玻璃鏡片可能是由亞光供應,塑膠鏡片及整顆鏡頭由大立光負責設計開發生產。
除了手機以外,其他像是車載、無人機、安控等多元利基應用市場,也都有 G+P 鏡頭需求。光學鏡片模具廠商中揚光看好 G+P 鏡頭市場的發展,近兩年也著手於台灣及中國東莞兩地投資擴建模造玻璃鏡片的產能,預計 2020 年就有新產能將會陸續開出。鏡頭廠玉晶光也已投入 G+P 鏡頭開發。
全 P 鏡頭效能有極限,G+P 再拚敗部復活
其實 G+P 鏡頭並非新技術,光學鏡頭 / 鏡片廠商投入 G+P 鏡頭研發設計早有多年,近年來除了車載鏡頭、無人機鏡頭採用了 G+P 鏡頭,也有手機品牌業者陸續推出採用 G+P 鏡頭的手機產品,但因全 P 手機鏡頭技術成熟、重量輕、成本低,目前全 P 鏡頭仍是手機鏡頭市場主流。
繼 2019 年 6P、7P 結構成為高階手機鏡頭主力技術,大立光以完整核心技術能力和廣泛專利布局優勢,2019 年底也開始量產 8P 鏡頭、並順利出貨,同時,9P 鏡頭亦已投入設計開發。
不過,全 P 鏡頭現階段只能支援到 3 倍光學變焦、技術有其極限,為了追求更優異的拍照效果,近來又有品牌廠商重新考慮導入 G+P手機鏡頭。原本 G+P 鏡頭就可支援 5 倍光學變焦,外傳中國手機品牌大廠華為即將發表的旗艦新機 P40 Pro,所採用的 G+P 鏡頭號稱將可支援 10 倍變焦。
大立光 / 亞光打入華為,玉晶光還在練兵
據悉,華為這款即將發表的全新旗艦手機,所採用的 G+P 鏡頭及塑膠鏡片部分,仍將由大立光負責生產製造,至於玻璃鏡片則委託外部廠商製造,外傳就是專業玻璃鏡片廠商亞光。
同為手機鏡頭大廠的玉晶光最近兩年雖然也投入 G+P 鏡頭開發,但目前尚無較明確好消息傳出。原本專注在單眼相機鏡頭市場的今國光近幾年積極朝智慧家庭、車載、航太、安控等利基應用市場布局轉型,在 G+P 鏡頭也有不少著墨。
另外,光學鏡片模組廠商中揚光看好未來 G+P 鏡頭在各式各樣應用的發展潛力,也擴大投入模造玻璃鏡片的生產製造。原本模造玻璃鏡片在 2019 年底已來到月產能約 30 萬片,預計 2020 年底前產能將可達到 60 萬片規模。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跌的時候沒股票,漲的時候也沒股票」
G+P從有影嘸,等到現在華爲用第二代潛望式鏡頭到十倍光學變焦,再來就等三星和哀鳳了。
高倍光學變焦在相機本來就是很重要的功能,如賴董幾年前說的,需要潛望式鏡頭。這點也實現了。。
而手機鏡頭愈來愈高階,像素、變焦、厚度、光學品質,5G手機的快速與大容量傳輸、電影鏡頭、,⋯種種演進,對玻璃鏡頭愈來愈有利。
以前在霧裡前行,都能等能忍耐了,現在機會看來愈來愈大,當然更要忍耐。(以上是個人賭性堅強的想法僅供參考)
另外我懷疑賴董說今年亞光稜鏡將貢獻十億,與郭鐵嘴的二、三十億有落差⋯ 是郭亂說還是賴董亂說??
我懷疑兩者都沒亂說, 賴董說稜鏡十億,但他沒說稜鏡加mirror反射元件是多少。
好像這次賴董比較胸有成竹,不太想讓人太早炒作亞光的感覺。
以上是我個人的想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