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周的股權分怖後,應該就會知道4/11也就是星期三發生了什麼事~
星期二時,宏碁收盤價為22.55元,星期三外資群來個假演,這周總共成功吸引了50~200張的小實戶,共55人,買了4671張,算是短期演的最漂亮的一次,這一周1~200張的小散戶,小實戶都是增加,共增加649人,股票增加14456張,1000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倒了12197張,600~800張的倒了2220張,人數少了6個人,意思就是6個人的股票被649個人拿走了。

到4/3日前,超級大戶怎麼演都騙不到中實戶及大戶進場買,所以超級大戶的股票倒的很慢,這周騙到小實戶進來,使得超級大戶的股票一口氣出了12197張這種水準,超級大戶在22.55~23都願意這樣倒了,我當初說25~27時,那些超級大戶演戲要騙人來買進而幫他們負擔風險,現在應該看得出來了吧,我問我自已,28~33.75我敢去看宏碁第一季財報?我發覺這根本就是瘋子的行為,我再問我自已25~28我敢看第一季財報嗎?我認為這價格和我對宏碁轉型的進度似乎不同,這價格區間對財報的要求還是太嚴格,所以25~33.75元,我自已都不敢買了,我怎麼可能在文章中表現我很樂觀。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開了一月營收,二月營收,三月營收,新台幣持續強勢,川普持續嘴砲,各電子權值股股價持續修正,我持續問我自已,目前的價格進去我需要負擔多大的風險,我會有多大的報酬,我得到的答案如下,我認為25元合理,那代表25元已經把持續轉型的利多表現光了,在這價格買進,風險似乎大於報酬,所以各位還是看不到我樂觀,22.55買進,風險和報酬大概是五比五,好像也沒有什麼值得好和大家說嘴的,要風險及報酬各半的投資標地,那還不簡單,打開台灣五十成份股,及中型100成份股,拿個飛鏢直接丟過去,射中的你就買,大概風險及報酬就是各半,22.55買到,股價漲到25或跌到20的機率我覺得是差不多的,看到1~10張的籌碼分怖,國際局勢,川普嘴砲,新台幣的強勢,我甚至覺得22.5到20的機率大於22.55到25,這樣的情況下,想買或想賣的人,拿自已的錢用風險去換報酬,看願意冒風險的程度罷了,這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對我來說,最好是看到有翻倍的機會,或是至少有50%以上的報酬,而且僅需要持有兩三年時間的風險就能換很大的報酬,這時我才會比較偏樂觀,大家要想一件很簡單的事,那些中實戶或大戶,拿著1000萬,2000萬,5000萬,1億,你和他們說風險和報酬各半,這種標的他們會有興趣嗎?如果我是他們,我應該不會有興趣吧,這也是為什麼從1/19到今天,都是1~10張的小散戶在增加,中實戶及大戶都表現的興趣缺缺,小散戶哪管你什麼風險,他們就是想賺差價,30買,32賣,31買33賣,28買30賣 25買27賣,如果套牢了就是一直攤平或是長抱,反正輸光了,也是1~10張的水準,存個一年就可以東山再起,但是中實戶及大戶,持股600張,800張,1000張,3000張,5000張,失敗了一次,我想股市人生就再見了,我的思維就是中實戶的思維,沒有很有把握時,我的文章一定就是偏保守。

在一月底,二月時,我看出來新台幣這麼強勢,我就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養套殺三曲,為什麼我會判斷25~27是套階段?而不是殺的階段?道理很簡單,因為新台幣強勢,各大電子廠都會有匯損的疑慮,我說的是疑慮,只要第一季財報不開出來前,這都是一個隱憂,股市最怕不確定性,所以拿這個不確性來做一個殺的動作,不是很完美嗎?所以我個人推測殺的動作會在第一季財報出來前,愈靠近開財報時來殺,重點第一季,第二季也是傳統淡季,當初一堆小散戶在28~33.75買進,狂熱的買進,到了5月15,也大概三、四個月了,首篇中我說的人性弱點注意力異常,一般人無法持續放專注注意在同一件事上,三、四個月足夠讓這些小散戶從充滿希望到絕望,從滿滿的持續關注到漠不關心,那時的股價才會是平常心且合理的股價。
2、attention anomalies(注意力異常)
人類無法持續保持注意力,人們常常因為注意力不集中
而發生錯誤,當你在觀察某一件事時,而在其它事上投入
精力不足。
投資沒有聖杯,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套到所有的股票中,因為你的對手是人而不是系統程式,不是0或1,股市中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就不會有所謂不敗的聖杯,唯有耐心的等待,觀察,研究,看透這一檔裡面所有人的行為,弱點,想法,利用自我的資金配置及風險管控讓自已的弱點比別人少,提高在這一檔的操作勝率,當你弱點愈少,而知道別人愈多的心理,行為,弱點時,你愈不敗。當你到下一檔股票時,同一個觀察,研究的方法可以套用,但觀察,研究出對手的弱點,心理,行為也許是不同的,如果有人告訴你用某一個指標或方法是有多高的勝率時,我建議你,直接在他臉上貼上"弱"的標籤,也不用去看他的文章,也許他比你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