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Blue sky 1111 wrote:
很感謝p大的用心回...(恕刪)


為了不繼續歪樓,我私訊回給Blue大, 不想看瘋狂數學式的樓友,可以免於象頭神的折磨了。

PS: 如果其他人也有興趣,乾脆就去閒聊區開樓算了。
pineman wrote:
不會吧?! 這個方...(恕刪)


呵呵 , 即便用膝蓋來思考(這是比喻) 所有正整數的和加總答案當然是 無窮大 , 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 不要因此就懷疑人生了

會突然變成 -1/12 的原因是因為 「解析延拓」 所導致 , 也就是函數「超出原來定義的範圍」

舉個不洽當的例子 , 所謂好男人的定義是 「誠實」 , 但是 他的限定是在「某一個範圍內」, 例如超出了某一個範圍這樣就變成了白目

難道這樣的作為就不誠實了嗎? ( 就不在函數上? ) 答案當然是否 , 但是這樣的答案是正確的嗎? 答案也是否的喔 , 因為這答案沒有在定義範圍內 , 所以這答案是有問題的

黎曼猜想印象中對於攻克質數分佈有重大的意義 , 是目前數學界懸而未解的最重要猜想 <= 解決這問題能得到 100萬美金喔

XD

Blue sky 1111 wrote:
很感謝p大的用心回...(恕刪)


要理解這個問題要先了解 「無限」 的概念 , 可以先看看 「希爾伯特旅館」問題

無限是一個神奇的領域

公路車ing wrote:
要理解這個問題要先了解 「無限」 的概念 , 可以先看看 「希爾伯特旅館」問題
無限是一個神奇的領域...(恕刪)

謝謝公路車大的推薦,今天下午用腦過度,有點偏頭痛的症狀,感覺要一陣子不碰數學才能恢復了。
看大家討論的很熱絡,真是才高八斗,博學多聞,才華洋溢...哎呀!我才疏學淺已經找不到形容詞來形容各位的才華了,只能說各位都很優秀,高手中的高手,令在下佩服不已~~瞬間頓悟,總結。。。"以後降低成本給大家看,投報率我自己看就好了"。
shih3246 wrote:
看大家討論的很熱絡,...(恕刪)

阿花教主,別忘了我們有個十年之約喔
零成本或是用股息來折抵成本應該是從某本存股書的某個作者開始的,應該也不可考了,不過算是很成功的行銷話術了。

話術一詞,不能說是負面的,而是正面的,就像成功的口號一樣,都要能朗朗上口且一聽即明,譬如房地產界的成功話術有:自住沒差,而汽車界的成功話術有:車子是拿來開的,不是拿來撞的...等等。

存股是件好事,但是要吸引不存股的人踏入存股行列則需要"行銷",一個好的行銷slogan會是事半功倍,而"零成本"存股,就是個很好的slogan,讓門外者一聽即明。不用本錢的東西,總是很打動人的,也類似是一種制約,就像等公車一樣,千等萬等還不來,要放棄又會覺得前面白等了,於是再等下去的動機就會提高了,當你覺得成本已經降低超過5成了,繼續持有的動機就會增加。

存股是為了什麼?
我覺得是為了 安心 自在 的過日子,假如計算正確的報酬率能讓你更安心更自在,那就去算,假如不能的話,那就別。

樓主PO的那些東東,瞭解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什麼,然後就是摸摸頭說好棒,然後就好了。
看完最近關於報酬率的討論
就會想起下面這段話:

事實上, 正確地理解人們, 畢竟不是活著的真正意義。
錯誤地理解人們才是,
一而再, 再而三地誤解,
然後再重新思考量之後又再次誤解, 才能知道自己活著。


用心於交易的人...

用心於不交易的人...


永遠都不可能了解彼此的想法

但其實都能賺錢

也都很認真地活著XD
e大也來加入戰局, 這次報酬率的風波是我在花農樓引發的,然後在這樓繼續燃燒,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再講清楚一點。

ejan1969 wrote:
零成本或是用股息來折抵成本應該是從某本存股書的某個作者開始的,應該也不可考了,不過算是很成功的行銷話術了。

我一直在文章中強調,「扣股息降成本」這件事和「用降成本來算報酬率」是兩回事。前面那個扣股息降成本甚有實際用途,讓自己知道投入的資金回收了多少,還剩下多少待回收。

主要的問題在於後者(用降成本來算報酬率)是錯誤的。我這兩天的文章都是在講後者。

以前在花農樓早期,我寫過關於前者的迷思,這裏就不多提了。畢竟連指出是錯誤計算的後者都有人無法理解或者無法接受,更不用提還不到能稱得上錯誤的前者。


存股是件好事,但是要吸引不存股的人踏入存股行列則需要"行銷",一個好的行銷slogan會是事半功倍,而"零成本"存股,就是個很好的

我也同意是好事。我個人認為「存股」只是以前「長期投資」一詞的演變,然後各家部落客各自加入一些自己特有的觀點。事實上,我自己也是長期投資。我在友站稱之為長崎頭汁,因為我經常看苗頭不對就先落跑了,抱了一兩年本益高了或價差很大也會調節,所以不是真的必然買進後就抱長期,所以我戲稱為長崎頭汁。


存股是為了什麼?
我覺得是為了 安心 自在 的過日子,假如計算正確的報酬率能讓你更安心更自在,那就去算,假如不能的話,那就別。...(恕刪)

安心是好的,找讓自己安心的正確支持理由也是好的。我甚至能理解為了安心不願意去瞭解較費神的理論或事實。但是我堅持的主張是:不能為了安心而以錯誤的資訊來做為支持安心的理由。

就像多位大大分享一些疾病衛教知識。吸收資訊找原因並且就醫尋求改善是好的,我也能理解知道自己有疾病但不想或懶得積極花時間金錢去就醫(畢竟很多人迫於現實就是沒錢沒閒,但這種人可能會試著改變一些不花錢不花時間就能改變的壞毛病),但是用錯誤事實安慰自己(說服自己完全健康沒毛病,一切習慣都不用改變)就是個問題了。

雖然改用正確的報酬率計算方式仍然是賺錢的,但目前賺錢這事實,並不能用來支持用錯誤的報酬率計算方式是對的。

每個人私下要怎麼計算報酬率當然絕對是個人自由,我既無從干涉也不可能干涉。但是我認為在公開論壇討論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這件事是很好的,甚至比存股是好的還要更好。像我昨天和另一位p大針對報酬指數與2412的IRR有過討論,最後他似乎也同意我們兩個講的是不同的東西,他提供的兩個數字各別來說是正確的,但我的看法(他提供的兩個數字立足點不同,不應直接相比)也是有依據,這就是真理越辯越明的價值。

e大是此樓少數看過我在花農樓早期隻身筆戰一大群人的的網友,應該是瞭解我為什麼不厭其煩又惹人嫌的一直提出我的觀點。這裏只是把講過的再整理得更清楚一點。

pineman wrote:
e大也來加入戰局,...(恕刪)
p大真的是太認真了,我想表達的只有一個,就是此樓差不多算是生活閒聊樓了,輕鬆點,別太較真了...

樓主花大算是01上面萬綠叢中的幾點紅,你開罪了幫主,所以旁邊小弟得出來幫腔一下,呵呵!

貼一張東京的晴空塔,天氣很好,去了才知道原來不叫晴空塔,應該叫晴空樹才是,SKY TREE。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