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政府根本不知道你人掛了,甚至台灣的銀行也不知道存戶中哪個早已往生卻還在使用帳號。
2.舉例我是嘉信證券,事先交代老婆,開戶留存的資料.帳號.密碼,提款卡和支票放在哪。
3.假設人掛了,台灣的銀行帳號別去結清,匯款回台灣的步驟照舊,這帳號可以用很久很久很久,美國那邊也可以改匯款回台灣的帳號,反正不可能只有一家銀行帳號。
如果怕被查到那就在人往生後馬上出脫所有在美資產匯回台灣,但台灣這邊可能就要面臨遺產稅問題了。又或者繼承者在美開新帳號,直接轉移所有資產亦可。
4.假設台灣的銀行都結清了,就是要全部匯回台灣,老婆開支票拿去光票拖收。
至於要買哪種債券,透過何種工具買要考量的不少,因人而異
1.直接買債券跟債券ETF,最大差別在於債券免稅,ETF的利息視為股息要扣30%。
2.買直債利息較多,ETF殖利率較低,直債有到期日,ETF隨時可買賣,直債也可買賣但流動性沒ETF來得好,這點看個人資金用途了。
3.高利公司債都有贖回機制,等利率一降就是發新債還舊債,公債沒這個問題,存續期間長,公司債是無法比的。
4.公司債和公債的差別還有安全性,重大突發危機通常都會湧入美債或美元避難而非公司債。押注單一公司10~20年其實風險遠遠高於美國公債,瑞信都會突然倒閉了,很多國家的公債評等極差也不是新聞,唯一可信的只剩美國,任何投資工具都有風險,除非都不投資那也不是明智的選擇。
美國的外債一直是假議題,否則哪來那麼多錢成天支持別的國家打仗還一次兩個戰場。只要美軍還是第一強權,多數國家也都只認美金,那就沒有鈔票太多的問題,這短期內不會改變,長期呢...我不會想去驗證這個答案可能等不到那一天。
5.我是買美國零息公債,3個月到期殖利率5.425%,10年到期殖利率5.114%,20年到期殖利率5.4%,3個月是資金臨時停泊,10~20年是退休規劃,退休規劃並非當前缺金流,本金不夠大的話那一點利息怎麼再投入也很頭痛,所以選零息公債用更少的本金去換同樣債權,同樣條件下零息債券的殖利率也比較高,但受利率影響波動更大,準備持有到期就沒有這類問題。
6.要不要投資債券就看收益是否讓你滿意,對於每年可投入資金太低者,債券的收益累積太慢太慢了,資產越高者越愛債券型投資,問題是現在換美元投資美債看似賺了高利,但日後肯定會賠匯差...賠不止5%,真的要長期投資美股美債那就沒差,否則只看個幾年會得不償失喔。
再來聊聊買長債賺價差一事
1.這是送分題嗎? 如果是送分題那誰要賠錢呢? 利率跌 債券漲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或許是送分題但也是人人皆知的送分題,眾人皆知的事就沒那麼輕鬆賺了。
2.不缺錢有耐心的可以等到那一天,充其量只能說邏輯觀念沒錯,但我認為這是只看一棵樹無視整片林的做法,再說一個送分題,眾人皆知利率漲會壓制股市,利率倒掛會經濟衰退,當利率政策轉向時,漲的可不是只有債券,股市會在利率政策轉向後創下低點然後往上飆漲,不論漲速和幅度都不是債券可比的,債券終究受限當前利率,而股價允許超前反應! 那時候你要繼續堅持等解套還是反手買股票有得你煎熬...
3.現在一堆網紅,老師說等降息長債可賺個50%甚至更多,利率降1%視存續期間1X%起跳價差,這有很大問題
(1)利率不是一口氣大幅下降而是分批調降,只要政策轉向甚至還不用等利率調降...股市就漲了,再說誇張點 只要經濟數據冷卻下來,市場自然就會反應在股價上了,回頭看第2點解釋
(2)什麼大賺50%以上都是假設利率回到以前超低利環境,但目前國際情勢是彼此對抗的,兩個戰場打到何時未知,以前中國製造的廉價不再是優先考量,取而代之的是國安優先,通膨是否真的可以壓制到2%令人存疑,如果沒有呢! 一直在3%降不下來此時政策是否會默許多1%通膨? 那可就沒有調降的空間了!
(3)多久期間壓制到2%也是關鍵,當前長債ETF例如VGLT的殖利率並沒有那麼豐厚,剛好抵消通膨而已,時間成本很重要,假設預計20年退休,這筆資金要卡在這多久決定了你是否能如期退休。
(4)果真一切順利通膨壓制到2%並調降利率,個人認為回到以前超低利率的可能性甚微,當初低利是因為要刺激整體經濟所需,現在美國經濟表現不差,加上世界大國對抗,經濟衰退一點本就是高利率下可預料範圍,fed當然也知道,所以不太可能回到超低利環境,1970年代通膨壓下去後又再次爬升導致fed繼續升息的歷史近在眼前,除非再來個金融風暴之類的災難,否則利率降到2~4%這個區間都算合理,此時那50%的大餅會噎死自己的。
可能明年要降息,(我以為應該也不會降太多吧!)
降息1%,20年期美債淨值可能漲17%
大家覺得呢?
降息也代表股市的風暴將來襲,是這樣吧!
結果鮑爾馬上見風轉舵
老鷹變成鴿子
債券價格瞬間大漲
小弟是去年開始進場抄底買債券的[前陣子帳面虧損最多達約莫新台幣4000萬元左有]
在鮑爾還沒變成鴿子前
真的是賺了債息扣掉帳面價格虧損 還是虧損嚴重的
今年一整年都在存美元定存-->不敢繼續買進美債
誰知道就這麼幾天
債券價格突然飆升
買進的債券價格已經飆升到了小賺
加計先前領的一年多的債息
真的是小賺約1800萬NT元左右
高興的是已經鎖定了長天期的高利率的美債了
現在要買那麼高的利率優良美國公司債已經買不到了
問題是 我也沒有要賣 就像先前虧損達約莫4000萬NT元時我也沒有要賣一樣
只是有點遺憾 先前的配置美債:美元定存 等於2:1
面對手上還滿手美元現金[美元定存] 只能徒呼無奈
千金難買早知道
早知道今年繼續買進美債就好了
有點捶心肝啦
不過現在每年的35.2萬美元的債息
準備領到天荒地老
好像也用不完
可是
人心不足蛇吞象
是該開心還是傷心
悲喜交加
無奈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