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今周刊 "買不起房不要買,養不起小孩不要生"

台灣過往每年增加約10萬戶是常態,到去年12月到達頂峰,今年一月史無前例,戶籍數量開始下降,繼人口兩年前開始下降後,戶籍數量也開始下降,房屋剛性需求已經開始萎縮,新建案數量如此龐大,戶籍數量不再增加,亦即新屋有人實質入住,就有舊屋空出沒人住,如果不挑剔,注意那些很難脫手的房子,隨便殺價,總有人開始尋求賣出就好,房子價格應該是差不多了

閒置的房子,除非收租,閒置的趕快賣掉吧~~,房價已經沒有實際需求支撐,年輕人可以找地段還OK,已經有在陸陸續續都更的地區的房子,價格便宜再買,自己住,就抱定20年不都更自住也沒虧到,便宜買到家,都更就賺到!
engcalvin

三層樓公寓,如果都更成12樓大樓,怎麼會賠錢? 都更只能在價格好的地段,價格低的地段,就沒有都更的經濟效益,所以要選已經有在都更的地區

2022-05-05 0:06
flystar1972

E大眼光深遠,建議良好,用50%錢買未來100%的物品。

2022-05-05 12:03
oculata wrote:

難怪最近街上的孕婦比網紅還少見

因為她們都怕染疫 所以不上街 但是真的比較少見孕婦了

環境選擇不同吧 但小弟幾乎常常遇到..
要放兩歲小孩放風 還有老婆職業 小孩與媽咪就是她的客戶
她可是天天跟孕婦打交道....

我則是帶孩子放風 也是幾乎天天遇到孕婦
或是遇到剛生完沒幾個月的...

雖然說很多人不敢生 但我遇過8年級的 還是一堆人敢生
上禮拜就遇到一個89年次的男生 跟老婆買一套德國教具10幾萬的
小弟老婆也80幾年次的 明年準備要增產第二胎...

養孩子就是父母的肩膀硬不硬而已 有沒有勇氣承擔與面對而已
願不願意犧牲自己一些娛樂 給予小孩快樂的環境罷了
錢不夠就想辦法賺 省錢省不了相對有質的生活

80幾年次生小孩的 其實真的不少 也不是每個都靠家裡

可以不相信政府 唾棄政府 但你還有自己 投資自己 靠自己比靠政府可靠
預祝大家 端午節快樂 暑假快樂 中秋節快樂
我真是苦呀,苦笑。
evin01 wrote:
台灣的窮人or中產階級,很愛投票給地主,誰的錢多就投給誰


以前我投給三級貧戶出身的,結果他也吃很大呀!

所以換投給有錢有地的,看看她會不會不貪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風雨,去似微塵。
玻璃心邊緣人

有可能上面的不貪但下面的貪嗎?別天真了好嗎?

2022-05-05 1:04
r1021518

貪得無厭。

2022-05-05 15:30
台灣人把學歷太當一回事
大學畢坐辦公室並不是人生唯一選項

生小孩是延續民族
都不生可以
要嘛被對岸統一
要嘛以後市長甚至總統都姓阮
南勢溪的彩虹

都姓阮 這個有趣 [笑到噴淚]

2022-05-04 23:19
沒錢只能當阿宅...

直接被越南統一

2022-05-05 8:01
生孩、買房,都是人的天然本性,怎麼可以壓抑這種行為,要檢討的是你生活的「國家」。
今周刊發行人是謝金河,吾人不信他會講這種話,不符合政府政策。
看看內文果然不是他說的,是田臨斌先生寫的,人家在外商公司廿幾年,再加上理財有道,有能力早早退休;吾人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板凳!洗洗來去睡,明早還要上班
現在的趨勢就是養孩子
跟買房子二選一啦,
想內射就不要買房
想買房就不要內射
總之鮑魚跟熊掌無法兼得
DeleteSS

瞎說 結紮 不就兼得了 想怎射就怎射

2022-05-04 23:52
r1021518

瞎說,你可以不買房不生子,開台豪車到處射。

2022-05-05 15:31
買房 生小孩 可以呀 但不適合在台灣而已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 早就看清楚台灣未來根本不適合居住 更不用講是養育下一代
我認識在台灣的親戚朋友們很多已經都在準備移民
建議這邊的板友也應該開始考慮了
能逃的趕快逃
r1021518

以前說日韓薪水三倍消費三倍,現在薪水一樣三倍,消費被我們台灣追上了,可喜可賀。

2022-05-05 15:32
aa11zzxx wrote:
老實講就是上一代456(恕刪)
請說明456年級拿了多少紅利?
五十江湖心已灰
jhlien

我猜他說的是股票分紅的年代, 那些人領很多.....但是456年代那些人其實佔台灣人口可能不到十萬分之一

2022-05-05 7:57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