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這波暴跌都沒賣出的進來分享你的想法吧

timliu5358 wrote:
樓主真慘300萬啊! 一台賓士噴掉 !投資有風險沒辦法 股票沒天天漲的 只要是好股票就抱著吧

樓主如果是2013抱到現在, 應該現在都還是正的
只是帳面損益少了300萬而已吧
因為我有1/4是台積電, 部分大盤指數ETF(國內外都有), 部分長期美債, 其他則是金融股
最近有賣~~~美債
打算低接些股票, 不過不會一筆全部壓, 沒人知道低點在哪裡, 一次押有可能死在半山腰, 依然還是會定期定額買
四維草方哥 wrote:
到今天還不停損出場的人
都有一個慣性就是認為股票放久必漲回來
其實這想法很可怕
以前的歷史不一定可以複製未來
沒人敢100%保證以後一定漲回來
或是像日本漲回來要20年
還有抱的必要嗎
股票是紀律進出
不要當個賭徒
共勉之

市場上90%獲利只是10%公司創造出來的(大約啦)
所以你會聽到買股票10個有9個賠錢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還敢抱股?
簡單的說, 這10%公司創造的獲利會大於剩下90%公司的獲利+虧損, 所以"指數"會被墊高
我們要的是指數的漲跌, 而不是個股的漲跌

除非你認為從今天以後, 人類社會GDP再也不會成長, 且永遠都是通縮
否則股票指數長期而言有什麼理由不漲?
理由很簡單
靠領死薪水的人資產膨脹還比資本家快, 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成均富
但事實上是貧富差距一直擴大, 代表資本家的資產膨脹至少比GDP+通膨還快
一直都沒有賣出

至今一股未賣
每月持續定期定額購入股票
不是我心臟特別強或者眼光獨到可以預測未來
是我一直有避險的習慣
每三個月買遠期價外選擇權Put
這個策略是對是錯難說
去年我光做空就輸了上百萬(除了避險還有做空賭博 XD)
今年全部回來還倒賺數倍順便保護現貨穩定崩盤時的心緒不致驚慌失措
這做法是好是壞嘛...
我也才實驗兩三年而已
倒是最近才發現這個策略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就是我的選擇權4月到期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機
即使價外選擇權都貴到離譜
買選擇權的成本已經高到不具避險的價值
四月到期後怎麼走?
我的頭殼還在燒 XD
自由的雲 wrote:
至今一股未賣每月持續(恕刪)


你這朵雲飄到這裡

選擇權你賺7000倍還怕

偷偷告訴你.下個月更貴唷
談談我如何面對 危機 ?

最近國際上出現多重的嚴重事件 , 包括 新冠病毒的全球擴散 , 油價的大跌 , 以及
股市與經濟發展的大幅波動.

面對大環境的劇烈變化 , 我心裡所浮現的第一個想法 , 就是把媒體所放大聲量強調
的 罕見 與 打破紀錄的說法 , 當成是一種常態 , 就好像是天氣的變化循環一樣 ,
是很自然的事情.

也就是說 , 面對任何驚天動地的事情 , 其實我們更要告戒自己 , 要保持冷靜 , 要
能用平常心看待.

因為越是慌亂 , 越是恐懼 , 我們就越容易犯錯 , 尤其是在關鍵的時刻.

剛剛看到有人貼文 , 提到他剛剛認賠 , 把持股出清 , 因為他無法再忍受天天跌停的
煎熬 ..

對於投資股票 , 我認為心態上應該是把自己當成是業主或是合夥人的角色去參與經營
, 而不是想要賺差價.

也因為如此 , 當大環境出現變化 , 股市大幅波動 , 我們也不會輕易的賤賣持股 , 但
是相反的是 , 當手中的持股的公司 , 營利越來越差 , 每年配發的股息逐漸減少 , 那
就應該心生警惕 , 考量是否要轉移標的.

簡單的講 , 就是買賣股票的取決標準 , 應該是該公司的本質與派利的能力 , 而不是
外在因素對股市的衝擊 , 或是聽到的內線消息.

我個人的認知是 , 買進股票投資 , 在真正投資前就要確認買進的公司有很穩定的營利
能力 , 也會有能力年年派分股息 , 而且股價是處於長線的低點.

如此的前提 , 股價的下跌就會變成會是時間成本的消耗 , 就是資金會長時間無法動用
, 但是持有的成本會因為逐年的股利收益 , 漸漸地拉近與市價的距離 , 然後就會有機
會獲利出場.

昨天也看到有人投資高收益債 , 標榜年收益 11 % , 但是配利有可能是來自本金.

這樣的投資 , 就好像是把一大筆錢 , 交給一個陌生人 , 然後每年可以領回很高的收
益 , 但是又不保證收益是盈利 ..

其實這又與過去所發生的 鴻源事件有何差別 ?

我就發現 , 人之所以會恐懼 , 多會有一個前置的因素 ..

那就是習慣性的倚賴 , 尤其是在投資理財跟保險這二個領域 , 因為絕大部份的人不
是沒有時間 , 就是不願意花心思真正的去了解這些看起來很專業的領域 , 所以就會
選擇自己信得過的專員 , 把自己的身家跟未來委託給他們.

所以當大環境發生劇變的時候 , 就會產生恐懼 , 因為他們並不瞭解他們所依存的保
障背後所連動的真正架構.

有看到一位自稱是金融機構中高階主管的人 , 在網路上留言 , 批評這一代的年輕人
對工作的熱忱不足 , 對業務的投入並不積極.

但是我卻是看到這一位中年人的危機 ..

因為如果他所職處的企業是知名的頂尖集團 , 自然就會吸引並挑選最優選的新人 ,
所以根本就不會有散漫 , 不敬業的問題.

而我反而感覺到 , 問題就在他們企業的領導階層 , 不思革新 , 才會無法招募拔尖的
新血 , 其經營的願景堪慮 , 而他所蹲佔多年的位置恐難常保.

就好像薪資在業界頂尖的 鼎泰豐 , 其引進的新人都會很積極敬業的在工作崗位上求
表現 , 根本就不會有散漫 , 不用心的情況發生.

細算起來 , 我自己投資股市的時間也有近 30 年了 , 這一次的爆跌也損失慘重.

但是我認為應該把持股帳面的損益與資產設一個緩衝 , 不論賺錢或是賠錢都不應該影
響到自己的生活開支.

像是我去年賣出獲利的金額達到總投資額 29.97 % 的盈利 , 就只是帳上的一個數字
, 而對應現在負數 23.7 % 的虧損 , 就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此外我也認為現今的情況 , 為古云的 謙受益 滿招損 , 下了一個很好的印證.

那就是面對疫情相對謙遜的 中國政府 , 在疫情爆發後就果斷的做出封城的痛苦決定
, 但是他們犧牲自由所為全世界換來的緩衝時間 , 卻沒有被其他國家重視與善用.

所以後來導致自信滿溢的 美國 川普政權面對近代罕見的嚴重挑戰.

昨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個 47 歲 , 中年失婚的男子在詢問 , 自己要如何能找到年 28-
35 歲 , 且長相順眼的對象.

但是其本身並沒有深思 , 為何老婆跟小孩對他的高收入跟豐厚的資產不感留戀 , 執
意切斷跟他的關係 , 過著相對拮据的生活 ?

其實絕大部分的優質女性 , 在挑選對象是 , 只會把對方的收入跟資產當成考量的一
層因素 , 但絕非全部.

如果年近半百的成熟男士 , 還很天真地認為自己在賺錢上的優勢就是找到理想伴侶
的絕佳優勢 , 其實就會是一種潛在的危機 , 只是他自己很難有所警覺 , 直到不斷
的遇到挫折 , 或是不斷的走錯方向.
3/2前,股票約3成(保持1-2年了),3/2當天減碼至2成,之後往下承接,這部份以後應該不會賠,而之前的2成損失會較大,以上
ogykogyk wrote:
這波從年前資產計算下(恕刪)


你就是沒經驗過2008年

現在才幾天而已你就受不了

到谷底時你又不敢進

你這不叫長期投資

是投機
ogykogyk wrote: 這波從年前資產計算下來到現在我以經-300萬了

也很猶豫要不要賣些掉

想賣又怕自己砍在相對低點

自己的股票都是些存股族的標地

賣了又怕他不繼續跌了-.-

我投資時間約是在2013年開始的

投資的本心是長期投資,配息在投入
這波從年前資產計算下(恕刪)


〉〉〉

我從101年11月開始

投資的本心,一開始就是為了賺錢

104年丶105年後,才改為長期投資

配息再投入

今年我有逢高處分部份持股

剛好遇到這次疫情

目前是全部加碼投資

不含處分利益、歷年股息

目前帳損200萬元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