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也在講G+P手機鏡頭趨勢??月產能明年60萬片?這樣有很多嗎? 亞光記得壹個月有1000萬片
。
「中揚光滿手單 營運爆發
光學廠近來紛紛擴廠,中揚光(6668)2020年起開始在手機及非手機部門獲得新訂單。包括手機多鏡頭與高階應用將帶動業務成長,在安控及其他非手機鏡頭的領域也大有斬獲。2020年有望接獲美系消費電子龍頭A公司 G+P應用在機器人鏡頭的訂單,未來VR/AR應用的產品也陸續洽談中。
法人預期,2020年中揚光營收及獲利皆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
中揚光可轉公司債12月24日定價完成,轉換價格86.8元,此次增資主要用於擴充產能,除加大台灣廠的產能,也將增加既有的東莞廠規模,2020 年估產能將放大一倍達每月60萬片,看準車載鏡頭、手機的 G+P(玻璃 + 塑膠)鏡頭興起,對模造鏡片的需求大量提升。
G+P鏡頭趨勢除了目前既有的客戶外,2020年手機客戶有機會打入中國H品牌,今年第4季至明年第1季韓系低階新產品開始出貨,法人預期12月營收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廖小屁 wrote:
太感動了,亞光套十年...(恕刪)
恭喜廖大, 賀喜廖大, 現在又迎接亞光更高的獲利了



有個問題想再請教, 廖大長時間關注亞光與高階手機的發展那麼久,
不知道除了鏡頭之外, 對於影像感測器(CIS)是否有著墨?
因為之前有個新聞如下是這樣說的,
CIS感測元件大缺貨 亞泰嘗甜頭
高階鏡頭帶動影像感測器(CIS)感測元件需求爆增,中國市場CIS元件傳出大缺貨,亞泰(4974)是全球第二大CIS廠,將率先「發大財」。
這裡指的高階鏡頭帶動, 是指多高階的鏡頭呢?
CIS在高階鏡頭的運用關係為何? (是什麼樣的原理更高階的鏡頭CIS需求會更高)
不知道這個部分, 廖大有心得可以分享嗎

因為亞光旗下的亞泰, 上週末兩天的帶量上漲,
不知道是否只是被亞光帶動? 還是有CIS題材將要爆發?
會不會是除了鏡頭之外另一個投資機會

小旺福 wrote:
你買亞光10年了!我(恕刪)
不好意思,沒打好⋯ 不是十年而已,是十多年。

亞光最早是2002年三百多時就買了,當是它可是光學股光學三雄的龍頭, EPS十塊,所謂「光學的鴻海」。
玉晶光大立光可是靠邊站的, 當時是覺得光學類股應該很有前景,而亞光是光學股龍頭,所以就選亞光,壓身家(當時身家不多),想說壹個有無限想像的產業,要從早期就投入,放長期,希望長遠產業蓬勃發展,開花結果,(這真的是想「投資」啊⋯⋯

結果當然這產業開花結果,十幾年後蓬勃發展,但是是小立光變大立光⋯⋯ 壓錯寶。(亞光壹支未賣,還因幾次的利多沿路加碼⋯),當年如果不是想穩穩「投資」,選這產業的龍頭股,而是抱持投機心態,選股本最小,股價最容易動的大立光抱著這十多年的話,說真的我就發了。
其實這中間個人也很忙碌,套牢就給它套牢,說來殘愧,抱這麼久只是懶以及不願殺低認輸而已。也壹直在賭亞光有能力追上大立光,或至少分杯羹。豈知事與願違。
如今滿手亞光,沒別的股票,我想也是同上面的心態罷了。不過和旺福兄的三四百張不能比。 您的心臟也真夠大顆啊。

jiyou wrote:
恭喜廖大, 賀喜廖大(恕刪)
參考壹下這個
「CIS 原理:
CIS 是結合類比及數位電路,主要功用是將光訊號轉換成數位元化影像資訊的裝置,其主要由四個零組件組成:微透鏡、彩色濾光片 (CF)、光電二極體 (PD),及像素設計。
微透鏡:具有球形表面和網狀的透鏡。當光通過微透鏡時,CIS 的非活性部分負責將光收集起來並將其聚焦到彩色濾光片。
彩色濾光片:顯現反射光中的紅、綠、藍色彩。
光電二極體:作為光電轉換的組件,捕捉光並轉換成電流。
像素設計:透過 CIS 上裝置的主動式像素感測 (APS) 呈現。APS 常由 3 至 6 個電晶體構成,可從大型電容陣列中取得或緩衝像素,並在像素內部將光電流轉換成電壓。
CIS 最大應用:手機市場
雖然 2019 年智慧手機銷售量沒有太過亮眼的表現,但手機 CIS 的銷售成長卻能呈現 20% 的成長。隨著手機搭載越來越多顆鏡頭,加上消費者注重手機相機的硬體升級,鏡頭與 CIS 已成為產品差異性的賣點之一。
拋開鏡頭數量的差異,拍照的成像品質與 CMOS 大小成正比,因此主鏡頭畫素提升刺激著 CMOS 運算升級。
SONY 作為全球 CIS 最大的供應商,目前最新研發出堆疊架構的 CMOS。SONY 在傳統的感光層與底部電路之間增加進一層 DRAM,進而讓感光元件具備短時間拍攝大量影像的能力。
此外,手機鏡頭過去以畫素升級為主,但在 CMOS 尺寸大小已漸漸達到極限之下 (因手機內部空間有限),手機鏡頭開始注重變焦能力。」
高階鏡頭畫素愈來愈高,所以CMOS尺寸愈大,再加上多鏡頭的趨勢,每個鏡頭要成像都要CIS, 所以CIS才會供不應求,產能吃緊.
不過亞泰是僅次於Sony 的第二大CIS廠嗎? 這個我沒啥研究耶⋯如果是,前景應該很不錯吧,因爲Sony最近好像CIS產能吃緊。
以下轉自期它資料:
===============
一般,攝 像頭產品分為三大核心部件,即 CIS 晶片、光學鏡頭、音圈馬達。其 中 CIS 晶片是攝像頭產品價值量占比最大的關鍵零部件,根據 TrendForce 的統計,CIS 晶片在手機攝像模組中的價值占比約為5成。
===============

================

===============
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經歷了 4 代,第一代 Autopilot 1.0 的硬體配 置採用單攝像頭配置,另外配置了 1 顆毫米波雷達和 12 顆超聲波傳 感器。在 Autopilot 2.0 時代開始,特斯拉轉向多攝像頭方案,配置了8顆攝像頭,另外配置了 1 顆前置毫米波雷達和 12 顆超聲波傳感器。 到 Autopilot 2.5/3.0 時代,特斯拉保留了 8 顆攝像頭的配置方案。
特斯拉的 8 顆攝像頭各司其職,分別承擔不同的感知任務。配置 功能分別如下,3 個前置攝像頭(廣角(60 米)、長焦(250 米)、中 距離(150 米);2 個側方前視攝像頭(80 米);2 個側方後視攝像頭(100 米);1 個後視攝像頭(50 米)。
==================

=================

==================
亞光的玻璃鏡頭會再5G和車駕佔優勢,期望將來突破140元後,在創高。
奈米戶的我目前就是持股續抱。
這次希望十年一輪,好壞照輪,亞光和賴董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