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巴菲特談投資:波克夏成功沒什麼了不起 只是搭上美國經濟增長的順風車

pigstand wrote:
原來是位金融業從業...(恕刪)


我是一個拋開公職然後自己當自己老板的創業者,在股市從事買賣業。從商的並不是金融業人。

請指教全市場etf買什麼?台灣的全市場etf是哪一個?
Maxidea000 wrote:


我是一個拋開公職...(恕刪)

台灣目前現有的全市場ETF是永豐台灣加權,股票交易代號006204,追蹤指數是台灣加權指數。

pigstand wrote:
台灣目前現有的全市...(恕刪)

很好,那他既稱全市場,請問是全台灣上市的股票均有嗎?至少也該加權指數成份股均有吧?還是跟台彎50一樣也有有限的成份股?

而加權指數成份股可也是也會變動的,不是嗎?為什麼變動?不就是主動者動作後的結果?


Maxidea000 wrote:


很好,那他既稱全...(恕刪)

它使用採樣追蹤方式,追蹤加權指數,取得近似大盤的績效。標的物自然是集中市場可交易股票。
指數化投資帶來的壓力越來越沈重了喔?哈哈。

Maxidea000 wrote:
很好,那他既稱全市...(恕刪)


不過這支ETF是追蹤加權指數 ,所以加權指數剃除成份股與新加成份股
都不會影響到這支ETF的策略
pigstand wrote:
它使用採樣追蹤方式...(恕刪)


既然叫追蹤,所以我說他是跟屁蟲,追高殺低就是他的做法,容易被操控,不見得高明。等到再來一個類似2008的情形出現,才能看出退潮後的真相。

如果你也能股市30年,應該是有機會再出現股災讓你碰上的。

Maxidea000 wrote:
被動投資etf的標的是主動投資者造成的(我只認為是跟屁的次級主動),所以會出現因為主動投資者的誘導而改變了投資標的,這不會被上下其手(譬如外資對台積電的掌握)而操弄嗎?好比儒鴻真的有400以上的價值嗎?像一些權證不也是常有關門打狗的事?

傻瓜投資術當時很紅,現在又如何呢?


P大已經講解全市場指數和其追蹤的工具了。
0050雖然只追蹤大型股,但它也用15年的時間證明它的報酬是和台灣大盤亦步亦趨。



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法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很早就有理論在了。
只是柏格先生在四十多年前將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帶給世人後,大眾才有辦法使用這種有利於散戶的投資法。


再說一次,這不是什麼最近才有的方法。起碼已經實做四十年以上了。問問你自己這三十年來有多少崩盤?


Maxidea000 wrote:
人不知自己是否是倖存者以前就放棄證明自己的勇氣,David & Goliah ,平庸與不凡在你的選擇。
記得有句名言:有為者亦若是。

富一代就是敢追求卓越。當然也只有敢還不夠,但不敢踏出第一步,那就永遠催眠自己心想事成吧!


以上這些,都只是狐狸寫在牌子的戲言。

散戶想和職業的輸贏,事實上就是幾乎辦不到。我相信還是有那極少數有天賦的人"有機會"拉。
問題是散戶裡有高手,職業的就沒有?
職業的資源還更豐富呢。別的不說,散戶有辦法去買一年2萬5美金的彭博終端嗎?

會覺得散戶和職業的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只有投資菜鳥吧?

Maxidea000 wrote:
既然叫追蹤,所以我說他是跟屁蟲,追高殺低就是他的做法,容易被操控,不見得高明。等到再來一個類似2008的情形出現,才能看出退潮後的真相。

如果你也能股市30年,應該是有機會再出現股災讓你碰上的。
..(恕刪)

之所以被動
是因為其主要觀念認為 一動不如一靜

能賺到錢的 其實不用管他是被動還是主動

被動投資 不是完美的投資方法
有其缺點 但也有其優點


是不是跟屁蟲 有那麼大關係嗎?
0050 不是也經歷過2008了嗎?
還是依然存在啊
更不用說一堆追蹤美國的S&P500指數的
其存在都幾十年了




五木拉麵 wrote:
之所以被動 是因為...(恕刪)


如果你認為沒關係也改變不了etf跟屁蟲的做法這事實,這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我也覺得“2008到目前為止”都不是“現今又回到2008情況”,以後發生了才知道吧。此外我並沒有說0050下市吧。

至於是否狐狸的戲言或敢去證明,那是個人選擇,個人自己承擔。

30年當然見到了多次崩盤,不過老兵不死,所以我說我是倖存者。但同意這句話
能賺到錢的 其實不用管他是被動還是主動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主動被動完全是你的選擇,錢是你的你高興就可以,自己對自己的行動負責。

巴菲特似乎不算被動者吧!你文中陳述的1%,他不是會造成腰斬嗎?

不過基金從業人員大約是包贏的。

鼓吹他人買etf,該說也要注意時間點吧!就如同我這種主動者也是一樣的。
Maxidea000 wrote: 主動被動完全是你的選擇,錢是你的你高興就可以,自己對自己的行動負責。
巴菲特似乎不算被動者吧!你文中陳述的1%,他不是會造成腰斬嗎?...(恕刪)
你應該寫信給巴菲特,要求他不要再發表類似談話了。或者以你30年股市投資的資歷,直接買門票跟巴菲特吃飯時提出建言也是很豪氣啊。除了金融從業人員外,其實最可惡的是那些投顧老輸,沒一個好東西。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