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一周一次的集保股權分怖出爈了~~

看完這周的股權分怖後,應該就會知道4/11也就是星期三發生了什麼事~

星期二時,宏碁收盤價為22.55元,星期三外資群來個假演,這周總共成功吸引了50~200張的小實戶,共55人,買了4671張,算是短期演的最漂亮的一次,這一周1~200張的小散戶,小實戶都是增加,共增加649人,股票增加14456張,1000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倒了12197張,600~800張的倒了2220張,人數少了6個人,意思就是6個人的股票被649個人拿走了。






到4/3日前,超級大戶怎麼演都騙不到中實戶及大戶進場買,所以超級大戶的股票倒的很慢,這周騙到小實戶進來,使得超級大戶的股票一口氣出了12197張這種水準,超級大戶在22.55~23都願意這樣倒了,我當初說25~27時,那些超級大戶演戲要騙人來買進而幫他們負擔風險,現在應該看得出來了吧,我問我自已,28~33.75我敢去看宏碁第一季財報?我發覺這根本就是瘋子的行為,我再問我自已25~28我敢看第一季財報嗎?我認為這價格和我對宏碁轉型的進度似乎不同,這價格區間對財報的要求還是太嚴格,所以25~33.75元,我自已都不敢買了,我怎麼可能在文章中表現我很樂觀。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開了一月營收,二月營收,三月營收,新台幣持續強勢,川普持續嘴砲,各電子權值股股價持續修正,我持續問我自已,目前的價格進去我需要負擔多大的風險,我會有多大的報酬,我得到的答案如下,我認為25元合理,那代表25元已經把持續轉型的利多表現光了,在這價格買進,風險似乎大於報酬,所以各位還是看不到我樂觀,22.55買進,風險和報酬大概是五比五,好像也沒有什麼值得好和大家說嘴的,要風險及報酬各半的投資標地,那還不簡單,打開台灣五十成份股,及中型100成份股,拿個飛鏢直接丟過去,射中的你就買,大概風險及報酬就是各半,22.55買到,股價漲到25或跌到20的機率我覺得是差不多的,看到1~10張的籌碼分怖,國際局勢,川普嘴砲,新台幣的強勢,我甚至覺得22.5到20的機率大於22.55到25,這樣的情況下,想買或想賣的人,拿自已的錢用風險去換報酬,看願意冒風險的程度罷了,這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對我來說,最好是看到有翻倍的機會,或是至少有50%以上的報酬,而且僅需要持有兩三年時間的風險就能換很大的報酬,這時我才會比較偏樂觀,大家要想一件很簡單的事,那些中實戶或大戶,拿著1000萬,2000萬,5000萬,1億,你和他們說風險和報酬各半,這種標的他們會有興趣嗎?如果我是他們,我應該不會有興趣吧,這也是為什麼從1/19到今天,都是1~10張的小散戶在增加,中實戶及大戶都表現的興趣缺缺,小散戶哪管你什麼風險,他們就是想賺差價,30買,32賣,31買33賣,28買30賣 25買27賣,如果套牢了就是一直攤平或是長抱,反正輸光了,也是1~10張的水準,存個一年就可以東山再起,但是中實戶及大戶,持股600張,800張,1000張,3000張,5000張,失敗了一次,我想股市人生就再見了,我的思維就是中實戶的思維,沒有很有把握時,我的文章一定就是偏保守。





在一月底,二月時,我看出來新台幣這麼強勢,我就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養套殺三曲,為什麼我會判斷25~27是套階段?而不是殺的階段?道理很簡單,因為新台幣強勢,各大電子廠都會有匯損的疑慮,我說的是疑慮,只要第一季財報不開出來前,這都是一個隱憂,股市最怕不確定性,所以拿這個不確性來做一個殺的動作,不是很完美嗎?所以我個人推測殺的動作會在第一季財報出來前,愈靠近開財報時來殺,重點第一季,第二季也是傳統淡季,當初一堆小散戶在28~33.75買進,狂熱的買進,到了5月15,也大概三、四個月了,首篇中我說的人性弱點注意力異常,一般人無法持續放專注注意在同一件事上,三、四個月足夠讓這些小散戶從充滿希望到絕望,從滿滿的持續關注到漠不關心,那時的股價才會是平常心且合理的股價。


2、attention anomalies(注意力異常)
人類無法持續保持注意力,人們常常因為注意力不集中
而發生錯誤,當你在觀察某一件事時,而在其它事上投入
精力不足。



投資沒有聖杯,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套到所有的股票中,因為你的對手是人而不是系統程式,不是0或1,股市中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就不會有所謂不敗的聖杯,唯有耐心的等待,觀察,研究,看透這一檔裡面所有人的行為,弱點,想法,利用自我的資金配置及風險管控讓自已的弱點比別人少,提高在這一檔的操作勝率,當你弱點愈少,而知道別人愈多的心理,行為,弱點時,你愈不敗。當你到下一檔股票時,同一個觀察,研究的方法可以套用,但觀察,研究出對手的弱點,心理,行為也許是不同的,如果有人告訴你用某一個指標或方法是有多高的勝率時,我建議你,直接在他臉上貼上"弱"的標籤,也不用去看他的文章,也許他比你更弱。
不好意思,因網頁改版,程式失效,有下載過小程式的,請重新下載
328樓(舊版)、358樓(access)

不想重下的,請直接修改這2行,把本來的6、7,改成 7 、 8,如下
Stockname = Split(HTMLsourcecode.all.tags("table")(7).Rows(0).innertext, "資料日期")(0)
Set Table = HTMLsourcecode.all.tags("table")(8).Rows

snare wrote:
不好意思,因網頁改...(恕刪)


感謝您!超好用,以後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整理了!
snare wrote:
不好意思,因網頁改版...(恕刪)

找不到連結了,請問能重新貼連結嗎?謝謝

Acer_kewei wrote:
國際局勢,川普嘴砲,新台幣的強勢,我甚至覺得22.5到20的機率大於22.55到25,...


短線退潮或許還沒看到(落後指標)退到底, 不過中長線的機會又來了. 依季節慣例, 接下來輪到台幣緩貶週期, 22.5到20元股價反而市場風險順勢壓縮, 虧錢也虧不大. 我就去準備一點資金, 這1.5個月守株待兔少量分批接一些. 希望下半年有機會回升直至27元~30元. 去年佈的長線已過了十個月, 兩年內要達標40~60元還是很有機會, 就看宏碁的轉型時程如何了. 短線一點的朋友可以看看佳世達, 佳世達的大轉型比宏碁早三年, 佳世達確定已復活, 目前擴張的腳步邁很大. 佳世達與宏碁這兩家摸索轉型的內容差蠻大的.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比對參考, 我多留意跌一跤後尋求轉型的優質正派企業的新聞, 不包括宏達電.

避險效應 亞幣恐現拋售潮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6/3087321
佳世達轉型 拚2022年智慧營收過半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187776

hosw wrote:
找不到連結了,請問...(恕刪)


文書處理區的樓層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11&t=4737630&p=1
i2s wrote:
短線退潮或許還...(恕刪)

請問2年內宏碁股價40-60元有何依據嗎?還是單純臆測。你該不會是PPT股版的玉山男孩。

Bob Dylan wrote:
請問2年內宏碁股價40-60元有何依據嗎?還是單純臆測。你該不會是PPT股版的玉山男孩。


去年此時,我也覺得 Acer 股價不可能從 14.X 噴到 33.X,但經歷過一堆人瘋狂追價,

鼓吹「今日高點將是明日低點」的行情,就別再預設「價格」立場了!

大家應該緊盯宏碁的價值是否能與日俱增才是。
Bob Dylan wrote:
2年內宏碁股價40-60元...(恕刪)

這句話是去年股價13~15元時我對宏碁的期待, 您一點也不需要相信或不相信.
至於根據, 我對宏碁股價的公式很好笑, 就過去基於15年外資對宏碁持股比的百分比乘以100, 大概就是宏碁股價的參考基準. 偏離值正負越大一定有其原因, 這點和長線樓主看外資動態是類似的. 我是阿貝級的pico戶, 掛買賣單多是盤後電話交易, 一個月發言一次, 不是什麼男孩女孩.

再拉到轉機股的佳士達經驗, 我大概是6年前看到醫院月曆的BenQ的 "筆電" 廣告, 仔細一看原來是可攜式醫療超音波, 因此開始對佳士達的轉型有興趣. 後來就每個月進場少量撿, 不過越買越跌, 和樓主10元附近買宏碁的經驗差不多. 買了半年以上買到最低一筆的佳世達相信是所有01網友中相對最低, 現在都壓在倉底. 那麼BenQ的醫療超音波現在怎麼樣? 請看下面連結資訊. 至於宏碁未來會怎樣? 有待持續努力, 企業大轉型不會是一兩年的事, 就這樣.

Global Portable Ultrasound Devices Market Performance,Market Share,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2 (March 6, 2018)

再補充一下: 大概在2015年九月時, 謝金河在發表紅色供應鏈重創台灣產業的新聞後, 宏碁股價跌到10元以下, 當時外資總持股約14%.
Bob Dylan wrote:

請問2年內宏碁股價...(恕刪)





我說宏碁今年股價會回到10元以下


永遠再也不會超過12元了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