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片雲 wrote:
您應該也經歷過那...(恕刪)
2008金融風暴,那時侯剛從大學畢業不久,對於身邊的朋友一直找不到工作,也有人開始放無薪假,一直都有看財經節目的習慣,提到危機入市,就想說來買房,看房時也遇到很多房子在法拍,之後才開始認真研究房地產。雖然當時很想買股票,但因為不敢碰不了解的東西,後來開始有把少部分閒置資金投入股市,去年也開始覺得媒體的風向,有點變了,樂觀的人很多,也一直鼓吹存股,自己也開始更積極的,在觀察國際經濟的變化,感覺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因為內心覺得很不安,10月底就把手上全部持股出清,當時覺得時間點,會是去年底或今年初,只是沒想到這一波會來的這麼兇猛。
現在只能慢慢等三年看看,能不能恢復正常,哪裡都不能去,真的好悶啊

還好還有01大大們的發文,可以解解悶


我是一片雲 wrote:
1990年代中後期,我初入職場,初生之犢不怕虎,
把從小到大存下的積蓄,再加上約兩年的薪水存款,
又跟銀行信貸一筆錢 (利率11.5%),全部投入買股。
當年正逢資訊網路科技熱潮,台灣只有電子股一枝獨秀,
連中環、錸德(做CD光碟片),都是破百元的高價股。
日本雅虎創下『每股』五億日圓的天價,投資人戲稱『本夢比』。
傳產則幾乎都是雞蛋水餃股,尤其營建和金融類股,誰買誰被笑。
當年的中華開發算例外,因它是台積電的創始大股東,光處分台GG股票,就能獲得龐大的未實現利益。
加上當年的『兩兆雙星』新興科技產業計畫,政府要發展生技、光電業,建立台灣成為『科技島』,
這也是開發金當時的新創投資重點,跟高科技沾上邊。
所以我大舉買入開發金,又買了錸德、大眾、聯電等電子股。
滿心期待:自己很快就會大賺到爹娘都認不出我是誰。
更幻想這些具有前瞻性、高科技性的股票,會保障我的退休生活。
更何況投資專家說了: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就是投資股票的不二心法。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1998年中南美洲金融危機,1999年網路泡沫破滅。
到了2000年,藍天變綠地,台股指數只剩3千多點,我也終於出清股票、償還貸款。
瓊瑤小說有六個夢,股票市場也有做不完的夢、說不完的故事。
當年是科技、新創、前瞻、爆發性,如今則是股票變定存、存股、被動收入、股票是啞巴兒子。
當年說生技、光電、固網、兩兆雙星,如今則說5G、AI、大數據、雲端計算。
股市什麽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發財故事。
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把關鍵字改一改,又是一個全新的美夢故事。
不說愛上mobile01炫燿的的存股族,連便利商店雜誌架上,都擺滿:
存股致富不是夢、小資女靠存庫變身千萬富婆、定存股讓你財富自由、存股大師的十二堂必修課...
當路邊的擦鞋匠、清潔工都在『定存』股票致富的時候,當鄰居唸小學的女兒都知道0050、0056時,
你還是認為股票等於定存,可以隨時買、不要賣嗎?
看到01網紅8K大的發文,我替他感到心痛。
他是作業員,薪水也不算高,那些錢是他省吃儉用存的,不是乾爹給的、更不是老天爺白送的。
可是他卻能完全無視風險,隨時歐硬、隨便歐硬,崩盤還是歐硬,虧損金額則如同火山向上噴發。
我衷心祝福他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切莫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長夜。
夢醒後才發現是一場空
老一輩講的股市是賭場真的沒錯
開始給你吃點甜頭
等到你資金投入變大時,
一次全把你收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