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半年結束了,因為這幾天的狂跌,我今年上半年的獲利也由原本的三百多萬變成200多萬。
不過好處是,目前的持股只佔玩咖活動資產的13趴,也就是還有8成5以上的資金在伺機而動,在這瘋狂修正時,可說是擁有很好的主動權。剩下的問題是,何時買,買什麼,怎麼買的問題了。
何時買: 一直以來媒體大多是多頭時過度看多,空頭時又過度看空,現在也一樣。我倒是覺得14000點已經有許多的股票是在不錯的價格,可以開始淺嚐。不過如果要真的大手大腳的進出,還是要等一下,我的觀察指標是金融股何時大跌,我就會開始大筆進出。
買什麼: 跌成這樣,最便宜又大碗的應該還是又回到電子股,不過這個時候應該可以更嚴格的去篩選優質的電子股,何為優質?毛利高一點的,技術好一點的,不用看單一客戶的臉色的吧!
另外在這個風險比較大的時刻,選股還是會參考一下所謂的小中取大法。不知道這是什麼的可以去Google一下。
怎麼買?在上面大手大腳的買點還沒出現之前,短線的快速操作是不可避免的。
以上
最近用一樣的方法算了另外兩個關係.. 好像(已) 快開獎了.
1. 南亞股價 VS PVC 期貨價.
y(股價)=0.006656 X (PVC價) +22.57
以昨天PVC價=6800 算.
股價應是 67.8 元. ==> 已反映拉..
PVC大跌是在一周前.當時會算的人就可以避過下跌..

2. 南亞季 EPS VS PVC 期貨價.
y(季EPS)=0.0004159 X(季均PVC價)-1.42
第二季 季均PVC價= 8278
所以估算 第二季 南亞 EPS 還有 2 元. 準不準等過幾天開獎..
假設第三四季PVC價還能維持7000元.那三四季EPS應為1.5元..
整年EPS估7元.
玩咖
生活玩咖 wrote:
玩咖隨筆: 沒關係就找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
這兩句話是在講人際關系,不過用在投資上也成立。玩咖喜歡投資除了金錢原因之外,還有就是它結合了數學,從殖利率到本益比都是數學,當然這都是很簡單的數學。在我的投資系統裏,為了確保每年的絕對獲利,數學是這個系統的基本架構。
一兩週前出手買富邦金的理由之一
這是一個系列,玩咖有好一陣子的隨筆都是這個話題,前天把它們整理起來,足足有10張的A4紙,而成為有系統的內容。
以下節錄其中一小段分享在這裡,
空頭持久戰的戰略目標:在未來和未知的空頭中,有效的運用資源和方法,讓自己取得相對的優勢,以達到,
1. 下跌的過程中,確保資產有生戰力的安全。
2. 當達到所謂的決戰點時,能夠調動最大的資源以獲得最大的收益。
空頭持久戰的三個階段:
1 空方戰略進攻,我(多)方戰略防守時期。 敵強,避其鋒。空方強勢下行,這是最重要的是紀律二字,紀律在資金控管和選股控管上。
2. 空方戰略保守,多方醞釀,反攻時期。
多空雙方勢力相當,操作方式著重在陣地戰和游擊戰的兩手資金戰略。陣地戰重點在固守,以防止錯失隨時的反彈,游擊戰的重點在靈活,以賺取短價差。
固守和靈活為此階段重點。
3. 我方戰略反攻,空方退卻的決戰點。
集中資原,發揮最大效益的點...
目前玩咖認為差不多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已經開始部局第二階段的陣地戰和游擊戰,持股金額也已經快到2000, 代價就是當下買的會有一些的帳面損失。
玩咖今年的獲利由原本的三百多萬,剩下獲利175萬。不過度過大盤跌了4000多點,還能獲利算是可以了。
接下來,玩咖會慢慢由戰略防守改成戰略進攻了。等到第三階段開始會再由陣地和游擊戰改成全面的正規會戰。令人期待。
玩咖
生活玩咖 wrote:
空頭持久戰的戰略目標:在未來和未知的空頭中,有效的運用資源和方法,讓自己取得相對的優勢,以達到,
1. 下跌的過程中,確保資產有生戰力的安全。
2. 當達到所謂的決戰點時,能夠調動最大的資源以獲得最大的收益。
到7月初的空頭,我大致上看成兩個階段:
1. 對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的預期
2. 6月起是對經濟衰退的預期(主跌這個預期,貨幣政策的緊縮變成輔助)
股市若有第三個空頭階段,我想應該就是真的發生衰退,上市櫃目前至6月的營收數據我是覺得還好,但PMI細項較為領先的訂單和信心等都不佳,存貨等則是上升,目前美國的消費有些轉差的跡象,未來是有供過於求的疑慮。通膨對企業來說是成本上升,利率上升也是,這些如果可以順利轉嫁給買方,獲利還是可能增長,目前這個難度變高了。
----
今年我還有一點獲利,再跌一段應該就要陷入虧損了。
2022年是通膨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上個月的CPI 9.1 %,但是PPI卻是更高的11點多。
在通膨年下很普通的常識是消費緊縮,所以量變是縮小,但是價變應該是向上提升,可是不排除有些慘業是無法漲價的。而就算能夠漲價,產品的價格上調也無法十足反應成本的上升,所以形成了PPI比CPI高的情形...
所以也就形成了訂單量縮,且毛利下降的雙重打擊。但並不是每個產業都會有一樣的影響程度,所以玩咖試圖以金融傳產電子三個產業下面再個細分兩個產業,一共6個子產業,來看通膨環境下的個別影響程度。
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分析判斷,只代表我的看法,所以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完全是沒問題的,我也沒興趣想要說服你。
依照這個分析,玩咖的正規軍已經出手了將近一半,單壓一支。今年YTD的獲利又回到了300多。
如果這一支的獲利超過10趴我再來公佈持股,如果沒有,那也沒有公佈的價值和必要了。

Cavendish Lab wrote:
這次是反彈?還是回升(恕刪)
你的問題不好回答。不過我用幾個概念來回答你吧。
1. 不必渴求完美:做股票能夠大部分的資金買在低點區間就很漂亮了,而不是追求100%的資金買在最低點。這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是這種心態,就算真正的點到了你可能還是不會出手...
2. 不要再沒有預測性的地方去做預測:玩咖認為半年或一年之後的股市比現在的高低,可能有預測性。但是股市已經跌到14000,1個月之後的高低是沒有預測性的。難道為了要等低點一整年不碰股票嗎?
3.戰術性持股還是戰略性持股?:手段不同,目的不同,持有長短也不一樣。玩咖在14000的買進比較像是戰略形持股。換個角度講,一堆人在18000的時候存股喊的震天價響,現在全都銷聲匿跡了,而玩咖此時開始買一些非主流的存股標的。重點是用七折價買到,配息配個兩年,我的成本也是相當於8000點的位置了。
4. 風險永遠是陪伴利潤的。不要風險就是不要利潤,我能作的就是降低風險而已,五趴的風險追求20趴的利潤,我一值是如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