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

鴻海9月營收成績不錯-但股價還是不賞臉

supra0529 wrote:
懇請各位前輩,那麼現...(恕刪)


基本上..除非大盤崩跌到7800以下
否則..想要看到鴻海在除權前80以下..難度可能非常高

但若想看到他超過95..難度可能會更高.哈~


我的看法是
除權前..鴻海就是85~95這區間做整理.底部會越墊越高..越接近除權..股價會越接近95附近
但今年除權後..仍有機會能在年底重新挑戰9字頭

單看股價(或只做短線)其實是感受不到鴻海的漲幅的
鴻海的魅力始終來自於他年年配股大於1元的複利報酬

這樣說好了
假設你三年前80元買進鴻海並持股至今,
以今天收盤88.6元來看,只漲了10.75% 平均一年還不到3.6%
比大盤差多了..真是大牛股,超級爛股票

但若加上這三年的配股配息..其實這三年的真正報酬率是52.98%
(((88.6x1.1+1.5)x1.1+1.5)x1.1+1)/80=1.5298
這才是鴻海真正的魅力!!神奇的複利效果!!
比什麼定存股的報酬率高太多了

鴻海真正的魅力來自於他每年的稅後盈餘增長的幅度
這五年稅後淨利分別為
757億 772億 816億 948億 1073億
這就是鴻海的魅力來源
買股票首重的就是『盈餘成長』
而今年第一季度稅後盈餘又增長了31億

何況全世界普遍看好iPhone6會大賣
尤其還加上中國移動今年將首次加入iPhone與iPad的首賣
基本上就已經保證了鴻海下半年盈餘的成長動能來源
若加上小米(包含平板與紅米)訂單的增長以及多搶到黑莓的訂單
我認為今年全年淨利要增加127億(來到1200億)並不是什麼太大的難事
(扣除第一季增加的31億,其實也只剩96億的quota)
這就是我認為鴻海目前本益比不到10倍的依據

ps.以上建議是給長期投資人看的
只做短線就完全不建議買鴻海這種大牛股了



小小胖胖胖 wrote:
基本上..除非大盤崩...(恕刪)


噓~ 低調啊,你怎麼把秘密說出來了...
補一張今天外資對鴻海最新的更新財報預測
(由於首季EPS高於預期,多半外資也都往上調財測目標)




當中最高預測是瑞信今年的EPS9.07元
(上述EPS數字都是以目前股本1312.87億去計算)

而小弟的預測則是今年淨賺1200億
也就是以目前股本來看是eps9.14元
(其實這數據沒太大意義..反正除權後還得重新計算一次,只是計算目前本益比的參考值)

大概比多數外資預測稍高一些
但差異並不算太大
(9.07元其實也就是預測全年賺1190億的意思)




其實我在去年11月1號在本棟樓第18頁175樓也曾做過去年盈餘的預測
因為當時還沒公布去年第三季財報
而我當時也是比所有外資預測的還明顯高出一截
(因此當時還被某網友嘲笑無知..)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3588037&p=18

當時預測鴻海去年EPS8.13元,全年稅後淨利1067億
後來實際公布的是EPS8.16元 .全年稅後淨利1073億


當中雖然細節沒很準
但我強烈懷疑去年第三季稅後之所以能突然衝高爆表..
係因鴻海為了拯救當時股價已瀕臨破底的危機(當時鴻海大約只剩74元,面臨貼權保衛戰)
有偷把第四季的部分淨利先偷偷先灌入第三季之嫌
(因為鴻海去年第三季營利率實在高的不符比例原則..尤其是在業績並沒有太大成長之下)
所以今年第三季的稅後盈餘我先大膽預測...頂多只會跟去年同期保持同樣水準並多出一些些..
但幾乎可以肯定今年第三季是四季中比去年同期間成長最小的一季


最後..再寫一次
以上分析只是自己為鴻海分析的,有點粗糙的財測報告
供日後自行檢視預測準確度所用
各位看倌當做笑話來看就可以了

樓上的小胖

分析的真的是超專業的

多分析一些吧
想問一下鴻海的配息部份~~

鴻海說,要配現金1.8,股票股利1.2
是意味著,如果我有一張,那我就可以領1800元+120股?

有沒有算錯阿??120股,,以現在行情88塊..88*120,破萬元耶?
真有那麼多?

小小胖胖胖 wrote:
補一張今天外資對鴻海...(恕刪)


大大的分析報告的確是『笑話』,
我看的打從心裡笑出來了。

我是長期投資的(或是被迫長期投資的),
那就繼續放著。
低調憲 wrote:
有沒有算錯阿??120股,,以現在行情88塊..88*120,破萬元耶?...(恕刪)


有,但會不會填息?不知道

jon8395 wrote:
有,但會不會填息?不...(恕刪)


機率極高!這幾年的情形可以參考參考...

小小胖胖胖 wrote:
基本上..除非大盤崩...(恕刪)


謝謝小胖大,
其實從去年到今年,
我持有的均價來到75元.

因為是看到學運的動亂,
所以把鴻海出清,
想說避避風頭...
但看起來,影響不大,
所以才又想再度進場,
只是很猶豫現在進場的點~~~到底該在何種價位進比較好?

基本上,就像您說的,
他的股利真的很誘人,隨便算算,都比同樣的錢放在銀行要多了好幾倍~~

所以,看來我應該只能在88左右再度進場了~~
supra0529 wrote:
謝謝小胖大,其實從去...(恕刪)


其實鴻海還是有他的缺點存在

1.他每年配股高..意味著他每年除權都會有籌碼鬆動的問題重複存在著 這是鴻海的宿命
像今年配1.2元...就表示有15.7億股的增資股會出籠
也就是將面臨著157萬張股票的可能性賣壓 這實在是一個很恐怖的誇張數字
當然..最起碼有半數以上的長期股東是絕不會出售的
但像某些外資確實習慣在除權前後先進行放空鎖利..反正將來用免費的增資股來回補就ok)

2.他既不肯發佈財測..連每次公佈財報都習慣拖到法定最後一天
所以外資對他的財務資訊掌握總是顯得相對落後與不確定
因此鴻海長期以來並不被外資所青睞(此指的是總持股,外資持股長期總是低於5成以下)

3.它的現金股利始終偏低..完全不受國內定存族所喜愛
在絕大多數人的定存族眼裡..鴻海就只是一家"現金殖利率2%"的爛公司
而這幾年的台股本益比偏高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被定存族所撐起來的


上面三個原因..才是導致鴻海長期本益比跨不過12倍的主因
其實跟他從事代工業 相對偏低的毛利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畢竟他的最低毛利率營利率其實已經在兩年前落底

看看他的同業的廣達..毛利率第一季才4%(鴻海有6%) 營利率更只有鴻海的一半
廣達第一季也只賺了1.21元(其中還有超過四分之一是靠匯兌收益灌出來的)鴻海1.49元
但廣達竟然在3月27號股價曾不小心超越鴻海..本益比一度來到18倍(以去年獲利計算)
而鴻海今年最高本益比卻未曾超過11倍(同樣以去年獲利去計算)

鴻海明明是同業第一名..不論營收盈餘 甚至毛利營利率..都明顯跟同業不在一個檔次
理論上也該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但因為上述種種原因導致鴻海本益比長期間都比同業還低許多 股價受盡委屈
這始終是鴻海長期股東心中的痛!!

或許哪天那些定存族變聰明
懂得鴻海的好處了..鴻海的本益比才有慢慢被修正上來的一天
(就像樓上有人問股票股利的問題..每年總還是有很多人難以相信鴻海的真正報酬率竟然會這麼高)

最後..由於我長期持有鴻海的成本偏低..
我最後一次加碼鴻海 是在去年除權前的7字頭
(等於說那也是我目前手中持有鴻海裡的最高一次價位)

所以實在不好意思在此提供鴻海的買進時機
請 見諒
  • 1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