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退休後,股市卻下跌?

asukamiwa wrote:
以上假設狀況,有可能發生嗎?是不是只要本金夠,每年領取股息的現金流足夠,就不要管本金因股市下跌而縮水?然後無論漲跌,就這樣度過退休晚年?

大概率是不用管因股市下跌資本縮水,
因為股市是個會營利的有機體,正常情況下是會每年提供你基本的收入。

但萬一小概率出現危機怎麼辦?
風險管理是一般ETF投資者非常欠缺的能力,
ETF 投資者總是被洗腦 ETF 安全性高,被動收入穩定。只要放著長期就能回本。
但股票畢竟就是股票,
一藍子股票也是股票,只是風險獲利比較穩定而已,風險跟個股是接近的。
ETF 風險相對低一點,但獲利期望也相對不突出。
風險獲利比,本質上就跟個股相當。

我是不買 ETF, 因為算不出風險,也算不出獲利期望值。
個股反而比較好估風險獲利。
但這離題了,
我只是想強調投資不僅止於獲利期待,
風險的管理有時反而是比較重要。

超過定存收益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資本全部買 ETF,也不是不行。
但你要想想,萬一股市下跌四成,你資金縮水四成,收益也縮水四成 ,你怎麼辦?

也許可行的辦法是:
1. 不要全部投入 ETF. 買一些風險較低的資產。
2. 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應付可能的風險。

我是選擇第二種辦法,資產只有現金跟個股。
每天都在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後評估自已的能力再投入可以管控的金額在股市。
目前持股近 8成,都是個股。大環境如果允許,會投入近 100% 股票。
但對我來說,這樣投風險可控,因為已經練了30年的基本功,投資組合隨時看大環境調整。
大風暴來,應該還可應付,我可以5 分鐘內清光一半以上的股票。這我幹過不止一次。
千雨文

膩害

2024-04-28 10:37
0921698169

停損是投資人最要學的技巧。

2024-04-28 22:18
答案1.如果你是買市值型ETF,那你的確要把股市崩盤的因素考量進去
答案2.如果你是買高股息型ETF,其實根本不用擔心,越跌買越多張,沒花完的股息再投入買進都是0成本,越低的均價就擁有越高的殖利率

然後有人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如果股市崩盤,股息會縮水等等
我倒覺得這根本是多慮了

第一,台股多頭年的時間遠大於空頭年,除非發生戰爭,大家一起掛
第二,你每年領的120萬股息,你會完全花完嗎? 都不會有剩嗎? 來個一年空頭股息縮水一半剩60萬會活不下去嗎? 其實根本不用擔心股價跌的問題,因為你的目的是穩定領股息現金流,就算ETF漲你也不會賣股票,跌你更不會賣,所以你關心漲跌幹嘛?
filkluprs wrote:
答案1.如果你是買市...(恕刪)

日經指數1990 年到 2010 年 失落了20 年,股市從26000跌到9000 點。
恒生指數從 2018年跌到現在,5年跌到一半。
高股息股票不會一直高股息,有的會變賠錢貨,指數掉一半,高股息股利也可能會跌掉一半。
經濟失落,高股息會是重災戶,風險有時比大盤還高,但也要看當時背景,不一而論。

ETF 投資者,沒人會注意到這種風險。
台股現在如日中天,是沒有這種風險,但不保証以後不會發生。
PainterJ

所以要選全球型ETF避免區域風險。[笑]

2024-04-27 9:33
淡淡

你忘了ETF會換股,會在一堆爛蘋果中挑比較不爛的。

2024-04-27 12:37
我的退休很簡單
每個月設定期定額50W買0056
一直買一直買都不要賣
直到我夢醒.....不對是我退休那一天
然後我再考慮怎麼花(要再睡一次)
有3000萬的股票資產,再加上10年來在股市中的資產累積經驗,退休應該沒問題。

假設,2014年時已有1500萬,
2015空頭掉到1200,
2016-2017多頭,成長到2000
2018 空頭 掉到 1700
2019-2021 多頭,成長到 2600
2022 空頭 掉到 2100
2023-2024 多頭,成長到3000

資產都在風險中成長,又經歷了3次空頭,對波動已有足夠經驗,不會亂投資,那未來的風險應該不高。

若缺了這10年經驗就退休,不太保險。建議邊工作、邊經歷空頭,撐過空頭沒事,再來退休比較安全。
chlud99

我從2008統計到2018,然後退休,又經過5年了。2008算空頭嗎?2020 Mar 算嗎?2022算嗎?最多一次資產減損40%,又重新越過高點創新高。目前是自己金融資產有紀錄來的最高點。

2024-04-27 16:15
0921698169

有的人跌的時候不賣,最高點再狂追,這種人資產就會愈玩愈少。

2024-04-28 22:21
要考慮的是通行貨幣膨脹(通膨)和物價上漲,別人手上增加很多貨幣,自己還維持原來的量,會好過嗎?
d885668 wrote:
我有遇過台股腰斬又腰...(恕刪)


我曾經遇過基金-50% ~ -70%,二次
第一次還沒認識老婆就買了,老婆不知道
自己硬撐了好幾年
終於在結婚前以100%以上出場
第二次發生時, 老婆直接傻眼
直喊不要玩了
在我的堅持下,在有些獲利下出場
但有些還是要忍痛......
就這樣不玩了好多年(老婆禁止)

現在的老婆已經不是當年的那一個人了
觀念和投資態度都健全很多
每每遇到下跌,尤其是大跌
都會很勇敢的去買進
現在我們也是在提早規劃退休的事
不想等到已經退休後才做
現在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的買
我也知道在這期間一定一定會再遇到-50% ~ -70%出現
那時候可要努力的加碼再加碼
d885668

股市只會不斷的創新高而已,但是股災來了要撐的住

2024-04-27 15:25
gray48816 wrote:
近期一堆理財專家相信短期價差專家是騙人的
所以拿ETF與長期50年100年趨勢告訴你定期定額準沒錯
當一個懶人就好,不用管短期波動,只要定額投資攤平成本,整體經濟必是上漲趨勢...

但是
樓主的疑問間接點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
即便你沒all in 3000萬
你憑什麼用自覺沒風險的態度去賺取高風險得來的紅利?
還沾沾自喜穩賺不賠?不會有事?
在你用錢與理財的時代是處於熊市或牛市,對你的人生才是巨大影響
50年100年持續上漲才不關你的事
把線拉近,如果當中有個熊市持續10年...結果這10年正是你的退休人生精華時段
累積定期定額下的巨額成本永遠無法回本,不就烙賽去?
沒有人的的腦袋能夠在10年持續下跌的市場中,信念與策略完全不改
結果牛市回來時你已經長期憂鬱躺病床,只能看別人歡呼了

認真理財的人在熊市也找得到短期進場波段獲利
小心點吧~

分散時間投資,透過拉高前期的股票資產比例,來避免自身的財富被後期(晚年)股票市場的狀況不成比例的影響。跟你講的定期定額有甚麼關係?
asukamiwa wrote:
假設有個人50歲,辭...(恕刪)

想了一下阿扁2000年那一年如果買的高點,大盤約10000點跌到約3400點(以下每一根一個月)

花了17年回本

其間領了一些打折的配息或沒配,還有挺過17年間的各種金融風暴,應該還活得下去的。

還好2004兩顆子彈前,我盯盤盯到睡著沒下單(本來要做多幾口大台的),被我閃過;因為是ETF新手,弱弱的問一下,買ETF應該不會像大盤一樣連續跌停兩天吧?
股價會下跌,
但股息永遠不會動?
asukamiwa wrote:
假設有個人50歲,辭...(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