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被動收入大樓,歡迎大家來紀錄。

33歲
股利220萬

另想問下樓主及各位大大
你們持有都是用個人嗎?
所得稅級距應該至少都30%以上了吧?
小弟主要持有0050跟部分金融股
有些金融股根本貼息還要繳稅阿...
沒填權都是拿自己的錢繳給自己然後要繳稅
小弟感覺很差很差想陸續都換成0050還比較開心
ACSSERIC wrote:
36歲
......
配息基金110萬
股息收入220萬 (尚未計算股票股利)


一樣的疑問
這樣不是要繳很多綜所稅嗎?
至少20%,划算嗎?
留個言~目前做價差~等股利破百再來分享!!
股利所得申報形式(資料來源/財政部)

1.合併計稅: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稅

公式:應納稅額=[(其他所得+股利所得)x稅率]-累進差額-(股利所得x8.5%)

合併計稅制,就是將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稅總額課稅,可減除免稅額、扣除額,按淨額適用累進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並按領到股利的8.5%計算可扣抵稅額,但每一申報戶以8萬元為折抵上限。換句話說,只要你領到的股利在94萬元以下,都可以抵掉一些稅金;但領到的現金股利若超過94萬元,就只能折抵8萬元。

舉例來說,隔壁老王單身,年收入140.8萬、股利所得20萬,若採合併計稅制,其應納稅額為8萬9,200元。




2.分開計稅:股利以單一稅率28%計稅

公式:應納稅額=(其他所得x稅率)-累進差額+(股利所得x28%)

若選擇分開計稅制,股利及盈餘不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總額課稅,統一以領到股利的28%稅率分開計算應納稅額,並與其他類別所得計算的應納稅額合併報繳,二種方式擇優適用。

隔壁老王如選擇將股利所得分開計稅,就要繳13萬8,200萬的稅金,等於多繳4萬9千元,很不划算。(見下圖)




股息收入(若沒填息也算收入?)低於94萬/年 選1.合併計稅申報即可,若超過則依自己最有利狀況擇一申報.
魚翅帝王蟹 wrote:
33歲
股利220...(恕刪)


如果以我的做法,
許多事我都會先規劃好,
如明年的報稅部分,
我已經預留了一筆50萬,
做為繳稅專用,
投資因人而異,
凡事只要做好準備,
百達斐麗PP wrote:
我覺得真的很厲害耶。(恕刪)


哥還是沒回應前面幾許版友疑問

類白手起家,是否20幾歲入社會後大概月薪已二三十萬起跳

沒幾年後大概固定五六七八九十萬?

後有資本,第一房入手,房滾房

二房三房四房

以累積到如今?



剛在友樓看見民間友人借款 算月息5%。[如果銀行可隨便借人款,這位只需要借年利率2%的貸款,不必借月利率5%。]


一開始的資本應該是你自己的。 只是這資本究竟該如何累積。正是前面版友的疑問之所在

(沒什麼背景 或強而有力薪轉戶,銀行也不可能借你幾千萬,入手兩三間房,再以房滾房!)


=

就好像令狐沖也是要遇風清揚,再習吸星神功,才能累積到一定功力

楊過得獨孤求敗畢生所學,稱霸一時

這兩位也是類白手起家! 只是運氣很好。


虛竹這類 得無崖子七十年逍遙派北冥神功力,馬上擠身當代絕世高手。

(就類似有人的拔拔 在孩子二十歲時,給孩子一億, 孩子三十歲時,再給二億, 三十歲 擁有三億台幣,已超越一般人太多)

這就比較不算是白手起家。




說實在話,我本人也是很好奇哥 失落的那一段!

(是‧‧‧ 有中樂透?)





PS: 什麼十萬 二十萬進股市,沒個幾年 滾成上千萬 或數千萬! 我相信我們這一樓的所有人都理解 那只是為了賣書,講的比較誇張,不可能真有這種事! 大家認同吧。


哥這例,如果真是類白手起家,比那些故事更猛!!!
Mirage-Ulysses wrote:


哥還是沒回應前面...(恕刪)


投資就是眼見為憑,
哪有那麽多的,
如果、也許、可能、假設。
Mirage-Ulysses wrote:
哥還是沒回應前面幾許(恕刪)

理財版很多都說自己上班族月領三、五萬薪水,然後身價八九位數,到處講理財之道,莫名其妙,我自己創業存不過這幾位月入三、五萬的上班族,後來想想少子化資源集中,台北市隨便一個路人只要爸媽有買房,隨便過戶身價就幾千萬起跳。
millionray wrote:

理財版很多都說自己...(恕刪)


期待爸媽,
是否期許自己比較實際呢?
投資理財不難,
難在你是否有底氣,
能過關斬將,
通過考驗,
走向康莊大道。
百達斐麗PP wrote:
期待爸媽,
是否期許自己比較實際呢?
投資理財不難,
難在你是否有底氣,
能過關斬將,
通過考驗,
走向康莊大道。

不用靠他們也有上千萬,也不覺得投資有什麼難,只是覺得很好笑而已。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