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003 wrote:跟你講一個殘酷的事實...(恕刪) 我覺得物價指數是準的這是由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查到的,以民國110年物價為100按照歷年物價指數所計算的圖表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那我們對照一下比如01網友表示2011年雞腿便當95元雞腿便當的價錢真是嚇到我了按圖表推估民國100年,,物價指數是90,到了113年,物價指數108,上漲了20%所以預估113年雞腿便當變成114元,其實和現實差不多或是說我剛出社會買的CRV 一台75.9萬元(2005年)HONDA CR-V 2005年改款 進化登場94年物價指數當時約82,現在108,上漲31%所以推估現在一台CRV 99.5萬Honda第6代CR-V售價確認,VTi-S 105.9萬也差不多所以物價指數是可以參考的問題是物價指數只是代表一般的生活成本並不包含房價假設退休人士投資一個4%的債券應付退休生活完全沒問題年輕人若是要買房,房價指數是以每年4.8%增加所以如果薪資沒有以每年4.8%增加或是投資的報酬沒有以4.8%以上來增加完全可能買不起房子所以你的結論對於年輕人或是沒有房產的人來說是對的,沒有夠高的投資報酬投資產生的財富可以說是完全不夠用但是有房產的人,本身房產就會以每年平均4.8%增值除非遇到極端事件,不然3-4%的投資報酬完全可以維持原本的生活品質股票每年平均有7-10%的漲幅所以建議要配置一半以上在市值型的ETF特別是沒有房產的人,建議市值型ETF的占比要更高
時也 運也 命也 生死之地之異也生在台 恭喜 生在菲律賓 倒退30年 生在日本持平大陸人投資10年沒解套一堆投資15年沒解套更大一堆怎麼放越久 虧越多就算贏大盤 空頭段贏大盤 多頭段輸大盤 正常但放20年那票又大勝 這樣奇怪嗎
本月終於被SP500 (SPY)灌倒了SPY 的YTD 是27.97%,我的流動資產以美元計價才24.35%主因是NVDA和AMD 雙雙失靈台股績效受益於冠德起死回生,來到 39.3%台股報酬指數去年底是38641.2十一月底是49120.33,台股的YTD是27.119%本月除了房價大跌16.5萬美元外,主要變化不少來自於台幣匯率,台幣居然跌了五角。
假設資金2000萬:A 買1萬市值型ETF,1999萬現金或債券。B 買1000萬市值型ETF,1000萬現金或債券。C 買2000萬市值型ETF。D 買2000萬市值型ETF,再拿去質借400萬買市值型ETF再質押,合計2400萬市值型ETF,負債400萬,維持率600%。E 買2000萬市值型ETF,再拿去質借1000萬買市值型ETF再質押,合計3000萬市值型ETF,負債1000萬,維持率300%。以上五種,用你的判斷方式,都有跟上大盤。
美股美債配息台灣應該不課稅吧,反正美國政府已課過一次了。資本利得實現時,台灣政府不知查得到嗎?17F wrote:今年美股與美債配息68萬鎂元[全部填息又漲上去,不是左手換右手的自己爽而已。已實現獲利-->入賬]美股帳面資本獲利約87.25萬鎂元[沒有賣,都只是看爽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