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

晨星~~

聯發科在未上市時
發的股票有晨星未上市時少嗎
蔡明介的身價是自己認股來的嗎?
他對晨星在未上市覺得受法令約束?
那他自己又投資了多少其他未上市的公司 ?

如果你是小股東被套牢了
那你該想想買進股票的理由是否還存在
一旦買進股票 本來就是盈虧自負 你對公司的抱怨是因為股價不如預期嗎
還是有什麼其他方面公司跟你買進時有所不同的?
如果沒有
那代表什麼?如果今天股價是400呢

個人覺得分紅費用化根本是個笨制度
短期而言對股東好
長期而言真的好嗎
最近MTK走了多少能力強的資深員工?

歡迎討論
IvanTseng wrote:
的確,所以這就是發哥...(恕刪)
怎麼大家都覺得年薪200w是件很容易的事阿
說實在話...自從分紅費用化後
在科技業...基層工程師能領到150w up已經不多了
maratchou wrote:
聯發科在未上市時
發的股票有晨星未上市時少嗎
蔡明介的身價是自己認股來的嗎?
他對晨星在未上市覺得受法令約束?
那他自己又投資了多少其他未上市的公司 ?
是的,您列舉的也是眾多其他不公平的點..
但可以注意到的是,當初發哥未上市時,
當時的時空背景並沒有所謂分紅費用化的制度..
因此無論是上市或未上市公司,印股票給員工都是同樣可行的..
但現在的制度卻只限制了上市上櫃公司,
這邊才是小弟提到薪酬誘因不同的點...

其實股市投資本來就是 "看似公平"(盈虧自負) 中的一大不公平..
但虧錢時大家有少繳稅嗎? 賺錢時又有多繳稅嗎?
我想這個公平就人人心中各有見解了...

maratchou wrote:
如果你是小股東被套牢了
那你該想想買進股票的理由是否還存在
一旦買進股票 本來就是盈虧自負 你對公司的抱怨是因為股價不如預期嗎
還是有什麼其他方面公司跟你買進時有所不同的?
如果沒有
那代表什麼?如果今天股價是400呢
小弟並沒有被套牢啦..^^
單純是對業界的生態有興趣,所以來聊聊..
您上面的話是正確的,所以也可以給投資晨星的朋友們參考..
未上市與上市,的確是有不同的差距...
所以大家也可以好好思索..
maratchou wrote:
個人覺得分紅費用化根本是個笨制度
短期而言對股東好
長期而言真的好嗎
最近MTK走了多少能力強的資深員工?
歡迎討論...(恕刪)
嗚..第一次看錯了,重新修正一下..
針對分紅費用化這件事重新討論...
這件事對我來說也是另一種笨制度,
但小弟認為的笨是..他是片面式的公平...
其實只是拿全台灣受薪階級的少數人來開刀...
但是增加的稅負並沒有太多..
只是給其他人一個 "自以為公平的公平" 觀念而已...
實際上,台灣稅制上有更多不公不義的地方但從來都沒人可動搖...
另一個笨的點則是,這的確會降低電子業員工繼續留在崗位上的可能性...
寧願跳到輕鬆很多,但薪資差距已經不大的地方..
所以你可以發現一堆電子業的員工開始往外商跳了...
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台灣原本引以為傲的電子業,
人才正在面臨逐漸流失的狀況...
這對投資電子業的股民來說,是福是禍? 就有待時間來驗證吧..^^

以下則是原文,針對 "員工分紅" 的想法...
----
是呀,這本來就是一種短視近利的笨制度..
我比較prefer的是像stock option的制度!!
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
這種笨制度下也的確激勵了一堆人去賣肝賣命..
在短時間內為電子科技業在全世界打下了一片江山...
也因為有這種笨制度,才能造就這些年來電子業的榮景...
才能造就這些年以來投資人這麼熱愛電子股的風潮...

說真的,在歐美科技原本就領先我們多年的前提下,
許多專利又都被壟斷在其手中..
台灣能拿出去跟人家拼的,真的就是只能用 "更加努力" 來趕上...
因此這也是一種無奈的必要之惡...
也因此,如您所云.. 發哥最近走了一些資深員工...
不就是因為資深員工們已經厭倦了這種三更半夜才能回到家的生活,
手頭上又有足夠的錢可以找份輕鬆的工作...
所以最後的結果還是損傷了自己的根基..
這也是台灣廠商可憐的地方...

maratchou wrote:
個人覺得分紅費用化根本是個笨制度
短期而言對股東好
長期而言真的好嗎
最近MTK走了多少能力強的資深員工?

歡迎討論
..(恕刪)


是不是笨制度我不曉得
但是以一個小投資人的立場來說,
我只是覺得,公司賺多少,那是公司的本事,也有員工的付出,公司要給紅利這沒關係!
不過,給多少應該誠實說出來!以前印股票成本只要票面的一股十元,然後員工拿到市場上跟投資人換好幾萬甚至十萬回來!這樣就比較合理嗎?見仁見智!

還有很多公司,一年假設EPS10元,往往都配不到這麼多,配個六七塊左右就偷笑了!結果投資人參加除權除息,除權除息的當天參考價,也不是我們自己算出來的參考價,往往都會比我們自己算的價錢要低,我之前還搞不懂,奇怪,我數學這麼爛嗎?假設配股六元,除權當天的平盤價錢應該是前一天收盤價除以1.6,但是往往價錢都比自己算出來的價錢還低,後來一問才知道,這中間的價差是員工配股的價差!賺得不全部配出來,股東參加除權除息,還要替公司的員工配股買單! 這樣的制度才叫聰明嗎? 見仁見智啦!

員工分紅費用化,我記得好像是為了跟其他各國的股市接軌,顯示出公司真正的EPS來,如果這是笨制度,外資應該是全力反對到底吧?



員工分紅費用化對股東來說,是比較合理、有利是沒錯。
但對員工來說,薪水變少也是事實,既然錢少了,早點下班或是離開這間公司,都是選項。我的做法是六點多就下班。
很多人也都是這麼做。如果公司因此而競爭力下降、股價下跌,我也不在意了,反正錢都減少了,而且大不了換一間公司待就好了。
給多少錢就做多少事。
六點下班???
樓上你家公司的阿
我記得你先前說你在IC設計公司工作
年薪超過200w
可否私底下寄信給我
你公司是哪間阿
看到這麼優的條件...我想跳潮了

大家要買MTK, mStar 前
基本面可以先看看這系列文章

http://jobmarket.tw/bbs/showthread.php?t=702
http://jobmarket.tw/bbs/showthread.php?t=766

基本上用作價差的方式是對作這兩家公司
應該是最保險的

可惜 mstar 還不能空
有必要這樣爭辯嗎

反正股價就表現了一切

事實就在眼前
半桶水 響叮噹呢~
科技新貧 wrote:
我自己待的公司,也是IC設計公司(我是最基層的工程師),分紅費用化前,年薪(含分紅)300以上很容易,去年費用化之後,也有200以上。我們公司eps不到mtk的一半。所以Mtk如果沒超過這個數字,就太誇張了。


根據內線報大概真的就200/y, 3-4 year年資的,今年進去的又更少了。
你說發哥待遇好嘛...工時實在是長得離譜,前兩天和裡面的一位朋友吃飯,他說公司的工程師都老得很快..
拿命換錢啊,以前搞不好做十年可以退下來,現在難囉。

至於前面講未上市的分紅問題,到未上市要考慮到公司起不來的風險,所以還好啦...

bl1978 wrote:
有必要這樣爭辯嗎

...(恕刪)

不討論就慢慢看就好...又沒損失到你
  • 6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