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台積電(2330)值得再看三年

默默耕耘40年。

****「自由」SIA今(1)公布研究指出,由於半導體供應商越來越集中在特定地區,導致其供應鏈逐漸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和地緣政治影響;雖然當前的供應鏈約分散在50多個地區,但卻有單一地區的市佔率高達65%。

報導指出,現代晶片製造涉及1千多個步驟,需要來自世界各地的複雜知識產權、工具和化學品,如用於設計尖端晶片的知識產權和軟體,主要由美國控制、製造晶片的關鍵特殊氣體來自歐洲,而最先進的先進晶片製造則全部來自亞洲,其中有92%集中於台灣。

SIA的研究更發現,若台灣有1整年的時間無法製造晶片,則全球電子產業的營收損失將近5千億美元,並可能讓全球電子供應鏈停止運轉。

SIA也稱,各國政府在本地複製晶片供應鏈的嘗試並不可行,因為這將為全球帶來約1.2兆美元的損失(單是美國的損失就高達4500億美元),以及晶片價格飛漲。

但SIA認為,可在沒有參與晶片供應鏈的地區,透過補貼建立最小程度的可行產能,以美國和歐洲為例,這代表兩地區要建立新的先進晶片廠,以平衡供應鏈在台灣和南韓的集中程度。

SIA執行長John Neuffer表示,美國的半導體產品產能不足,此問題必須在美國政府的協助下解決。
一個月前不小心預測成功,台G果然藉著利空在570元打底完成



好吧,粉準,那麼,接下來呢?
應該會在600~660之間高檔震盪到月中

如果法說釋出提高配息到12元以上的好消息,就可能突破679前波高點了
明天開盤直接漲停
vixaznet wrote:
明天開盤直接漲停(恕刪)


哈 如果今晚adr也有大漲幅,那明天就很有希望啦!

記得去年台積漲停時,真是嚇了一跳!原來大象也會跳舞啊!

希望今年也有機會參與歷史的一刻~
盤前交易續漲中....

全球股市市值可能直接砍半

weber2654 wrote:
若台灣有1整年的時間無法製造晶片,則全球電子產業的營收損失將近5千億美元
台積電CEO是發狠了,未來三年要投資1000億美元,連同今年的280億美元,等於拜登的四年投資約1300億美元。拜登計畫補助美國設廠及半導體業的500億元,相形就小了。台積電的企圖不但是技術領先,而且是市佔第一。

有預估台股今年全年每季獲利年增率,Q1約100%,到Q4就只有個位數字成長率。當然這是反應去年首季疫情爆發的影響。但,晶圓代工可以保証獲利季季成長的類股。
台積電董事長說28奈米全球產能過剩,然聯電今年資本支出全在28奈米。又是一大謎團。

****
聯電產能供不應求,今年資本支出大增五成至15億美元。聯電表示,今年多數資本支出將用於擴建南科P5廠,主要以12吋28奈米以下製程為主,聚焦5G智慧手機、數據中心邊緣運算、電動車與自動駕駛等,發展所需的各式晶圓特殊製程技術及產能布建。

聯電去年營運大翻身,獲利創14年新高,每股純益為20年新高,今年受惠智慧手機、遠距應用及車用電子等需求暢旺,聯電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

為了滿足客戶強勁需求,聯電今年資本支出將達15億美元,較去年的10億美元增加50%,其中,85%的資本支出將投入12吋廠,主要以28奈米以下製程為主,15%的資本支出投資8吋廠。

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先前表示,預估今年28奈米的營收貢獻將由去年14%佔比大幅提高到25%,這代表聯電今年營收與獲利將持續成長。
三年1000億美元資本支出後的外資看法。

****[工商]
台積電依靠美股大漲與三年千億美元資本支出計畫,6日一口氣完成填息,原本市場擔憂的貼息行情瞬間無影無蹤,外資一路上不改其志,對台積電中長線挑戰800元企圖心未變,高盛證券認為,台積電抓住產業大趨勢,並建立更高的進入障礙,維持866元推測合理股價。

高盛估計,台積電2021年資本支出已調升至250~280億美元,意味2022~2023年的資本支出將各為350~400億美元。

瑞信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蘭迪(Randy Abrams)認為,台積電高昂的資本支出是為了支撐2020~2025年高達10~15%的年複合增長率,且憑藉其強大的定價能力,可抵消墊高的成本壓力。

放眼台積電後市,瑞信提出幾大營運利多,首先,就算英特爾提出IDM 2.0策略,台積電透過委外代工合作,仍有機會奪下英特爾CPU共200億美元市場規模的四分之一;其次,高效能運算(HPC)的貢獻來源多元,包括AMD、ARM的CPU、蘋果、Chromebooks、人工智慧(AI)、遊戲機,甚至加密貨幣等,都會帶來貢獻。

***[經濟]
市調機構ICinsight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0年不區分8吋或12吋每片晶圓代工售價僅中芯均價下滑,去年每片晶圓均價估約684美元。此次0.13微米8吋產能競標得標價,每片高達1,000美元,是近十年來最高價。
weber2654 wrote:
***[經濟]
市調機構ICinsight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0年不區分8吋或12吋每片晶圓代工售價僅中芯均價下滑,去年每片晶圓均價估約684美元。此次0.13微米8吋產能競標得標價,每片高達1,000美元,是近十年來最高價。


這則新聞印證UMC去年的毛利率之所以上升的原因就是晶圓價格上漲.
今年我們是否也可以推估晶圓的價格依然上漲?因為產能一再被證實滿載,漲價自然合理合情囉,而且媒體報0.13微米晶圓每片高達1000美元,近十年來最高價.
  • 1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