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折半賣
三十年前買的股票
到今年翻了快五倍
十年前買的土地
現在翻了快三倍
我三年前買的原油正2
兩年半前買的綠能
現在都已經下市!
兩年前買的北極星
現在翻了超過五倍
兩年前買的房子
現在漲了快五成
什麼都可能賺錢,也什麼都可能虧錢!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眼光!
房子跟股票,不能完全只用投資收益來衡量
房子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必需品」
如果暫時沒能力買房,先買股票,以存股概念慢慢累積,頭期款是辦得到,當然工作或創業收益要能穩定,不然存股最重要的「長期持久」就很難達成目標
我在2016年開始看房,因為台灣2014年後人口紅利下滑,加上升息,台灣房地產前次低檔在2017-2019,有幸在2019年底買入文山區的房子,當初賣掉相當多的股票,畢竟第一個房子是我的「必需品」,人不能租房子一輩子,因為人老了,屋主不一定願意繼續出租,社會很現實,屋主怕你老死在他房
聽到這邊,大概可以猜到,我確實錯過新冠第一波反彈行情
時隔一年在台灣防疫成功下,我慶幸沒有被失業,依然穩定存錢,在年底依照往年經驗買入鋼鐵股,迎來2021年鋼鐵人的行情,後來轉半導體聯電,在升息前部分已經退場,轉進美元保單
我可以推薦,如果您有房,對股票又不太清楚,在明年下半年買入高收益債或投資級債基金是很好標的
至於房地產,進入升息循環要漲很難,這些年雖然台灣人口紅利下滑,但房地產能漲,很大原因仰賴人戶數穩定成長,但也已經快到極限
我自己的目標不是多買房,而是嘗試把自住舊房換成新房
至於投資股票或基金,像傑西李弗摩在股市作手回憶錄寫的一段話:當你在股票市場沒賠錢,就表示你已經開始賺錢
投資前先想好怎麼能不賠錢,而不是算能賺多少,通常成功率會高一些
年輕人生活不易,共勉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