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

恐怖的亞光

完了⋯⋯郭鐵嘴今天又再喊了,因爲明天大立光要法說,趕在今天喊大立光⋯⋯ 不曉得這次準不準, 把大立光喊得超好, 前置超微小鏡頭也作出來了?!(塑膠鏡頭的物理極限呢?)華爲的二代,玻塑混合鏡頭,玻璃鏡頭供應商變Hoya獨家,然后大立光獨家組裝⋯

看到這消息,真的很想哭耶,⋯ 賴董,你到底有沒有努力去搶訂單?

「大立光法說前 郭明錤喊進股王3獨家產產能每月增|蘋果新聞網|蘋果日報

趕在大立光(3008)法說會前,接近中國市場的分析師如廣發證券分析師蒲得宇已預告華為供應鏈已止穩,而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最新看法點出大立光3獨家優勢,除有7P和8P鏡頭和超微小鏡頭帶動,加上明年華為採用玻塑混合鏡頭和iPhone也搭上超微小鏡頭題材,未來大立光每月產能將提升50%以上。

雖然市場對貿易戰影響看法仍在觀望,但中國券商對華為供應鏈看法轉趨樂觀,特別是鏡頭廠如大立光產能滿載下,廣發證券海外電子產業首席分析師的蒲得宇 日前就已提出,華為訂單下修影響已有限,以舜宇光學維持全年財測的看法,像是三星發表的GW1感測器,達6400萬畫素/0.8um,需要更高如7P鏡頭,且8P鏡頭年底也開始量產,今年第4季鏡頭廠仍受惠規格提升。

郭明錤指出,市場低估大立光今年下半年業績動能,在多種鏡頭規格升級設計與生產領先優勢,包括高價7P鏡頭、高單價倍增超微小鏡頭和8P鏡頭等技術,預期大立光下半年營收和獲利,有望優於市場預期10~20%以上的幅度。

展望後市,郭明錤也分析大立光3項獨家優勢,搭配108億畫素的CIS影像感測器的8P鏡頭,今年下半年開始出貨, 8P鏡頭單價約高於7P 更達70%~80%,大立光為全球獨家供應商。而華為將在明年上半年旗艦款,採用玻塑混合潛望鏡,由Hoya為獨家玻璃供應,大立光也是獨家組裝鏡頭的廠商。

郭明錤認為,大立光在1~2年內每月產能因客戶組合改善、規格升級與明確多鏡頭趨勢將擴增50%以上。(陳俐妏/台北報導)」
上次喊亞光是華爲潛望鏡頭的最大貨利者, 結果變稜鏡二供,⋯營收也看不到貢獻⋯⋯超不準。

希望他這次也不準壹點⋯⋯ 至少不要太準啊⋯⋯
今天大立光股價果然有力,今天大立光法說,聽起來對亞光有點不妙⋯⋯

怎麼感覺屏下微小鏡頭,潛望式G+P鏡頭(包括玻璃鏡頭),會有發熱疑慮的3D sensing 發射端鏡頭⋯它全部都可以作,都準備好了⋯⋯

感覺整碗要端去的樣子⋯

真的假的⋯ 這麼利害⋯⋯
亞光喊了那麼多年的G+P鏡頭,難道那麼輕鬆就要被別人整碗捧去啊?! 這大立光林老闆是胸有成竹還是唬爛啊?!

廖小屁 wrote:
今天大立光股價果然有...(恕刪)


#811樓的新聞訊息大立光在玻璃鏡頭的部分是外購,
大立光負責組裝, 這樣應該還不至於是整碗端走吧....
亞光目前看起來連湯都沒得喝,
但至少G+P趨勢機會越來越大,
雖然沒有爆炸性利多, 但也不是被搶單、掉單,
應該也不算太糟吧....

jiyou wrote:
#811樓的新聞訊...(恕刪)


基於前天郭鐵嘴的喊進大立光以及昨天林老闆法說洋洋灑灑的大立光利多⋯ 今天壹直在觀注大立光股價走勢⋯因爲這攸關市場對他們說法及對大立光前景的認同度。

8:30幾看試戳,股價買賣壹直在亮燈漲停附近,⋯ 想說這利多利害喔,會不會拉個兩支漲停, 怎知快9:00再看,已落到平盤上下了⋯⋯

開盤之后略有起色, 然后就壹路向下,欲振乏力,最后竟然收在最低 4205。

真的是大驚奇!說真的我有跌破眼鏡。



郭鐵嘴以往講蘋果超準, 但上次講亞光組裝測試50%的華爲潛望式鏡頭,應該是貢龜無誤。。

所以他說華爲二代潛望式鏡頭Hoya是玻璃獨家供應商,大立光是獨家組裝。 ⋯ 大家應該可以先給他打個問號? 亞光賴董他自己也提到和「美國指名」的那家(華爲)也是有合作6-8倍光學變焦的潛望式鏡頭。

還是可再觀查看看。
再別的網站看到某大大貼出大立光的法說逐筆問達內容(少了幾條)給大家參考壹下

「43. 機器設備與樓地板面積都還有,但產能卻滿載,瓶頸是否在人力?人力目前還好,有配套措施去留住人才,就繼續招募。
44. 存貨相對較高,2H19會下降一些嗎?存貨是依客戶的forecast做,有時候客戶會下修,但最後還是會拉。
45. 高規格比較不會有降價壓力,規格跟畫素不一定有關,不一定高畫素就是高規格。
46. 屏下鏡頭,似乎還沒辦法量產,要看客戶,只要要求把規格開出來,我們就交給他們,公司技術是可以,要看客戶要犧牲什麼部份,還願不願意,像亮度會被吃掉,但可以換成真正的全屏幕。
47. 專利是否有時效期,一般是20年,時效快到時可以再繼續用衍生科技重新包裝。
19小時前
回應 (1) 讚 (4)
m3csl8911
m3csl8911
39. 5G手機的VEDIO鏡頭放那不知,我們只交鏡頭,不確定是前或後,全P設計,是否廣角,要看客戶。
40. 有繼續在擴,但不揭露產能增加幅度,是用何種方式增加?目前樓板面積還可以用,地還在申請要蓋。
41. 潛望式,5P+G會否多一個G替代掉一個P,也可以5P多一個G不替代掉P,主要來自對熱的在意,不是影像品質。
42. 專利會否有區域性的保護,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專利,在不同地區都要申請專利,是,都要,只要手機比較多的國家大多有專利,美國、中國大陸與印度都有。
19小時前
回應 讚 (2)
m3csl8911
m3csl8911
21. 潛望式,3顆鏡頭中有一顆是潛望,可能是G+P也可能全P,看客人需要。
22. 前鏡頭是否也有需要多P,空間比較小,對外觀比較重視,會拉比較小的SIZE,如果全部隱藏在面板下面,就不用在意大小,但Z高要壓低。
23. 貿易戰的關係,客人的下單目前還好。7P的量算是比較穩定,客人對於中階6P的需求有增加?難以回答。
24. 光圈是否有極限值,digital camera是F/1.2。
25. 匯損是一千四百萬。
26. 8月不知道是因為7月已經很滿,所以不確定8月會不會再增加?看產品組合還有怎麼拉貨,拉貨不一定是看生產的量全部拉,生產都是滿的,只是要看客戶怎麼拉。
27. 滿載的定義,是人或是機器?製程有很多道,如果從組裝的稼動來算是不可能滿的,所有的線能開多少就全部都開出來了,設計、開模、鍍膜都算,能上多少條線,已經插不進新的MODEL就算滿載。
28. 新的土地還沒動工之前,能用去瓶頸化,拉高滿載的程度,如果有些MODEL跑長一點稼動就會高,如果少量多樣就不會。
29. 有些是現地利用,可以拉高產能。
30. 5G客戶會有比較多VEDIO的功能,對亮光有比較高的要求,對畫素2M要求不高,但P數會要求很高甚至到6P,如果光圈放大,要管理的光線多,就需要越多片來管理的越好,雖然畫素低,但對我們的產值是有幫助的,要看客戶怎麼開,各家不一樣。
31. SENSOR更多更大,LENS的對焦的方式改變?對LENS的影響應該是沒差,現在還沒開始,如果SENSOR SHIFT會有問題就要拉高對LENS的要求。
32. 8P問題,7P已經是主流了,有可能滲透到中階的主流或8P開始出貨?7P要看客戶端,要求更高品質就會用,8P還在設計中,應該會,都設計中了,不確定何時會導入。
33. 2H19,7P的設計是有增加,潛望式的設計也有新的設計,未來三個月的數目是會增加。
34. 不揭露P數的出貨百分比。
35. 8P,設計中的Z高跟7P相比,是為了像素設計,8P是為了光圈放大與畫素增加,Z高會壓的差不多,高一點點不會差太多。
36. 潛望鏡,會否從5P走到6P,都看客戶的要求,如果躺下來Z高就不是問題,擠多片一點就不是難事,也不一定是光圈的問題,可能是頻率,也是多P會管理的更好,不止6P,以現在的空間是沒有問題往7P走。
37. TELEPHOTO與WIDE ANGEL,TELI不會太難,ASP不講。
38. 手錶,我們只做鏡頭,不知道他會放到什麼地方。
19小時前
回應 (1) 讚 (4)
m3csl8911
m3csl8911
12. 高階手機潛望鏡的設計,一定會有G或稜鏡?如果對溫度有在意的設計,就會用G進去可以消掉這問題,目前是全P,如果客戶要求不排斥加G,不會有困擾。加一片G的話,是自己做也可以跟外面拿。稜鏡,我們不做這塊。
13. 溫度,3D現在都是全P,會有G+P是在車用這種很成熟的技術,投射燈的話看客戶,是可以克服,發射與接受端都可以用到全P。
14. 2Q19的折舊約9億,產能與土地都要開發,土地還在審,不知何時可以動工。
15. 稜鏡這方面公司不介入,1G+3P?現在不是3P,1G也不是稜鏡,稜鏡是躺著,折射用。
16. 產能,新的土地還不知道何時開始動工,但現在的產能跟去年比是有增加一點。
17. G+P對溫度有考慮,在手機中考慮的原因?G是為了要抵消溫度效應,是蠻傳統的技術,不知道對客戶來講會影響的熱效應是傳熱還是散熱。
18. 7P+8P是否有客戶在設計,7P出貨蠻久,8P還在設計階段。
19. G的需求,有溫度效應的就會提出,有些人沒這些問題就不會提出。
20. 5G因為VR的需求會需要多P或大光圈,光圈大不會影響cycle time,是看片數,5G的手機會比今年的主流往上加?看客戶,如果要出現那效果,光圈是需要變大的。
19小時前
回應 讚 (4)」
廖小屁 wrote:
再別的網站看到某大...(恕刪)


其中的第46條我覺得很有問題⋯

屏下鏡頭似乎還作不出來,除了最重要的厚度之外,特別是進光量不足的問題,鏡頭效果達不到客戶要求。

說要看客戶能犧牲些什,就作得出來⋯⋯這就有點好笑了。
但是厚度和進光量,剛好是玻璃鏡頭的強項。

廖小屁 wrote:
很好。 有何高見...(恕刪)


哈哈, 話好好說~ 大家是來提出建言, 平心靜氣的.
我其實只有一個重點, 就是報導中的某些論述, 不知道是記者真的沒念好書還是潦草的為了出稿而事先不加以好好求證, 內容其中有多少有謬誤或是偏頗, 足以讓觀看報導的人吸收了不正確的資訊而做出了錯誤的解讀, 進而影響了出手投資操作的判斷?

譬如:
不排除手機廠為增進屏下鏡頭效能,會提高採用G+P(玻璃+塑膠)鏡頭的機率,因為玻璃相對塑膠鏡頭,有較高透光率、折射率與較薄的厚度,且玻璃鏡片較容易再加工達到鏡頭微小化,因此屏下鏡頭采G+P會比全P鏡頭更具優勢。

這一點稍有製造加工知識的人就可以打臉記者打得啪啪響, 我也不是專業人士, 但類似這樣的欺騙誤導大眾的報導或廣告身邊周遭俯拾即是. 今天早上開車聽到廣播中的廣告, 是一則浴室淋浴門的產品廣告, 我注意開車所以沒聽很仔細, 但是其中有一段詞是告誡消費者說他牌的玻璃淋浴門容易因為冷熱溫差產生"爆裂"...天啊, 一般玻璃製造的溫度多少? 你洗熱水澡的溫度是高到像岩漿那樣高, 而低是低到像液態氮那麼低溫嗎?? 聽到這則廣告時, 只差沒把我嘴裡的早餐牛奶爆漿噴出~~ (甚且,該產品都應為強化玻璃)

言歸正傳, 回到此樓主題, 恕我忠言逆耳, (個人認為)不要再對G在手機中的應用存有太多期待, 好, 就算有點應用, 也不要對這公司能吃下大部分訂單存有太多幻想.
可是瑞凡,華為的潛望鏡頭裏已經有g了(稜鏡)
那相機在夏天帶出去不就鏡頭爆光光
  • 8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