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

~~當別人恐懼時,你該貪婪~~總市值比帳上現金還低很多,真的正常嗎?

lsd193anthon wrote:
勝悅-KY 1340的約當現金有沒有可能之後出現異常變化?


現在每個月都要公告自結的財務狀況!

到7月底,帳上現金還有35.55億!土地,大樓就先忽略不看!
在一堆大輸家停損出場下,股價收10.6元,總市值剩16.21億!
股價往上空間大?還是往下空間大?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dj%E5%9C%A8%E7%B7%9A-%E8%A3%BD%E9%9E%8Bq4%E5%9B%9E%E6%BA%AB%E8%B6%A8%E6%98%8E%E6%9C%97-%E9%9E%8B%E6%9D%90%E5%BB%A0%E5%8B%95%E8%B5%B7%E4%BE%86-010800340.html
《DJ在線》製鞋Q4回溫趨明朗,鞋材廠動起來!

再看"安踏""李寧"的持續創新高,是否已預告鞋業景氣即將復甦?
嗯...,從一開始發文到現在我已經領了二次股息了加每月債息,不多約100萬左右,這家公司雖然現金多,但一直卡著本業又不賺錢,對我們有現金需求的小股民來說是種凌遲,看得到吃不到,是有一天會漲回來但時間成本會連帶一起還回來嗎?...
不要這樣 wrote:
時間成本會連帶一起還回來嗎?

去年初開始投資勝悅,從曾經帳面大賺百萬到目前帳面虧損超過百萬,當然有許多該檢討的地方!
錢卡在這裡,也讓我錯失的許多賺錢的機會,機會成本不算少!
但股市變數多,若真把重押部位換成其他獲利超過100%的個股,也能賺這麼多嗎?

股價回到票面附近,就跟評估初創公司一樣,
有人成立初期就進入,有人等轉虧為盈才介入,有人要等快IPO才介入!
不同的時點,風險不同,預期收割的時間點不同,當然投資成本也不同!
不同的投資邏輯,賺不同階段的錢,但只要能賺錢,就是好方法!

很多新創公司,都要有經營團隊的技術股,若能開始獲利,還要有低價認股等獎勵!
等開始轉虧為盈後,就是溢價募資!

再看看勝悅的狀況,從2010-2017年八年間EPS共賺了62.23元,平均每年EPS高達7.77元!
這樣的過往績效好或是差?經營團隊若沒一定的本事,能連續八年維持高獲利?
而現在公司的財務狀況,比當初要IPO時,不知強了多少?
當初公司現金才8.44億,沒土地,沒大樓,
現在連虧了7季,帳上現金還35億多,還有幾筆土地與三棟快蓋好的商業大樓!
當初上市要136元,現在投資卻只要10.6元,而之前認賠的股東算大樂捐,已提前為未來幾年的虧損買單!
讓大家投資10元,帳上卻擁有23元的現金,36元的淨值!
就算近期景氣不好要持續燒錢,應該很久都不會燒到本!

鞋業是民生必需品,有一定的需求在!
之前的中美貿易戰,近期的疫情影響,讓需求急凍的同時,也讓許多財務差的小廠被迫淘汰,供給面大減!
近期安踏李寧的股價持續創新高,一年來都已大漲超過10倍,真的後續鞋業景氣會持續差嗎?

勝悅多久時間能損平?甚至回到往年的高獲利?
雖然從目前的營收看還沒看到較大的回溫,但基期已越降越低,
超跌的股價,若是有人想炒應該很容易!只要回到現金價值就超過100%的報酬!
是每年領個3-5%的號稱安穩獲利好?還是抱個3-5年,也許翻倍賺好?

有人買績優的台積電也是賠錢,有人玩投機的下市股也能賺錢!
股票能賺錢就好,找出適合自己投資習性的,
最後還是成敗論英雄,能賺到錢才是關鍵!
公司派:領薪水不作事,涼涼領一輩子
市場派:等配息、漲價差,苦等一輩子
....
如果那時有投入的話均價14元,靠價差現在股價起碼要15.96元左右,才能和我目前投資的打平,時間越久價差越大(除非有配息)
不知道為什麼市場就有這種公司存在,又可以上市,像綠能、大同、華映等等
如果明年我再配一次息,股價還是如此的話,就真的太扯了.......
LKKSPP16888 wrote:
安踏李寧的股價持續創新高,一年來都已大漲超過10倍


這幾年倒掉的品牌不算少,但最後存活下來的,卻瓜分了原有的市場,
在體質調整後,警氣回溫下,開始另一波的營收與獲利的大成長!
安踏李寧股價從低檔算,都已大漲超過15倍!
這是領利息者,也許一輩子都賺不來的!

市場上有太多不理性的投資者看利多出來去追搶,看利空出來去追殺,
所以股市會超跌,會超漲!
但存在就是合理!
勝悅股價從180元跌到剩10元,對持有者是悲劇,但對想切入者卻是機會!
已連虧了7季,淨值還有36元,每股現金就有23元,股價才10元,
而許多飆漲股,大賺N季後,可能淨值都沒23元,股價卻已破百,還一堆人瘋搶!
目前康友-KY的事情,我們投資人能信的只有會計事務所,供佈壞消息我們小股民都來不及跑了,更何況會計事務所有作假嫌疑或查核不實,最糟糕的是印股票換鈔票,只要配得出股息,至少還代表有在生產,公司派有再經營,幾年配不出息的,公司派只會想著如何掏空資產而已......
不要這樣 wrote:
目前康友-KY的事情,我們投資人能信的只有會計事務所,供佈壞消息我們小股民都來不及跑了,更何況會計事務所有作假嫌疑或查核不實


目前最新狀況是與勝悅-KY 1340同一家會計事務所(勤業眾信聯合會計事務所)負責康友-KY會計師已遭檢調約談.

;-----------------------------------------------------------------------------
"康友董座涉掏空 檢約談4人"

2020年8月18日

曾經是生技股王的康友-KY爆發掏空案,檢調懷疑董事長黃文烈等高層,涉嫌將大陸的孫公司「六安華源製藥」廠房設備抵押,向銀行貸款掏空7億,並且未在財報揭露,涉違《證交法》等罪,17日搜索、約談會計師等4人。黃已經潛逃出境,近日將通緝。

康友董事會因黃月初失聯,派員赴大陸安徽六安公司查帳,發現早已沒營運,人去樓空,且六安自2018年至今年5月財報不實,未揭露六安遭抵押、向贛州銀行廈門分行貸款掏空7億,康友向北檢提告,證期會也向北檢告發。

;-------------------------------------------------------------------------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事務所 2020/8/6解除委任,可是被發現從2018~2020/5 康友-KY孫公司六安財報不實,未揭露遭抵押.


樓主至始至終投資勝悅-KY 1340 所持的3 個理由.

1.公司所持現金大於市值故值得買進.

2.公司淨值大於股價故值得買進.

3.負責簽核會計事務所(勤業眾信聯合會計事務所)為國際會計事務所出問題機率微乎其微故值得信賴.

樓主所持投資勝悅-KY的3個理由需建立在財報100%正確情況,但從康友-KY一案發現即使由國際知名會計事務所負責簽核公司,財報還是出問題.

所以投資人還是要提高警覺不要一頭熱過於執著.
lsd193anthon wrote:
目前最新狀況是與勝悅(恕刪)

真的,我常跟我兒子說,不要人家一句話就相信,就像LINE的美女图頭像,手還沒牽到就把積蓄交給了別人,基本的五年配息是一家公司有沒有在作事和經營者的態度.....
不要這樣 wrote:
真的,我常跟我兒子說,不要人家一句話就相信,就像LINE的美女图頭像,手還沒牽到就把積蓄交給了別人,基本的五年配息是一家公司有沒有在作事和經營者的態度.


的確.

;-----------------------------------------------------------------
前生技股王康友-KY 爆掏空-黃文烈靠借錢發股利 銀行竟傻傻貸款15億

2020/8/18

昔日生技股王康友董事長黃文烈疑似掏空,不僅大小股東受害,就連銀行都踩地雷,有銀行透露,過去康友財報亮麗帳上現金高達30億元,才願意借錢給康友發股利,沒想到康友居然爆出財務問題。

另一個踩康友地雷,受害慘烈的是國內銀行業者,根據本刊調查,安泰商銀、遠東商銀、華南銀、永豐銀等都有借錢給康友,估計至少有15億元的損失。受害銀行業者現在也找不到人,甚至準備派在大陸的員工去了解始末。

事實上,康友恐出問題的端倪可從去年發現,「康友去年說,因為錢卡在中國大陸出不來,來談借錢發放股利,由於康友帳上現金多,過去業績也不差,因此放貸給康友,沒想到爆出掏空疑雲。」一名銀行業者透露。

本刊接獲爆料,康友主要生產基地中國大陸六安華源廠已幾乎停業,員工只剩300人,讀者並提供7月底實地走訪六安華源廠照片顯示,工廠大門緊閉,大門警衛更直接說:「已經要關廠了。」

;----------------------------------------------------------

看到康友-KY先前財報帳上現金高達30億結果卻是跟銀行借錢發給股東,負責簽核財報的是與勝悅-KY 1340同一家國際知會計事務所勤業眾信聯合會計事務所.

所以樓主先前不斷說勝悅-KY 1340帳上現金高達40億故現在買勝悅-KY 1340是非常划算的投資,康友-KY的案例已經告訴我們..........."那是參考用的".

lsd193anthon wrote:
還是要提高警覺不要一頭熱過於執著.

投資當然要保持理性,自己要有思考判斷的能力,不要像政論節目般,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四大簽證的公司很多,不是一家出問題,其他的都會出問題!真的不必自己嚇自己!
台積電的簽證會計師也是勤業眾信,難道財報也不可信?這樣的思考邏輯,對嗎?
簽證會計師等相關人員,自己也怕負責任,有問題跑的比誰都快!
所以才會有辭任,不願背書的狀況!

勝悅高檔大股東大賣股票,一堆人接的很爽,都不覺得是問題!
在高檔一共賣了4萬多張,均價高達60元,單賣股就拿走了24億多,
手上還留有3萬多張,超過兩成的持股,連續多年大賺的配息也不少!
大股東應該不缺錢,真的有必要違法犯紀,冒風險去犯罪嗎?
真不看好或有心掏空,應該可再多賣一些!
還留這麼多,應該也怕公司被吃走!

而掏空公司資產,能掏空多少?
真要撈錢,從盤面上賺,不是更容易嗎?
當初賣一張,現在可買5-6張回來,低檔籌碼收一收,公司宣布買些庫藏股,股價不會動嗎?
或是找個品牌廠來吃,用淨資產10倍以上的市值印股票來收購,
可換回大筆的現金與土地大樓,會找不到合作對象?
收購後再把訂單灌進來,要把產能填滿應該很容易!
要回到損平,甚至恢復往年的大賺錢,難度應該不大!
掏空只能一次,而從股市,上上下下,很容易可賺得更多!

每個人的操作邏輯不同,多空解讀也不同!
看好的買,看空的賣,
不管低接高出,追高賣更高,殺低補更低,高出低補,只要能賺錢就是好方法!
投資最後還是成敗論英雄!
不認同的也歡迎反向對做!
  • 16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