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8

【 存股 】舊版,請移至新版觀看

版大 我也想加入群組 謝謝
ID:0938311639 謝謝

目前有存中信 華南金 及少少第一金
但目前感覺價格都偏高⋯⋯還能進咩
版大你好,我在今年以前是個只會買投資型保單強迫存錢的小資族。
去年底看到了施昇輝&陳重銘老師的書後開始動念要存股。
期望今年能開始慢慢的買入定存股,希望能加入群組加強知識和分享生活,謝謝!
日前剛加入存股的行列,希望能加入群組學習,感謝
看到大大存股的理念,非常有興趣。
邀我加入群組!ID :candy102110
版大你好
一年前開始理財規劃人生,只買了一張投資型保單強迫自己存錢,
期望今年能開始慢慢的買定存股,
希望能加入群組增加理財知識和分享生活,謝謝
ID:kikihsieh0711
版大你好
目前正在存股,手上持有:
0050 *6
0056 *1
2881 *2
2882 *2

希望能加入群組增加理財知識和分享生活,謝謝
ID:jay210044
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所以想賺更多的錢?這樣想的話,你可能永遠都不會變成有錢人。

想想看,有一個人一個月每個月只賺2萬,所以他只能過每個月不花超過兩萬元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生活品質並無法滿足這個人,於是在「改善生活」的目標下,這個人比以往更努力賺錢,終於將月收入從兩萬提升為3萬元,而這麼努力當然是要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所以在支出方面也提升為每個月不花超過3萬元。

有些事情改變了,但是有些事情沒有改變。這個人的生活品質可能比過去還要好了,但是這個人的資產並沒有比過去還要多,因為提高的收入也都反應在提高的支出。

這其實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很努力賺錢,提升自己的收入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卻覺得越來越累,而存款也沒有增加多少的原因。

其實真正該做的事情,是先去習慣比較低的生活品質,在收入提高之後也不要馬上讓支出增加。如果收入從2萬元提升為3萬元,但是支出仍然維持在2萬元,那就表示有每個月存下1萬元的能力了。收入的提升不能直接拿來提高生活品質。

那要讓自己生活品質提高,該怎麼做呢?今天假設這個人每個月可以存下一萬元,經過十年總共存下了120萬元,這120萬元以每年1%的利息進行定存,每年可獲得1萬2千元,等於每個月可以有1千元的「被動收入」。這1千元,才是拿來提升生活品質的收入來源。所以請記得,拿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要用「被動收入」,而主動收入則要拿來累積資產。

如果一直拿主動收入來提升生活品質,就無法讓資產累積起來,這樣只會成為一個消費支出很高的窮人,而那些熱衷於累積資產的人,往往都是消費支出很低的富人。

你好,小弟也想加入存股大家族。感謝

LINE ID:albert72626

目前只有存0056

appleleo wrote:
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條...(恕刪)







存股是好事,但切記
1. 不應該拿超過1半的可動用資金存股,試算表會告訴你10年、20年後你的資產會怎樣增長。但不要忘記如果你選錯股或缺錢被迫在低點出清,那麼正報酬終究只是幻想。
2. 不要高估投報率,成功經驗者會告訴你每月存5000或1萬元,40年後將擁有數千萬至上億元資產。但請注意假設連續40年的12%年報酬率是否合理!正常的投報率應設定在3~5%之間,這已經超過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如果用4%投報率去估算,每月存1萬元經過20年後那筆錢仍然算不上什麼大數字,但已較定存為佳。
3.如果預期投報率低於3%,現在市面上有美元計價保險產品的20年預估投報率都可達到年化2%以上,這個風險較存股更低。
  • 2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