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2020】股海修行者的禪房



今天台幣再度向30元叩關,結果會如何呢?

外資前兩天雖然買超,但520前可是連連賣超。

光是18日當天就賣超了高達157億元,累計今年以來,外資已倒貨台股逾六千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水位。

不過,以前只要外資大幅賣超台股,往往令新台幣匯率走貶,但今年連動似乎不明顯,新台幣匯率反而走升。

這代表...外資賣股之後,資金並未全數撤出,反而轉向其他管道停泊,伺機等待台股買點。

主因無他,就算匯出台灣也找不到適合標的,台灣防疫成果確實較佳,資金自然較為信任台股。

今年以來台幣能夠維持強勁走勢,原因有三:

1.外資的賣超主力多半偏中長期操作,要撤也不是一股腦走,反而有可能先停看聽。

2.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令台灣投資人贖回海外部位,資金匯回台灣...台幣獲得支撐。

3.全球掀起降息風潮,加速債券提前贖回,但台灣在新興市場中...政經情勢相對穩定。

不過,外資熱錢究竟跑哪去了?

根據四月統計,具有外資保管行身分的外銀機構,有幾家被列入台債買賣超前10大,由於比重遠高於過去數值,且它們鎖定到期日較近的短債,引發市場關注。

櫃買中心公布4月債券買賣超金額統計,買超金額最多的並非本土金融機構,竟是法商巴黎銀行,買超金額167.67億元,睽違18個月後再度登上國內「買債王」寶座。

第二名則是中華郵政,買超金額109.90億元,渣打銀行第三(92.29億)、農業金庫第四(75.64億)、花旗銀行第五(57.82億),台灣銀行第六(51.34億)、彰化銀行第七(48.01億)、德意志銀行第八(37.46億)、匯豐銀行第九(29.46億)、兆豐票券第十(17.22億)。

買賣超的前10大金融機構當中,有5家來自於外商銀行。

配合4月台幣曾有一波升勢,外資大舉進入台債市場,疑似熱錢炒匯,短暫賺取匯差,恐怕是央行不樂見的。

但這些炒匯的熱錢,等到台幣回貶之後,還會回到台股嗎?



今日外資賣超290億,期貨多單小減870口。

指數依然出現量背離的走勢,MACD雙線糾結,柱狀體負值擴大,顯然對多方不利。

但能夠就此判斷行情轉空嗎?

對於時間波的操作者來說,苦等不到自己認定的轉折,貿然進場...多空都是枉然。

以目前指數...仍維持在0.618的位置附近來看,中期反彈的格局尚未完全破壞,若全球股市皆然,台股又有可能出現例外的崩跌走勢嗎?

雖然港股受到國安法衝擊,連帶令人揣度兩岸關係緊張,甚至誘發台灣捲入所謂「代理人戰爭」的可能,但冷靜思考一下...真的會發生嗎?

答案應該還是否定的。

原因無他,以目前川普和習近平的動作來看,一個噴口水、一個鴨子划水,其實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

股市在這種政治干擾的情況下,往往都是短期回檔,而事後來看...砍在阿呆谷的機率很高。

不過,現在比較應該追蹤的,反而是台積電的走勢。



在赴美設廠的消息面衝擊下,看多和看空的法人角力中,目前看來是多方略勝一籌。

然而,在今日價跌量增的走勢出現後,對於上檔均線糾結的壓力能否突破,反而出現很大的不確定性。

一旦台積電的走勢反轉,似乎也將影響台股的多方氣勢,是否成為真正的X因子,有待觀察。

最後,小小提醒自己...

市場永遠是對的,順勢操作不吃虧。

與您共勉。
禪苦的邊際,只見不語的無垠‧‧‧走著。


這是三月初...市場對於全球經濟的看法。

確實,疫情帶來了影響,但股市卻在三月下旬見底,反彈至今已逾兩個月。

「當所有分析師對未來看法一致時,未來的情況往往會朝不同方向發展。」

金融市場吃人不吐骨頭。

所謂的專家,正是那些會讓投資人無所適從的股市耶穌。

但行情是真槍實彈的,不可能容許參與者無限凹單、一再復活。

以台股而言,能逃過8523的崩盤,逢低買進...續抱至今一張不賣的人,畢竟是少數。

大多數人面對龐雜的市場資訊,卻不知該如何判斷,這就是穩定獲利的罩門。

「Consensus,always right?」

市場共識,真的是對的嗎?

近期的極端天氣,正好為股市下了最佳註解。

你必須敬畏市場,風暴過後、雨過天青,反之亦然。



過去一周,台股經歷了上沖下洗的行情,對照美股道瓊堅挺的牛市,似乎稍嫌弱勢?



台積電依然沒能打開那朵麻花,今日甚至爆量收黑。

可以確定的是...市場共識已經轉變,成就了三月低點不會再破的多數決。

想像一下,股市如果成了選舉,每個人的下單平台成了投票所,將會決定行情的走向。

但螞蟻...真的能夠搬象嗎?

市場出現害怕錯過行情的情緒(fear of missing out),科技股、景氣循環股、小型股百花齊放,推升S&P500的本益比跨越23倍,創下千禧年網路泡沫後的新高。

散戶,成了支撐這波行情的螞蟻。

美股展開反彈以來,免費下單軟體Robinhood用戶(通常是散戶),持有Russell 3000的股票水位,狂增2倍。

而其中最受矚目的股票,包括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 Group Inc.)、嘉年華遊輪集團(Carnival Corp.)等均赫然在列。

明明該是受創最嚴重的航空股、觀光股,竟然最被散戶看好?

熊市反彈成了無基之彈,甩開經濟包袱,令股市續漲。

這就是所謂的痛苦交易(pain trade),意指讓投資人大感意外的市場波動。

線上交易如雨後春筍勃發,吸引全新型態的散戶,每天掛單買零股的大有人在。

近期生技股的成交量持續攀高,甚至高於企業在外流通股數,代表當沖盛行。

種種情況與當年網路泡沫年代...散戶瘋狂買進網路股的現象極為類似。

結局會如何呢?

拭目以待...
禪苦的邊際,只見不語的無垠‧‧‧走著。
comet168 wrote:
而其中最受矚目的股票,包括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 Group Inc.)、嘉年華遊輪集團(Carnival Corp.)等均赫然在列。

明明該是受創最嚴重的航空股、觀光股,竟然最被散戶看好?


台灣跟美國竟如此相同!!

搞不好全球都一樣
comet168 wrote:
這是三月初...市場(恕刪)


交易歷史總是重演,如您般的贏家總是一直贏,還未能成為長期贏家的交易人,就是浮浮沈沈,就是差了點什麼。




十年來能常拜見您的文章,也是來01最大收獲
cool+sky wrote:
交易歷史總是重演,如(恕刪)


路過看到好文,期待樓主針對六月走勢的看法。。。
yoyomum wrote:
台灣跟美國竟如此相同(恕刪)


是的,舉世皆然。
禪苦的邊際,只見不語的無垠‧‧‧走著。
cool+sky wrote:
交易歷史總是重演,如(恕刪)


CS大過譽了,小弟只是學著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始終不改初心...望能成為一個踏實的股海修行者。

禪苦的邊際,只見不語的無垠‧‧‧走著。
hmchang0904 wrote:
路過看到好文,期待樓(恕刪)


感謝您的支持,行情真的看不懂了...不過還是分享一下心法,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禪苦的邊際,只見不語的無垠‧‧‧走著。


《Bull-starting/down-bear》

面對飛天神牛,狂熊黯然低頭。

近期美股讓許多專家跌破眼鏡,這種無基之彈、利空當利多漲的行情,真的是牛市回歸嗎?



Bull Market or Bull S#*t?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利空,市場就是拒絕下跌,迫使投資人前仆後繼...加入了反彈行情。

其中,有許多「非常不情願」的看空者,買進股票只為了等待適當時機倒貨,清洗戰場並打壓行情。

當經濟問題變成老生常談,只會令市場感到麻痺,因為股票依舊打破傳統邏輯...創新高。

那種多空之間的往來,就像男女調情的唱和,只等最終的高潮來臨。

周二美股爆量之後,並未出現空方期待的背離,最終,還是順勢突破25000的反壓,朝向更高的區間邁進。

市場對於利空的解讀很簡單,優於預期就變成利多,代表景氣復甦不遠。

傳統的經濟模型,衰退通常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惡性循環令經濟不斷下滑。

但反過來看,只要出現任何稍微好一點的數據,都會被放大為復甦的跡象。

這通常是許多投資人用以觀察衰退結束...並尋求景氣再度回溫,誘發牛市出現的訊號。

但在目前來看,這種邏輯已經變成弔詭的投機行為。

全球經濟因疫情封鎖了三個月,因此,重新解封都無法視為真正的復甦。

原因無他,過去三個月中...被抑制的消費需求,令全球經濟經歷重新洗牌,供給斷鏈要恢復得等一段時間。而失業問題依然存在,就算短期數據稍微回彈,但還是有潛在的失業數據尚未浮出檯面(紓困失敗的企業)。

長期來看,這終將導致消費支出減少,這正是經濟衰退的主因,所有的惡性循環都是這樣開始的。

《較低的支出→較低的公司利潤→削減成本→更多的工作損失→較低的支出》

這樣的循環週期,未來三年將會持續演出。

但不幸的是,大多數投資人,把利空解讀為利多:

只要沒有變的更差、就該買進股票。



台股當然也不例外。

所以,高點會在哪裡?

突破12197?

還是再加個500點,上看12682?

我想,沒有分析師敢斷言吧?

但是,小弟竊以為...即使是目前最樂觀的人,也很難100%相信行情一定會突破前高,因為沒有跡象表示經濟全面復甦,而企業收益都回到過去榮景。

再回頭看看美股。



標普500指數,2020年的每股收益估值從177美元下調至120美元。

這意味著,目前市場的PE值已經被推高至26.7(先前高點為28.3)。

其實,當時經濟「真的很好」時,平均本益比也不過19,但這也算是偏高的指標,前提是債券殖利率低且公司收益在增長。

所以,目前的景氣肯定不是這種情況,以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目前的PE值實在無法被取信。

但多頭會說,為什麼要停止買進呢?

這就是市場泡沫。



最後還是回到台股。

1990年的科技泡沫、2000年的網路泡沫、2008年的房地產泡沫,都是前車之鑑。

當初市場噴出的幅度都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原因無他,喊進的聲音令選股邏輯全然脫節。

直白地說:「就是要貪婪!」

目前的行情亦然。

當新聞開始統計市場開戶數,甚至零股買賣...前兩天還看到台積電「散戶持有率創新高」的新聞。



外資小兒回頭大買三天,台積電的300元終於突破,麻花打開了...散戶笑逐顏開。

殊不知,許多空手者...不知不覺被市場扭曲了心態,成了勉強買進的多頭。

因此,如果不理性的狀況持續,請做好心理準備,多頭將延續更長的時間。

直到某天,人們終於意識到...肺炎疫情重創實體經濟,相較前幾次泡沫危機更為嚴峻,開始警惕手中持股的位置時...

這些穿著牛皮的熊,才會從假寐中醒來,狂砍手中持股。

是的,這是前所未見的行情。

因此,市場以前所未見的方式發展,並不奇怪。

如果您目前空手(或放空),行情令您心悶難過、只想倒頭大睡,請記得...睜開眼睛睡覺(保持理性與警惕)。

熊市總是來的令人措手不及,當人們終於發現經濟問題依然沒有改善時,市場將會突然崩壞。

當時機來臨時,不論多空....都應該保持理性。

切莫人云亦云,被非理性的情緒淹沒,清醒地切換腦袋,做出正確決定。

以上,與您共勉。

禪苦的邊際,只見不語的無垠‧‧‧走著。
comet168 wrote:
當時機來臨時,不論多空....都應該保持理性。

切莫人云亦云,被非理性的情緒淹沒,清醒地切換腦袋,做出正確決定。



慧星大說的對~~~

我們面對盤勢~~最後~總是會回歸到交易人的心理面~~~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