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imB給我了血淋淋的教訓

這要從兩方面來解釋一下,
一般來說,詐欺案件的被害人,都是自己腦補騙自己,自己說服自己把錢拿出來?
被害人為啥自己拿出錢來?可能是貪婪,也可能是恐懼。
詐欺集團不可能拿著刀子逼你拿出錢來,也沒有伸手進去你的口袋,是你自己心甘情願協力完成詐騙的。
賺錢不容易啊?平常苛待自己,一毛錢也捨不得花,對周遭的人也不夠好,對詐欺集團卻是掏出幾百萬、幾千萬,一點也不心疼?

但詐欺案件的發生,並不完全是被害人的錯。
政府作為執政者,本來就有使民眾安居樂業的義務。
政府仍有努力的空間:
(一)所有的防詐都是針對既有的詐術做宣傳,一旦有新的手法,即使換湯不換藥,民眾習慣不思考,一樣受騙。
(二)不是把案件集中表面上看起來案件數字減少,就以為防詐成功了。幾天上億元的詐騙金額,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政府責無旁貸。
(三)對平台的管控,容任詐騙恣意橫行,應該課予一定的義務。政府不要軟弱,對外國平台應該挺直腰桿,聲搜幾次就乖了。或者執行行政稽查,我就不信要在台灣作生意,可以藐視台灣的法律?
(四)各國聯合打擊詐欺集團有其必要性,連五屁眼聯盟胡搞瞎搞都有了,五國防詐應該也可以吧?
在還沒騙到你的時候, 你也認為是他是合法的, 那要政府做什麼?
說什麼政府沒做事的, 那你以為防詐宣傳是誰做的? 各金融機構的防詐措施是怎麼來?
不能你今天被騙了, 就甩鍋政府無能、什麼都沒做, 怎不反省自己那些宣傳跟措施不跟著配合.

講簡單點, 你的親朋好友間跟會都會倒了, 何況什麼FB好友、朋友介紹的好康, 反而你就相信了?
c.c.0110 wrote:
能被騙也不簡單,我沒有LINE沒有FB,只有一個證券商帳戶,從民國77年知道股票這東西以來,imB這我聽都沒聽過,因為懂得太少所以不會被騙,原來無知也有好處的。


拒絕任何非公開市場的標的,可以不被騙。
拒絕銀行、券商理專的任何鼓吹,可能少虧錢。
追求穩定收益!
願意出來分享
勇氣可嘉
一定要+5分
以前我阿姨錢放鴻源
損失幾十萬
我們都嘛罵鴻源
損失錢的已經夠倒楣了
當然要罵那個吸金的
現在有監管單位
可以凍結詐騙資產
把錢還給受害者
Angel9999

你很有愛心,但這篇怎麼看都不像他自己被騙[微笑][微笑]

2025-03-12 18:08
我常看受害人的影片或文章,雖然這篇看來是被害想取暖,不過裡面卻寫需要加入社群要聯絡他加入

樓主寫的內容,讓人感覺不到是他本人被騙(受害內容描述不多,很像是用旁觀者角度來看的內容)

目的不知道是不是要收集受害人名單

如果你是受害人,請略過這篇,不要隨便加群組

透過正當法律途徑解決才是正途,避免二度被騙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