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

鴻海9月營收成績不錯-但股價還是不賞臉


小小胖胖胖 wrote:
其實鴻海還是有他的缺...(恕刪)


謝謝小胖大的解說,
其實我現在買進後,也是準備長期持有,

只是在想要在除息前或除息後進場....很猶豫

supra0529 wrote:
謝謝小胖大的解說,其...(恕刪)


我認為是除息前。

patrick753 wrote:
我認為是除息前。...(恕刪)


謝謝patrick大,
我其實也是想在除息前進場,
只是...不知道在除息前有沒有辦法來到85~86的價位~~
感覺機會不大~~
supra0529 wrote:
只是...不知道在除息前有沒有辦法來到85~86的價位~~..(恕刪)


這價位要我進場我也怕怕

不過你之前出清真的大意了,這支股如果放著等除權配息,持股成本攤平到70左右,幾乎是無敵了,放著都比銀行定存好太多倍啊,可惜了

這時機點實在很難說的準,真正的神人可把持股成本押到70以下的,現在大概都笑嘻嘻了吧!

jon8395 wrote:
這價位要我進場我也怕...(恕刪)


呵,小弟持有不多,倒是還好,有賺就好
五月底在觀望看看,
希望能到我要的價碼~~部過,應該很難
我76塊買的~~~
那時候買掉智冠5X塊2張,換一張鴻海........

半年後,,悲劇上演!!!!!
鴻海只漲了十塊多一點,,
智冠衝到哪邊去了。。。。
今天還是進場,89塊買了五張,
放著等它配股配息吧....

還想再進場五張....繼續觀望....
話說,收盤已經來到89.8....
會不會就這樣回不去了...
穿戴裝置時代還早?現階段是雞肋嗎?
穿戴裝置可有可無,但人類卻不能沒有電話與拍照功能。
其實主要是電池小續航力不足的問題吧。
iphone 6 大勝 iwatch?

轉貼
為何概念很火,市場卻不溫不火?

這個問題,其實前段時間同行國仁已提出過類似觀點,大致意思便是目前對行業趨勢分析的資料很樂觀,而最終的市場出貨量卻總是很暗淡。SO,這是一種假象的繁榮,更多地或許只是資本市場狂歡的泡沫。可穿戴裝置從出現至今,概念性的影響力一直大於其實際作為。

比如,國內做智慧手環、秤和血壓計就集納了百八十號團隊在紅海中廝殺,但功能幾乎是大同小異,關鍵是所謂的智慧產品卻沒有進行一場徹頭徹尾的「顛覆性革命」。比如智慧手錶,功能無法超越手機甚至還無法擺脫手機;本應打?健康理念的手環卻大部分在做運動概念,功能無非是計步功能+偵測睡眠,功能有限卻價格昂貴;而以Google Glass為代表的智慧眼鏡抓住的是使用者對於視覺的發燒級體驗追求,但因為高大上的價格也只能專屬發燒級使用者。

其實,對於當今社會而言,最能驅動消費者心甘情願掏腰包的莫過於「健康」的生活理念。但目前,大多數團隊在做健康之外的「泛健康類」產品,畢竟如果做到心電圖相關、血糖和尿液的偵測等相關,就必然首先要保證測量精準度的問題,而後還繞不開醫療器械的審批和准入門檻。


可穿戴們將拐向哪些點?

針對上文提出的可穿戴產業鏈與市場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2014年,可穿戴行業可能並應該試?解決這些問題,完成「華麗的轉身」。

1、可穿戴裝置市場網路企業所圖必大。網路企業現在很少融入到硬體生產中,未來或會溯回至產業端上游。一旦可穿戴裝置漸漸深入民心,網路企業的角色或將出現轉型,由單純的提供技術改為同時覆蓋產品研發、技術支援、內容服務支援以及銷售途徑支援的產業主導角色。

2、以內容為核心吸參照戶,做到將「健康」概念落地。切實抓住當下社會消費者關注想「長命百歲」的焦點,有效搶佔消費者市場。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並借力可穿戴的資料載體功能,企業會更多地挖掘市場,增強使用者體驗。

3、一系列相關配件技術的提升。裝置連線協定的多樣化也使得裝置之間的可連線性更強,未來發展將不只有只有局限於現在主流的藍牙連線形式,也不會限制與與手機連線的單一形式。WIFI、NFC、聲控技術、視線追蹤技術等均將會越來越多地應用。還有配合智慧手錶、手環的曲面柔性螢幕技術、可彎曲封裝柔性基板也會隨之大發展。

4、產品日趨標準化、平台開放度提升。持此觀點的原因在於萬眾矚目的蘋果系iWatch今年問世的概率很大,很多站在蘋果樹下的中小企業都期待?像智慧手機時代一樣,企盼蘋果樹掉下的蘋果能給他們以啟迪和借鑒。

無論可穿戴的這頭領頭羊是不是蘋果,筆者認為,即使是谷歌、微軟,那麼其帶來的標杆力量總是會吸引來一大批模仿者,這趨使可穿戴類產品將品質化、標準化。而按照智慧手機時代各手機大佬們開源智慧手機平台的經歷,很可能,開源硬體也將成為一種風氣。至少目前,國內已有團隊開始嘗試一些開源的硬體,並引入第三方的硬體和軟體合作夥伴。
supra0529 wrote:
今天還是進場,89塊...(恕刪)


加油,很多人不喜歡碰這支,我卻覺得是個穩定獲利的好投資,前題心臟要夠大顆且不炒短線






李則能 wrote:
穿戴裝置時代還早?現...(恕刪)


蓄電問題不能解決,穿戴裝置就永遠不會是我考慮的選項,我沒法接受一天到晚都要把穿戴裝置像手機一樣充電

所以癥結還是在蓄電問題,哪家能推出一個月都不需充電又輕量的裝置,誰就是贏家

其實現在智慧手機的待機時間越來越短也逐漸是個困擾,還蠻懷念以前充一次電用個一個禮拜都沒問題的年代
jon8395 wrote:
蓄電問題不能解決,穿戴裝置就永遠不會是我考慮的選項,我沒法接受一天到晚都要把穿戴裝置像手機一樣充電


手錶可以自動上鍊,不知道iwatch可不可以做到自動充發電之類的?
  • 1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