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b69 wrote:台新金跟中信銀這2間...(恕刪) 的確, 我有朋友家裡的94歲老阿公 ,去中X說要存定存, 結果回來過了一陣子 , 其家人才發現是10年期連動債,天阿 , 若是等到到期 , 已經104歲了耶~~~,萬一沒活到94 , 真不曉得家人要怎樣處理那筆"遺產",直到今年第三季 , 中X都還在銷雷曼(那時雷曼正在吸金 , 所以佣金及條件較好) , 真的是超級積極的~!財富管理部門賺了手續費 , 卻賠了整個金控成立至今的商譽 , 股價一落千仗 , 這樣值得嗎??就像另一家萬X銀行 ,猛推現金卡 , 賺了一時的風光 ,結果製造出社會問題, 自己也因呆帳而毀滅,現在想想 , 當初沒有"積極"搞財富管理的本土行庫及郵局, 才是最大的贏家 ,現在存款都回存了,SIMPLE IS THE BEST ......
坦薩2世 wrote:接管傳言不斷 台新金...(恕刪) 天啊,這個金管會說明,繞了一大圈,全講全國銀行總體狀況,卻沒一字說明台新金的現況.就好像懷疑某人重病快不行了,結果出來澄清的說明,卻是說全體國民的平均壽命,一字不提當事人怎麼了.這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那位好像是經理.說:要倒再怎麼數也不會輪到我們唉希望不要再有任何一間倒..不然大家的積蓄都沒了政府有沒有規範出避免像美國次貨這種情況啊那種包裝再包裝的商品,全面禁止,以免傷到全國人民不想再聽到連動債這3字了
寧死不"區" wrote:就小弟工作上接觸各大...(恕刪) 管這種 DM 數量的小事,結果反而內部最重要的客戶資料不控管且「之前」任何理專都可以查到客戶的存款資料,查詢之後還無法留下 log 檔導致事後無法追起,這種安控的大事不管,滿奇怪的銀行。最近個資法通過,洩漏一筆是 3000元,最高上限10億元。這些網購、電視購物、金控等行業都適用,再不提高警覺,日後一定會被民眾告,屆時一定賠不完。
jv0827 wrote:老實說有一次我們同事一群人看著電視認真的研究了一下,他手上拿的資料有的看起來像是從database裡面直接篩選出來的咧...(恕刪) 台X銀行針對像儲存客戶資料的資訊系統是用哪一家的?還是他們自行開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