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投資股票可以讓自己提早退休嗎?

績優企業養了一堆優秀的人才幫公司賺錢。小股民順勢買這種公司的股票當股東,借力使力,當然可以提早退休。
Jackson8866 wrote:
不知e大有無方法避險?
抑或積極換股尋找更強勢股呢?
我是沒特別想過要避險, 我做的算是用持股組合來自然避險吧.

應該這麼說吧, 我前面也提過了, 我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玩的, 我也是很保守的從定存股開始存起, 也是從很小心的控制支出開始, 隨著市場起伏的考驗, 才慢慢修正形成現在的持股組合或稱為配置。 歷經多年下來, 我弄出我自己的配置原則, 再經過幾年時間的檢驗, 我覺得抱的心安, 所以我就不再刻意做避險了, 也不會做你所謂的積極換股, 一個OK的模型, 我現在最好不要輕易變動, 因為我現在比較承擔不起風險.

其實我覺得你們會有顧慮是正常的, 因為你們只是看到我做了什麼, 但你們並沒有經歷我所經歷的, 而正是我所經歷過的這些, 才是我現在抱股抱的心安的原因, 所以即便你跟我一樣的投資組合, 你也沒法抱的心安.

我把持股分成3類, 是借用古代戰爭的兵種, 有守城兵, 騎兵跟斥候, 顧名思義就是防守的, 進攻的跟埋伏的. 個股持股比重以15%為限, 最多7,8檔, 我的excel主要就是紀錄這些比例. 我的配置原則大約就是"平衡"兩字, 不是要各佔1/3, 而是要避免我自己太極端, 或是說太貪心. 我目前守城兵, 騎兵跟斥候大約是5成,3成跟2成.

其實我都還是偏保守的, 譬如我手上一檔IC/半導體都沒有, 所以大盤大漲是我是完全沒漲到, 可是當大漲的股紛紛腰斬時, 我的持股反而上漲了, 所以我前陣子進行了一次較大的換股, 因為我的股漲了剛好可以賣一些, 而一些腰斬的股卻顯現出投資價值了.

所以這些年我成長較多的也不是什麼選股或操作, 而是面對大盤漲跌時, 抱股的平和心態吧.
ejan1969

當評估未來股市或股息可能不佳的話,那提高現金部位應該是最簡單的避險方式吧

2022-09-01 6:47
基本上,買股票就是「插股」當小股東,是沒有那麼複雜沒錯。

但太多人會有想要找到「最值得投資的」「一家、或是少數幾家」的執著。
但分析,要投入很多「知識技能」、「時間與努力」、且在「正確的方向與方法」上。

雖然這是合理的反應與作法,但是股票只是一種事情的面向,
基本上不要太高估自己「預估未來世界狀況」的預測精準度,
避免單壓或重壓太少家數就好了。
ejan1969 wrote:
我把持股分成3類, 是借用古代戰爭的兵種, 有守城兵, 騎兵跟斥候, 顧名思義就是防守的, 進攻的跟埋伏的.

感謝e大的分享,
我猜測守城兵是最重要的基本盤,所以不能受景氣循環大漲大跌。
應該是金融或民生概念股之類。騎兵要衝鋒陷陣,所以要高成長性股票。
至於伏兵我就不是很理解,是轉機抄底的股票嗎? 還望e大解惑
不過用股票再平衡配置來獲取穩定收益需要很精準的選股功力及正確抱股心態,
也要對產業生態有一定程度了解。
若其中一隻不明所以大跌,會停損或加碼呢?
BTW
如果一樣的資金長期分批投入0050或00878不知道會如何呢?
howard汪汪 wrote:
巴菲特說過:如果你沒(恕刪)


感覺 8000大已經退休了...
無薪假裁員風

應該是沉迷課金ing[^++^]. 以前玩天堂3開[鬱卒]

2022-09-01 12:18
看這波又會讓多少人躺平
8/24的發文
今天應該又一部分人被套了
看了e大的文很有感
有時會不會將錢好好活用,真的是一大課題。

或許真正的有錢人就是,能把資產做最有效的運用,在有生之年把它極大化。
這點e大真的讓我的觀念有所改變。

手中不動產可能和e大差不多,貸款剩沒多少。但我們卻過著省吃儉用的日子。連車都開了快二十年了,
上次看到租我店面的租客,開著一輛德國進口跑車,上次來維修的人,以為對方才是房東.....
覺得自己好遜。

之前有錢時,拼命去還貸款,前幾年開始投入較多股市,市值才近七八百萬,
但也發現這樣總資產比呆呆存定存或儲險增值快多了,
拜這兩年的股市大多頭所致。但之後能不能有這樣的成績,
只能說步步為營,而且我也打算再幾年退休,或許也不敢再那麼衝。

不過,e大的觀點真的讓我好好思考,資產的目的和活用的可行性,否則真的是有錢的窮人啊。
Jackson8866 wrote:
感謝e大的分享,我猜(恕刪)
埋伏法, 我前幾樓有提到, 你可以往回找一下. 原則上就是這家公司現在不好, 通常是虧損狀態, 但股價往下空間有限了, 但一旦營運恢復時, 往上是有想像空間的. 持有這樣的股票, 會有一段時間是沒有回報的, 需要等待.

守城兵, 我的定義並非是指不受景氣影響, 或是民生必需品, 我要的是較高股息的, 用來cover我每年的固定支出, 早期我買中華電, 因為他的殖利率高, 後來賣掉了, 因為殖利率太低了. 騎兵類的, 我不是買"高"成長性的股票, 我沒那麼神可以知道誰會高成長, 而且"高"成長性的通常都漲一大波了, 不可能會出現在我的名單中. 我會買的, 是我認為這家公司"可能"會成長, 單純的分類而已, 而這樣的標的我可以接受較低的盈餘配息率.

你可以再看一下樓上c大的文, 我很認同他的看法, 不要太高估自己, 所以我是用這些比例數字來限制我自己.

自由現金流量, 這是很多人忽略(或是根本不知道?)的數字, 而高自由現金流量是我對守城兵的要求, 表示公司並不太追求營收的成長, 而且維持公司的競爭力並不需要太多新資金的投入, 其實中華電就是這類的, 就是殖利率太低.

自由現金流量高的公司, 表示公司維持營運需再投入的資金較少, 基本上成長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又要成長又要不花錢, 沒有白吃的午餐的.

所以我的防守與攻擊的分類, 更多的是從財務報表上來區分, 而非公司的實際營運. 因為我不認為我有多神, 能夠預知未來, 而我們散戶能取得的資訊只有落後資訊而已. 當看出公司有高成長時, 股價通常已經漲一大波了, 我一直都很保守, 是不可能去當韭菜的.

公司A賺了錢不再投資, 全配給我, 這很好, 去當守城兵. 公司B賺了10塊, 只配5塊給我, 5塊去投資, 那也很好, 去當騎兵. 對於守城兵, 營收盈餘沒成長, 股價沒漲, OK的, 繼續貢獻你的股息就好. 但是騎兵, 花了我的錢, 我就要看到成長, 沒有的話, 那就不符預期了, 只能減碼或是換股. 放了幾年不符預期砍了, 結算下來有時打平, 有時虧損, 就要認了, 通常虧損也不會太多就是.

Jackson8866 wrote:
不過用股票再平衡配置來獲取穩定收益需要很精準的選股功力及正確抱股心態,
也要對產業生態有一定程度了解。
若其中一隻不明所以大跌,會停損或加碼呢?
要投資股票就要摒棄"穩定"的想法. 固定比例的再平衡, 就是持股比重升高的減碼, 比重降低的加碼, 然後回到原來的比重, 沒什麼技巧可言. 再平衡的資本利得沒法穩定, 看個股漲跌狀況而定, 只要配置有分散, 不要齊漲齊跌即可達到. 你看這是我今天持股的漲跌情況, 總是都會有人漲有人跌, 假如你有閒情天天看盤操作的話, 那你天天都可以再平衡, 像我剛剛就減碼了145的那檔, 加碼22.55的那檔.




停損沒在我的字典裡, 只有當持股理由消失時才會全部賣掉, 譬如我上面講的對騎兵股的預期, 放個幾年沒有成長的話, 那我就會考慮賣了他. 停利則一定會做, 因為漲多了, 個股的持股比重一定會升高, 15%為限, 但假如成長態勢出現, 那我也沒必要跟錢過不去, 至少會等季報出來再評估, 像我手上84塊的那檔持股比重已經21%, 我就會等3Q的季報出來再來評估. 不過假如他再繼續漲到30%, 我還是會先減碼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他股也要照顧一下.

正確的抱股心態當然是一定要的, 而精準的選股功力的話, 我只能說別太迷信跟高估自己了, 至少我不認為我多會選股, 我賺比較多的股都是等出來的, 靠老天賞飯吃. 對產業的了解本來就是巴菲特信徒的基本功了, 沒有研究產業, 還能自稱為巴菲特信徒嗎? 這算是我較有自信的部分了, 我買的股我通常能講出一嘴的產業分析, 呵呵.
ejan1969

你可能要研究一下自由現金流量跟盈餘配息率,我只是假設公司沒配出來的盈餘會拿去投資,至於結果怎樣,我會給他幾年時間。至於拿去投資了什麼,可以從現金流量表追蹤,還有公司相關的新聞。

2022-09-01 15:49
ejan1969

我能看到的是公司有在花錢做投資,你說的盈餘季報那是用來檢驗成果的,譬如新聞說買了一塊工業用地要擴廠,財報也有支出這筆錢,那這檔我就會歸類在騎兵,因為未來營收“可能”會成長

2022-09-01 15:51
Jackson8866 wrote:
那從財報指標上如何看出"可能"的成長股呢? 的確,通常季的稅後盈餘有成長的,股價都已漲一段了
我直接舉個例子就比較容易了解.



這一檔我是在2017年開始買入, 一家年營收10幾億小公司, 歸類於守城兵, 他就是屬於高自由現金流量, 跟高股息(6%). 從2017年之前的財報可以看到, 營業淨現金流入平均都在盈餘的8-9成, 而每年固定資產的支出幾乎為零, 這樣都還能維持每年不錯的營運, 我覺得可以, 所以放進來守城.

到了2019年, 公司公告買了塊地, 同年報表上有了一筆5億多的支出, 原本我對於公司的盈餘配息率不夠高有些微詞, 因為你賺的錢不全配出來, 留在公司又不投資是要幹嘛, 看到買了一塊地後, 才喔, 原來存錢是要買地啊. 2021年發了一個3.3億的公司債, 還現金增資了一次, 新聞看到新廠要動工了, 於是我決定加碼, 同時把這檔從守城兵轉成騎兵.

這個過程應該可以很好的說明我的做法, 我不是看到成長的"結果", 而是看到成長的"可能", 持有這家公司雖然才5年, 但我可以感受到我們是同類型的人, 基本上都是保守的, 所以我傾向信任公司這次的砸大錢擴廠是深思熟慮的, 所以我在他發債又現增的時候才又加碼, 畢竟之前買地也不知道要幹嘛, 對吧, 我總要看到他動工了才比較能確定.

我看到他有成長的可能性, 但未來會怎樣誰知道呢? 說不定產能開出來結果訂單沒了, 呵呵, 那就更慘. 這就是守城兵跟騎兵的差別, 不擴張, 至少景氣差不會受傷, 一旦擴張了, 營運費用就會增加, 萬一營收沒上來, 那獲利可能反而變差, 都是在賭啦, 沒有白吃的午餐, 要賭就要下籌碼, 輸了就要認賠.
刪..刪...刪...刪...刪...刪...刪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