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論,殖利率的迷思

如果一家公司每年都配1元

第一年配 2 元 股價從 100 變 99
99在一年的時間內逐步回到 100
這大概就是活存的股價走勢

如果是股票 波動大些
但如果每年都是配五元
股價理應也是逐步回到 100
參與除息有些問題,股息算入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可扣抵稅額減半,當然填息最好,這些都不會是問題。
要不要為了股息而長期持有,真的要算一下,舉個例子,一檔銀行股,九年以來每年平均配息4%,比銀行定存好很多,但如果買在24.7元的相對高點,現在股價不到14元,套九年,帳面還虧,利息沒賺到,變成長期投資,樓主說的是這個吧。
股海出擊 wrote:
沒想到,我太高估自...(恕刪)

殖利率只是選股指標之一,你愛用技術面、籌碼面、基本面也可,愛射飛鏢也行。各取所需要的數據,哪有什麼詐騙之說。

分享公司經營成果,領股息是一種,賺取因經營良好而上漲的股價價差是一種。領股息的一樣懂得賺價差,純作價差的很難體會為何要長期投資領股息。

除息前後財富不變,稍有股票常識的都知道。
配息要除息才是合理的,如果連這簡單的邏輯都搞不通,還能討論什麼?
既然合理,按現狀給個除息參考價,免得股民費心查詢,不是更省事?
不好意思,小弟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但就這些數字說一下看法:
一家公司今年自認為每股賺10元,股價目前100,即市場認為這家公司的價值為100乘以所有股數,這個價值包含了他賺到的那10元乘以所有股數
明天這公司預計支出後面這筆現金,所以其資產 或價值,就是 90乘以所有股數

然後,政府是基於有收入(股息),就課稅

至於,我於這家公司發股息前每股100元買入,被課稅,然後又變成每股90元,是賺是賠?這是投資考量了

不知這天真的想法是對的嗎?
標題黨,很多人砲過了,不用我來講。
投資二十年,還會寫出這種文章,真的很奇怪。
倒底你投資這麼多年來有沒有賺錢呀? 我真的很懷疑。
股海出擊 wrote:
就是美國財經網站,確實會出現明天的除息參考價,也就是跟台灣一樣的制度,但是......這是提醒...不是強制
美國證交所並沒有公布除息參考價,也就是說,美國除息不會影響大盤指數

「但是......這是提醒...不是強制」,才怪。
美股是因為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參考性才變得看起來沒有強制性。
請搞懂真正的原因。
台股除完息,明天第一盤也沒有強制要成交在參考價位對吧?
台股所謂的強制性,也只有在漲停或跌停時才有作用,
請問台股一天中平均有百分之一的股票漲跌停板嗎?
所以你講的強制性倒底作用在哪裡?

「美國除息不會影響大盤指數」更是胡說八道。
道瓊指數的計算方式就是三十支股票價格的算術平均數。
配息當然會影響指數。
道瓊也和台股一樣,有一個總報酬指數,是你不知道而已。

The DJIA tracks the share price changes of 30 major U.S. companies. Changes in the index over time do not include any dividends paid by the 30 DJIA companies. However, total return data for the DJIA, which includes the effects of dividends, is readily available.


連發了這麼多篇文,應該是想當大師,不過要當大師也請你去把基本知識查清楚,
不是隨便菜市場或是PTT,聽一聽看一看就來個想當然爾。
股海出擊 wrote:



這個問題讚,我...(恕刪)
可惜這種的從有中華民國以來還沒發生,你覺得有可能嗎?

Kin Wu wrote:
A. 我們把一筆錢...(恕刪)


完全不正確,也可以寫這麼大一篇
二代健保只是扣股利(單筆超過2萬)的1.91%並不是股票市值的1.91%
而且第二年還可以用列舉扣除
所以並沒有損失,做人真的不要太斤斤計較,有錢做點好事也不錯
對不起,離題了
對我來說股市就是金錢遊戲而已~買方多就漲賣方多就跌!
殖利率對我來說要買,就只能買大股本的股票,買體質好!
買小股本的殖利率20%我也不會想去賺它的除息,賺了除息虧了股價放了又不一定會回到你的成本。

lbb507 wrote:
完全不正確,也可以...(恕刪)


抱歉, 引用錯誤數字, 已經修改文字, 以免誤人.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