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00qaz741 wrote:不需要,只要列業外...(恕刪) 根據證交所2018年統計,全體上市公司中,鴻海集團的鴻準以平均596萬元奪下冠軍寶座,緊追在後的是三商與上緯投控,分別以平均年薪445.2萬元、361.5萬元名列第2、3,而排名第4、5則是勤益投控(平均年薪331.5萬元)和大眾投控(平均年薪328.1萬元)。看到這則新聞,再想想幾年前那些被公司資遣的數百名勞工,自然地就把手中的持股出清了。
ae8e wrote:根據證交所2018年...(恕刪) 當年把電子大幅縮編,裁掉大幅人力,社會觀感不好就如同今年的中連貨運一樣但純站在投資觀點來看,虧損的部門就應該止血裁撤,還要放著繼續營運嗎如果現在電子部門還保持以前規模,繼續吃掉不動產的獲利,我是不會想投資的至勤益投控平均員工薪資300多萬,前幾名為什麼都是投控因為投控人數都很少只留管理階層,平均年資都15年以上
這檔股票應該從今年Q2之後會慢慢往淨值移動但因為籌碼集中、交易量小在上漲的過程中風浪一定會很劇烈但如果成本在19以下的基本上就抱好報牢有人說包租公要買萬企跟第一店但我認為包租公+都更+重劃+處分資產應該也就這檔最純粹也沒有被太多散戶下手了今天吃掉前面綠K週一可能有個小亂流若有挺住前方就沒有太多壓力了
路過喀 wrote:應該是內部人誤解法規,或是避免麻煩吧轉讓是把手上股票給他人,第一人稱是內部人證券交易法第 22-2 條有規定內部人賣股要事前申報,但每一交易日轉讓股數未超過一萬股者,免予申報。並未規定內部人買股要事前申報,也就是說買股沒有一萬股的門檻證券交易法第 25 條規定內部人無論買股賣股都要事後申報 應於每月五日以前將上月份持有股數變動之情形,向公司申報,公司應於每月十五日以前,彙總向主管機關申報。 莫非這位內部人有來01串門子,不再一天只買9張了
不過你少說了一點,勤益控比第一店、萬企還要會亂搞……我倒要看看這三家盈餘分別會被用在哪?這樓的網友風氣不錯,至少大家都能理性分析討論,也能尊重不同意見。 st1010124 wrote:這檔股票應該從今年Q...(恕刪)
j00qaz741 wrote:過你少說了一點,勤益控比第一店、萬企還要會亂搞……我倒要看看這三家盈餘分別會被用在哪?這樓的網友風氣不錯,至少大家都能理性分析討論,也能尊重不同意見。,...(恕刪) 不知道j大可否針對上述部分,稍微敘述一下詳情呢?! 感謝。話說,今天又拉了,定存股都快要變飆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