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下面的籌碼面,從5/2日融資大增929張,股價從14.25漲到14.5,接下來這7交易日,融資總共少了2100張,融資這種短線籌碼的,連7個交易日降了2100張,股價從14.5漲到14.6,今年以來外資買了87,308張,這一年以來外資群買了232,619張,從4/14以來,散戶代表的自營商少了1063張,我說,目前宏碁中的散戶沒有過熱的跡象,甚至是過冷的跡象,要散戶非理性造成宏碁大跌,重點是以現在這種成交量,幾千張的,能大跌到哪?有人說,外資不爽會砍呀!重點是外資這一年的成本就在年線附近,也就是目前這個價位,外資股票放著領股息也不用繳稅,外資吃飽沒事會自已砍自已?外資群的想法會和這版的一些實戶想法一樣,反正放著領免稅的息,一年領個3.5%,放著未來轉型成功又有非常大的報酬。
做股票不要只想到自已會怎麼樣,你要去想一下別人(外資群、法人)會怎麼樣,做了那件事,對他們有啥好處,如果你想不出來對他們有啥好處,他們是不會去做的,有人說壓低吃貨呀,這一點有可能,但是外資是由外資群組成的,如果外資群彼此測試買賣力道,如果想賣的人並沒有這麼多,外資群是不敢把股價壓太低的,因為壓太低會被另外的外資吃掉,目前宏碁裡的外資群這一年的成本大家的都落在年線附近,外資群也愈來愈看出來宏碁轉型的成果,外資一直在買現貨去還券,現在還有22.x萬張還沒有還,各位以為外資群都不怕哪天宏碁第二季,第三季或第四季忽然開出個eps 0.3,0.4嗎?一開出來,散戶搶買,融資搶買,權証戶搶買,當沖戶搶買,外資群那22.x萬張要買到什麼價格才能全部買回來?我說一個企業如果轉型成功,不要以為好一季,下一季就會再爛,企業不是醉漢走起路來沒有邏輯可尋,企業如果穩健後,就會像華碩一樣,敢開法說會,說下一季會賺多少就是賺多少。



大衛香菸 wrote:
筆電營收雖然有成長...(恕刪)
你算是看仔細的,有看到庫存增加~~
庫存增加有幾種可能
1、產品賣不好所以庫存增加
2、怕關鍵零組件一直漲價,先買來買著
3、為了要衝刺營收
宏碁的庫存約418億,已經是拉升到2013q3的水準,那時的營收水準每一季是700~800億,宏碁拉高庫存是因為什麼?以我對企業轉型的認知,及透過陳俊聖介紹的書中得知,企業轉型就是止血,然後發力,前三年已成功止血,接下來要發力,很多人點出宏碁的問題所在,就是營收一直沒有上去,透過第一季匯率對營收的分析,我們了解宏碁已經有在發力的跡象,也就是要衝營收,配合著拉高庫存才有可能衝營收,這樣的庫存很合理。
當然2也是有可能,1也不能完全排除,但我認為以我今年觀察到的跡象來看,我認為2或3可能性是最大,尤其是3機率是最大的~~
現金與約當現金 287億,近年來的低點,有可能是歷史低點,把錢拿來放在庫存上,準備要衝刺營收,如果庫存增加是因為賣不出去,那大家觀察今年的營收,如果營收沒有明顯的增加,那就是賣不出去~~
有人說宏碁營收沒有明顯的成長,那我也不再解釋了,因為我已經花了很多篇的文章及時間解釋過了,聽得進去的人就聽,聽不進去的人就照自已的判斷去動作。
還有另一個宏碁的無形資產又從上一季的186億降到175億,又少了11億,這可能要從完整的財報才看得出來~~~
brianiou=>今天又還券1323張,借券賣出僅有38張,你被借走的券可能是擔心財報開出來不如預期要拿來賣出的,借出不等於賣出~
狗王政 wrote:
看歷年來第一季的營...(恕刪)
為什麼我說匯損會回沖,不是要安慰大家的,我說過,在投資這碼子上我不自欺欺人的,為什麼我說匯損無所謂,我們看一下陳俊聖、黃少華及胡競英接管宏碁這三年,我們看一下下圖年度的業外損益合計這一欄,此項目包含了
1、其他收入
2、財務成本
3、其他利益及損失
我記得我和大家提過"其他收入"及"財務成本"這兩項,大致上就是銀行利息、股利及負債的利息,那"其他利益及損失"這一項指的就是匯損,大家注意一下2014年及2015年,宏碁可以連兩年把業外損益合計這一欄控制在損失9200萬,9300萬,2016年是因為宏碁認列無形資產損失63.4億,所以這一欄才變成損失59.17億,如果宏碁不要打消無形資產損失63.4億,其實這一欄宏碁2016年是賺了4.2億,所以宏碁的財務長已經給你掛包證了,也做給你看三年了,請不要不相信宏碁財務長的能力,最終年度業外損益合計這一欄一定會變成正的,所以不論是在第二季,第三季,或第四季,這5.x億是會回來的。
說宏碁今年會不會賺一元,我覺得我不要去預估轉型股的eps,我只知道宏碁的體質轉好了,今年的其它收入及財務成本,加上無形資產損失後一年省2.3億,加上佳仕達今年多的額外0.6x元股息,換算約多5000萬,這一些加一加至少有0.1~0.2元,宏碁去年賺了0.48元,2017年就算不求上進,我想至少也要有0.58~0.68,不過就像我說的,不要去推測轉型股的eps,一季一季的驗證,說不定宏碁第二季,第三季就給你衝營收了,一衝後誰能預期多賺多少,這就是轉型股好玩的地方。不像中華電信,佳仕達這種穩健或已轉型成功的股票,那種股票財報出來我大概五秒就知道好壞了,宏碁財報出來我每次都花了好幾天去分析細項,才能知道好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