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中小尺寸面板大缺貨,面板價格大漲,部分尺寸面板單季漲幅甚至在50%以上,使得面板廠毛利率飆升,彩晶上季毛利率高達47%。不過也因為去年拉貨過多,進入傳統淡季之後庫存問題浮現,特別是大陸手機市場庫存堆高,首季拉貨動能相當疲弱。而且大陸面板廠也積極搶市,造成手機面板市場供過於求,特別是a-Si面板。
WitsView資深研究協理邱宇彬指出,先前a-Si手機面板價格大漲,進入淡季後也率先領跌,第1季跌幅約15%,第2季市場需求沒有明顯回溫,預期單季跌幅也會在15%上下。
至於LTPS面板方面,因為AMOLED面板缺貨,許多品牌廠回頭拿LTPS面板,支撐了LTPS面板的需求,第1季價格相對穩定,不過今年LTPS面板產能大量開出,接下來LTPS面板價格壓力也會浮現。
JDI白山工廠和友達昆山廠都在去年底投產,產能各有2.5萬片,至於大陸面板廠方面,除了天馬之外,京東方、華星光電的LTPS面板產能都逐漸放大,WitsView估計,今年全球LTPS面板產能增幅高達45%。LTPS面板除了高階智慧型手機之外,也往下吃中階手機市場,壓縮a-Si面板的市場,估計今年LTPS面板在手機面板市占會增至34.8%,a-Si面板市占會下滑到37.4%。
a-Si面板市場受到壓縮,今年價格欲漲不易。彩晶、華映、群創在中小尺寸面板都是以a-Si面板為主,今年中小尺寸面板營運壓力大,第1季價格下跌,獲利也將下滑,市場預期第2季仍然有兩位數的跌幅,中小尺寸面板廠虧損壓力又將浮現。
(工商時報)
==============
彩晶前景有烏雲罩頂,主力先閃了,看到公司派把增資股定價在$10,搶進彩晶的散戶要小心了,無俚頭的假外資前陣子還在加碼彩晶...
今年全球LTPS面板產能增幅一口氣暴增45%,真是災難阿. 不過規劃產能是增加45%,真正能夠量產出貨的有效產能不知剩幾%?
騎怪類,鴻海花800億在路竹自建的LTPS廠去年初就點亮首片,去年底不是炒說通過apple認證,還傳出私下找來夏普的和尚去路竹唸經救苦救難,後來就仿忽從地球消失了,都沒聽到路竹廠後續量產的消息? 鴻海的貴超,鄭州興建中的另兩座 LTPS廠喊卡了嗎?
群創昨天開完例行董事會,為了「配合集團發展」,通過重大人事異動案,但怎沒宣布今年配息多少? 王志超表示,2010年三合一的合併時,群創以1比7規模合併奇美電....(以小吃大,木馬屠城?

蕭志弘表示,2017年是群創的創新年,跳脫過去open cell銷售模式,再建「群創模式」,用群創積極建構前後段4.0工業城,往整機製造之路邁進。
莫非打算集團的高階大尺寸面板擴產以後就歸夏普負責,群創未來經營重點是負責集團中小尺寸,並走回頭路,轉型去做早期2009年的代工整機組裝業?
夏普若是真的再次 以小吃大.整合群創5.5 / 6 / 7.5 / 8.6代龐大的電視面板產能,就能超越LGD,成為全球最大,產線最完整的電視面板廠,完成郭董多年來的目標.
友達三月的例行董事會怎還沒召開,醜媳婦還是要見公婆,請盡早宣布去年要配息多少? 有沒有其他重大決議?
三星認為現在的電視必須要有前所未有的設計、並且迎合人們各種生活情境,它可以在你閱讀的時候播放音樂、它可以成為一個藝廊,放映著讓人們感動的照片。而在未來,電視的定義不僅在於「電視」本身,而是在於人們跟它的聯繫,應該是即便它的螢幕被關閉了,仍能跟人們生活有所連結。
在上市情報方面,三星 Q9 系列預計推出 65吋、75吋與 88吋三款,至於 Q8、Q7 將會推出 55吋、 65吋跟 75吋,預計 4 月 17 日開始,在歐美指定國家推出
QLED Q9 88-inch TV – $39,999,約台幣 1,236,000 元。
目前 QLED 電視預計 4~5 月陸續在台灣推出,詳細上市情報以台灣三星公開為主。
=============================
三星和郭董看到了電視未來的7-11商機,大舉投資.
apple還沒搶進電視市場,可能又打算像過去的MP3,平板,手機模式,等技術和規格成熟時,再上演「彎道超車」後發先至嗎?
Sony的年度新機3月已經在歐美東南亞上市,三星要等到四月上市,面板廠的新機拉貨潮已開始.三月半的空方,就如同七月半的鴨子,不知死活?

ligasy wrote:就像我之前提過的.
很簡單的邏輯,如果Sharp...(恕刪)
鴻海對夏普持股高達7成, 對群創持股只有7%不到.
夏普每賺$100,依股權,鴻海可以分到$70;萬一賠$100時,是由鴻海損失$70.
群創每賺$100,依股權,鴻海只能分到$7 蠅頭小利; 萬一賠$100時,鴻海只會損失$7,是由其他股東口袋損失$93.
很清楚哪個是大我,哪個是小我...我讀小學時,老師有教,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損失$7,大賺$70,何樂不為

郭董同時掌握兩家公司的經營權,當然要集中資源,全力讓夏普賺錢,對郭董最有利.所以才會把 段董調去夏普,現在發現人手還不夠,連鈔哥和一票菁英也要調去給夏普使用.
=============
某幾家千億資本額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或執行長(奇美電廖錦祥?台積電,中華電蔡力行?兆豐金徐光曦?....),任何重大決策,都要看更高層的臉色,屁股還沒坐熱,揮揮手說走就走..讓人想到清朝光緒皇帝悲劇的一生,有名無實、有位無權,當了34年的傀儡皇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